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解決實驗問題首先要掌握該實驗原理,了解實驗的操作步驟和數據處理以及注意事項.
(2)應用勻變速直線運動的推論可以求出小車的瞬時速度與加速度.
(3)小車質量不變時,加速度與拉力成正比,對a-F圖來說,圖象的斜率表示小車質量的倒數.
解答 解:(1)A、本題拉力可以由彈簧測力計測出,不需要用天平測出砂和砂桶的質量,也就不需要使小桶(包括砂)的質量遠小于車的總質量,故A錯誤,E錯誤.
B、該題是彈簧測力計測出拉力,從而表示小車受到的合外力,故需要將帶滑輪的長木板右端墊高,以平衡摩擦力,故B正確;
C、打點計時器運用時,都是先接通電源,待打點穩(wěn)定后再釋放紙帶,該實驗探究加速度與力和質量的關系,要記錄彈簧測力計的示數,故C正確;
D、改變砂和砂桶質量,即改變拉力的大小,打出幾條紙帶,研究加速度隨F變化關系,故D正確;故選:BCD.
(2)兩相鄰計數點間還有四個點沒有畫出,計數點間的時間間隔:T=0.02×5=0.1s;
打3點處瞬時速度的大�。簐=\frac{{x}_{3}+{x}_{4}}{2T}=\frac{(2.38+2.88)×1{0}^{-2}m}{2×0.1s}≈0.26m/s;
由勻變速直線運動的推論△x=at2可知,加速度:a=\frac{{x}_{4}-{x}_{1}+{x}_{5}-{x}_{2}+{x}_{6}-{x}_{3}}{9{T}^{2}}=\frac{({x}_{4}+{x}_{5}+{x}_{6})-({x}_{1}+{x}_{2}+{x}_{3})}{9{T}^{2}}=\frac{(2.88+3.39+3.87)×1{0}^{-2}m-(1.40+1.90+2.38)×1{0}^{-2}m}{9×(0.1s)^{2}}≈0.49m/s2.
(3)對a-F圖來說,圖象的斜率表示小車質量的倒數,此題,彈簧測力計的示數F=\frac{1}{2}F合,故小車質量為m=\frac{2}{k},故選D.
故答案為:(1)BCD;(2)0.26;\frac{({x}_{4}+{x}_{5}+{x}_{6})-({x}_{1}+{x}_{2}+{x}_{3})}{9{T}^{2}};0.49;(3)D.
點評 解決實驗問題首先要掌握該實驗原理,了解實驗的操作步驟和數據處理以及注意事項,小車質量不變時,加速度與拉力成正比,對a-F圖來說,圖象的斜率表示小車質量的倒數.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汽車以60 km/h的速度通過長江二橋 | |
B. | 高速公路限速標識牌上120 km/h的速度值 | |
C. | 飛機起飛時,以60 m/s的速度離開地面 | |
D. | 百米運動員以12 m/s的速度沖擊終點線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甲用的時間最短 | B. | 乙用的時間最短 | ||
C. | 丙用的時間最短 | D. | 它們用的時間相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此時兩臂受到的壓力大小均為5.0×104N | |
B. | 此時千斤頂對汽車的支持力為2.0×105N | |
C. | 若繼續(xù)搖動把手,將汽車頂起,兩臂受到的壓力將增大 | |
D. | 若繼續(xù)搖動把手,將汽車頂起,兩臂受到的壓力將減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動能增加了950 J | B. | 動能增加了1000 J | ||
C. | 重力勢能減少了1000 J | D. | 機械能減少了50 J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小球運動到C點時的速度為\sqrt{{v}^{2}+g(h-\frac{R}{2})} | |
B. | 小球運動到C點的速度為\sqrt{{v}^{2}+gR} | |
C. | 小球從A點運動到C點的過程中電場力所做的功為\frac{1}{2}mv2-mg(h-\frac{R}{2}) | |
D. | 小球從A點運動到C點的過程中電場力所做的功為\frac{1}{2}mv2-mgh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