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百米運動員起跑后,6s末的速度為9.3m/s,10s末到達終點時的速度為15.5m/s,他跑全程的平均速度為10m/s.

分析 平均速度等于物體發(fā)生的位移與發(fā)生這段位移所用時間的比值即$\overline{v}=\frac{x}{t}$,和某時刻的速度無關(guān),因此根據(jù)平均速度的定義即可正確解答

解答 解:百米比賽中,位移為100米,因此根據(jù)平均速度的定義有:$\overline{v}=\frac{x}{t}$=$\frac{100}{10}$=10m/s,
故答案為:10m/s

點評 解決本題注意排除干擾因素:他起跑后第6s末的速度是9.3m/s,第10s末到達終點的速度是15.5m/s;明確體育比賽的常識,如百米比賽為直道,位移大小和路程大小相等,然后根據(jù)平均速度的定義直接求解即可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3.用如圖所示的淺色水平傳送帶AB和斜面BC將貨物運送到斜面的頂端.AB距離L=11m,傳送帶始終以v=12m/s勻速順時針運行.傳送帶B端靠近傾角θ=37°的斜面底端,斜面底端與傳送帶的B端之間有一段長度可以不計的小圓弧.在A、C處各有一個機器人,A處機器人每隔t=1.0s將一個質(zhì)量m=10kg、底部有碳粉的貨物箱(可視為質(zhì)點)輕放在傳送帶A端,貨物箱經(jīng)傳送帶和斜面后到達斜面頂端的C點時速度恰好為零,C點處機器人立刻將貨物箱搬走.已知斜面BC的長度s=5.0m,傳送帶與貨物箱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0=0.55,貨物箱由傳送帶的右端到斜面底端的過程中速度大小損失原來的$\frac{1}{11}$,不計傳送帶輪的大小,g=10m/s2(sin37°=0.6,cos37°=0.8).求:
(1)斜面與貨物箱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
(2)如果C點處的機器人操作失誤,未能將第一個到達C點的貨物箱搬走而造成與第二個貨物箱在斜面上相撞.求兩個貨物箱在斜面上相撞的位置到C點的距離;  (本問結(jié)果可以用根式表示)
(3)從第一個貨物箱放上傳送帶A端開始計時,在t0=2s的時間內(nèi),貨物箱在傳送帶上留下的痕跡長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關(guān)于勻強電場中的場強和電勢差的關(guān)系,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場強在數(shù)值上等于每單位距離上的電勢降落
B.沿著電場線方向,任何相同距離上的電勢降落必定相等
C.在相同距離的兩點上,電勢差大的其場強也必定大
D.電勢降落的方向必定是電場強度的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虛線是用實驗方法描繪出的某一靜電場的一簇等勢線及其電勢的值,一帶電粒子只在電場力作用下飛經(jīng)該電場時,恰能沿圖中的實線AC運動,則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粒子一定帶負電
B.A點的場強大于C點的場強
C.粒子在A點的電勢能大于在C點的電勢能
D.粒子在A點的動能大于在C點的動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如圖所示,物體自O(shè)點由靜止開始做勻加速直線運動,A、B、C、D為其運動軌跡上的四點,測得AB=2m,BC=3m.且物體通過AB、BC、CD所用的時間相等,下列說法正確是( 。
A.可以求出物體加速度的大小B.可以求得CD=4m
C.可以求得OA之間的距離為1.125mD.可以求得OB之間的距離為3.25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18.某興趣小組利用圖1所示實驗裝置,驗證“合外力做功和動能變化的關(guān)系”.小車及車中砝碼的質(zhì)量為M,沙桶和沙的質(zhì)量為m,小車的速度可由小車后面拉動的紙帶經(jīng)打點計時器打出的點計算得到.

(1)在實驗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有AD.
A.將木板的右端墊起,以平衡小車的摩擦力
B.每次改變小車的質(zhì)量時,都要重新平衡摩擦力
C.在小車運動過程中,對于M、m組成的系統(tǒng),m的重力做正功
D.用直尺測量細線的長度作為沙桶下落的高度
(2)圖2是某次實驗時得到的一條紙帶,打點計時器使用頻率為廠的交流電.在紙帶上相鄰兩計數(shù)點之間還有四個點未畫出,根據(jù)此紙帶可得出小車通過計數(shù)點E時的速度VE=$\frac{f{(s}_{6}-{s}_{4})}{10}$.
(3)若用B、E兩點來研究合外力做功和動能變化的關(guān)系,需要驗證的關(guān)系式為$mg({s}_{5}-{s}_{2})=\frac{1}{200}(M+m){f}^{2}[{({s}_{6}-{s}_{4})}^{2}-({s}_{3}-{{s}_{1}}^{2})]$(用所測物理量的符號表示).
(4)該小組同學希望通過此實驗裝置研究摩擦力對小車所做的功,應(yīng)如何操作?將木板調(diào)整水平,重復以上步驟,利用$W=mg\overline{BE}-\frac{1}{2}(M+m)({{v}_{E}}^{2}-{{v}_{B}}^{2})$求出(寫出一種方法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5.小明同學用如圖(甲)所示的實驗裝置來探究外力對小車做功與小車速度變化關(guān)系.

(1)該實驗裝置中的錯誤有:(答出2點即可)
①細線應(yīng)與木板平行 ②打點計時器工作時需要交流電源
(2)糾正裝置錯誤后,為消除摩擦力的影響,實驗前必須進行平衡摩擦力.
(3)消除摩擦力的影響后,重新進行正確的操作,設(shè)砂與砂桶的質(zhì)量為m,小車的質(zhì)量為M,從靜止釋放小車,測得小車運動距離S,小車速度為v,設(shè)重力加速度為g,(設(shè)M>>m),則所探究動能定理的表達式為:$mgs=\frac{1}{2}M{v}_{\;}^{2}$ (用所給的字母表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2.如圖所示,重為3N的物體置于傾角為37°的斜面上,用平行于斜面的大小為5N的力F作用于物體,物體恰在斜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而斜面相對于地面保持靜止,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物體可能沿斜面向下運動B.斜面對物體有摩擦力的作用
C.斜面對地面沒有摩擦力的作用D.斜面對物體的作用力水平向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3.在“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實驗中:
(1)若測某一分力時,彈簧秤的外殼與接觸面發(fā)生了摩擦,這種操作,對實驗結(jié)果影響無.(填“有”或“無”)
(2)下列要求或做法正確的是C.
A.兩根細繩必須等長
B.橡皮條應(yīng)與兩細繩夾角的平分線在同一直線上
C.兩細繩套應(yīng)適當長些,便于確定力的方向
D.用一個彈簧秤通過細繩拉橡皮條時,只需要記下彈簧秤的讀數(shù),用兩個彈簧秤通過細繩拉橡皮條時,要記下兩個彈簧秤的讀數(shù)和兩條細線的方向
(3)有幾位同學進一步做實驗.先用兩個彈簧秤一起把橡皮條的結(jié)點拉到位置O,用手按住結(jié)點;再改變其中一個彈簧秤的方位,使這個彈簧秤的拉力的大小和方向都跟原來不同.固定這個彈簧秤的位置,松開結(jié)點,試著改變另一個彈簧秤的方位,來改變拉力的大小和方向,使結(jié)點回到原來的位置.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C.
A.兩個彈簧秤后來的拉力的合力跟它們原來的拉力的合力相同
B.兩個彈簧秤后來的拉力的合力跟它們原來的拉力的方向相同大小不相等
C.另一個彈簧秤的方位是唯一的
D.另一個彈簧秤的方位不是唯一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