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P是線段AB上一點且,則等于(    )

A.                B.                C.               D.

解析:∵,∴=,即=.

答案: A

練習(xí)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高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已知曲線C:y=x2與直線l:x-y+2=0交于兩點A(xA,yA)和B(xB,yB),且xA<xB.記曲線C在點A和點B之間那一段L與線段AB所圍成的平面區(qū)域(含邊界)為D.設(shè)點P(s,t)是L上的任一點,且點P與點A和點B均不重合,若點Q是線段AB的中點,試求線段PQ的中點M的軌跡方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已知圓M:(x-m)2+(y-n)22及定點N(1,0),點P是圓M上的動點,點Q在NP上,點G在MP上,且滿足
NP
=2
NQ
,
GQ
NP
=0.
(Ⅰ)若m=-1,n=0,r=4,求點G的軌跡C的方程;
(Ⅱ)若動圓M和(Ⅰ)中所求軌跡C相交于不同兩點A、B,是否存在一組正實數(shù)m,n,r使得直線MN垂直平分線段AB,若存在,求出這組正實數(shù);若不存在,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已知雙曲線S的兩個焦點F1、F2在x軸上,它的兩條漸近線分別為l1、l2,y=
3
3
x是其中的一條漸近線的方程,兩條直線X=±
3
2
是雙曲線S的準(zhǔn)線.
(I)設(shè)A、B分別為l1、l2上的動點,且2|
AB
|=5
F1F2
,求線段AB的中點M的軌跡方程:
(II)已知O是原點,經(jīng)過點N(0,1)是否存在直線l,使l與雙曲線S交于P,E且△POE是以PE為斜邊的直角三角形?若存在,求出直線l的方程;若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選考題
請從下列三道題當(dāng)中任選一題作答,如果多做,則按所做的第一題計分,請在答題卷上注明題號.
22-1設(shè)函數(shù)f(x)=|2x-1|+|2x-3|
(1)解不等式f(x)≤5x+1;
(2)若g(x)=
1
f(x)+m
定義域為R,求實數(shù)m的取值范圍.
22-2如圖,在△ABC中,CD是∠ACB的角平分線,△ACD的外接圓交BC于E,AB=2AC,
(1)求證:BE=2AD;
(2)當(dāng)AC=1,BC=2時,求AD的長.
22-3已知P為半圓C:
x=cosθ
y=sinθ
(θ為參數(shù),0≤θ≤π)
上的點,點A的坐標(biāo)為(1,0),O為坐標(biāo)原點,點M在射線OP上,線段OM與半圓C上的弧AP的長度均為
π
3

(1)求以O(shè)為極點,x軸的正半軸為極軸建立極坐標(biāo)系,求點M的極坐標(biāo);
(2)求直線AM的參數(shù)方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2013•麗水一模)已知四邊形ABEF是矩形,△ABC是等腰三角形,平面ABEF⊥平面ABC,∠BAC=120°,AB=
12
AF=4,CN=3NA
,M,P,Q分別是AF,EF,BC的中點.
(Ⅰ)求證:直線PQ∥平面BMN;
(Ⅱ)在線段AB上是否存在點R,使得平面PQR⊥平面BMN?若存在,求出AR的長;若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