【題目】關(guān)于路程和位移,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路程就是位移的大小,只是位移有方向

B.兩次運動的路程相同時,位移也一定相同

C.質(zhì)點做不改變方向的直線運動時,位移和路程完全相同

D.若質(zhì)點從某點出發(fā)后又回到該點,不論怎么走位移都為零

【答案】D

【解析】

A.路程是運動軌跡的長度,不是位移的大小,故A錯誤;

B.位移是矢量,路程是標(biāo)量,路程相同,位移不一定相同,故B錯誤。

C.位移是矢量,路程是標(biāo)量,兩個物理量不能相同,故C錯誤。

D.若質(zhì)點從某點出發(fā)后又回到該點,不論怎么走,初末位置相同,位移為零。故D正確。

練習(xí)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是一支旅行用的“兩面針”牙膏,該牙膏的外殼是由鋁薄皮做的,根據(jù)你的觀察和生活經(jīng)驗,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該牙膏皮被擠壓后發(fā)生的形變?yōu)閺椥孕巫?/span>
B.牙膏被擠出來是因為牙膏受到手的作用力
C.牙膏蓋上的條紋是為了增大摩擦
D.擠牙膏時手對牙膏皮的作用力大于牙膏皮對手的作用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質(zhì)量為m=4kg的小物塊靜止于水平地面上的A點,現(xiàn)用F=10N的水平恒力拉動物塊一段時間后撤去,物塊繼續(xù)滑動一段位移停在B點,A、B兩點相距x=20m,物塊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0.2,g取10m/s2 , 求:

(1)物塊在力F作用過程發(fā)生位移x1的大。
(2)撤去力F后物塊繼續(xù)滑動的時間t.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以下物體應(yīng)用軟磁性材料的是( )。

A.銀行發(fā)行的磁卡背面的磁條B.錄音、錄像磁帶上的磁性材料

C.電腦用的硬盤D.電鈴上的電磁鐵鐵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多選)質(zhì)量為1 kg的物體靜止在水平粗糙的地面上,在一水平外力F的作用下運動,如圖甲所示,外力F和物體克服摩擦力Ff做的功W與物體位移x的關(guān)系如圖乙所示,重力加速度g10 m/s2.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 物體與地面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0.2

B. 物體運動的位移為13 m

C. 物體在前3 m運動過程中的加速度為3 m/s2

D. x=9m時,物體的速度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回顧真空中兩個相距的點電荷之間的相互作用力,回答以下問題:

(1)庫侖定律表達式為:__________;表達式中靜電力常量的大小__________(寫出單位)

(2)甲的電量是乙的倍,則甲對乙的作用力是乙對甲的作用力的__________倍;

(3)若把每個電荷的電量都增加為原來的倍,那么它們之間的相互作用力變?yōu)樵瓉淼?/span>__________倍.

(4)保持原電荷電量不變,將距離增為原來的倍,那么它們之間的相互作用力變?yōu)樵瓉淼?/span>__________倍.

(5)把每個電荷的電荷都增大為原來的倍,那么它們之間的距離必須變?yōu)樵瓉淼?/span>__________倍,才能使其間的相互作用力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a、b、c 三個物體在同一條直線上運動,三個物體的 x﹣t 圖象如圖所示,圖象 c 是一條拋物線,坐標(biāo)原點是拋物線的頂點,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a、b 兩物體都做勻變速直線運動,兩物體的加速度大小相同
B.a、b 兩物體都做勻速直線運動,兩個物體的速度大小相同
C.a、b 兩物體從同一位置出發(fā)
D.物體 c 一定做變速直線運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一個平行紙面方向未知的勻強電場中,有一上端固定、長為L的絕緣細線,細線下端栓一質(zhì)量為m、電荷量為+q的小球,開始時將細線拉至水平的A點,釋放小球后,球剛好靜止在A位置,重力加速度為g,則:

1)若電場方向為豎直方向,求電場強度的大小和方向;

2)現(xiàn)將小球拉至B點,小球恰好靜止在B位置,則所加電場強度的最小值是多大,方向如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質(zhì)量為3kg的物體在光滑水平面上受F=12N的水平拉力作用從靜止開始運動.求:
(1)物體的加速度是多大;
(2)第3s末的速度是多少;
(3)物體在前5s發(fā)生的位移;
(4)第2秒發(fā)生的位移.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