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計算π0+2lg2+lg25-2sin2
4
+tan600°

(2)A是銳角三角形ABC的一個內角,且滿足sinA+2cosA=2,求sinA•cosA值.
分析:(1)原式第1項利用零指數(shù)冪法則計算,2、3項結合利用對數(shù)的運算性質化簡,后兩項利用誘導公式及 特殊角的三角函數(shù)值計算即可得到結果;
(2)已知等式變形表示出sinA,兩邊平方并利用同角三角函數(shù)間的基本關系化簡,求出cosA的值,進而求出sinA的值,即可確定出所求式子的值.
解答:解:(1)原式=1+2-1+
3
=2+
3
;
(2)由sinA+2cosA=2,得:sinA=2-2cosA,
兩邊平方得:sin2A=(2-2cosA)2
又∵sin2A=1-cos2A,
∴1-cos2A=(2-2cosA)2
化簡整理得:5cos2A-8cosA+3=0,
即(cosA-1)(5cosA-3)=0,
∵A是銳角三角形ABC的一個內角,
∴cosA=
3
5
(cosA=1舍去),
∴sinA=2-2cosA=
4
5

則sinA•cosA=
12
25
點評:此題考查了同角三角函數(shù)基本關系的運用,熟練掌握基本關系是解本題的關鍵.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某潛水員身背氧氣瓶潛入湖底進行考察,氧氣瓶形狀如圖,其結構為一個圓柱和一個圓臺的組合(設氧氣瓶中氧氣已充滿,所給尺寸是氧氣瓶的內徑尺寸),潛水員在潛入水下a米的過程中,速度為v米/分,每分鐘需氧量與速度平方成正比(當速度為1米/分時,每分鐘需氧量為0.2L);在湖底工作時,每分鐘需氧量為0.4L;返回水面時,速度也為v米/分,每分鐘需氧量為0.2L,若下潛與上浮時速度不能超過p米/分,試問潛水員在湖底最多能工作多少時間?(氧氣瓶體積計算精確到1L,a、p為常數(shù),圓臺的體積V=
13
πh(r2+rR+R2)
,其中h為高,r、R分別為上、下底面半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2011-2012學年新人教版高三一輪復習單元測試(8)數(shù)學試卷 題型:解答題

(14分)2006年5月3日進行撫仙湖水下考古,潛水員身背氧氣瓶潛入湖底進行

考察,氧氣瓶形狀如圖,其結構為一個圓柱和一個圓臺的組合(設氧氣瓶中氧氣已充滿,所

給尺寸是氧氣瓶的內徑尺寸),潛水員在潛入水下米的過程中,速度為米/分,每分鐘

需氧量與速度平方成正比(當速度為1米/分時,每分鐘需氧量為0.2L);在湖底工作時,

每分鐘需氧量為0.4 L;返回水面時,速度也為米/分,每分鐘需氧量為0.2 L,若下

潛與上浮時速度不能超過p米/分,試問潛水員在湖底最多能工作多少時間?(氧氣瓶體積

計算精確到1 L,、p為常數(shù),圓臺的體積V=,其中h為高,r、R分

別為上、下底面半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某潛水員身背氧氣瓶潛入湖底進行考察,氧氣瓶形狀如圖,其結構為一個圓柱和一個圓臺的組合(設氧氣瓶中氧氣已充滿,所給尺寸是氧氣瓶的內徑尺寸),潛水員在潛入水下a米的過程中,速度為v米/分,每分鐘需氧量與速度平方成正比(當速度為1米/分時,每分鐘需氧量為0.2L);在湖底工作時,每分鐘需氧量為0.4L;返回水面時,速度也為v米/分,每分鐘需氧量為0.2L,若下潛與上浮時速度不能超過p米/分,試問潛水員在湖底最多能工作多少時間?(氧氣瓶體積計算精確到1L,a、p為常數(shù),圓臺的體積V=數(shù)學公式,其中h為高,r、R分別為上、下底面半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2011-2012學年浙江省溫州市蒼南中學高三(上)第二次月考數(shù)學試卷(理科)(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某潛水員身背氧氣瓶潛入湖底進行考察,氧氣瓶形狀如圖,其結構為一個圓柱和一個圓臺的組合(設氧氣瓶中氧氣已充滿,所給尺寸是氧氣瓶的內徑尺寸),潛水員在潛入水下a米的過程中,速度為v米/分,每分鐘需氧量與速度平方成正比(當速度為1米/分時,每分鐘需氧量為0.2L);在湖底工作時,每分鐘需氧量為0.4L;返回水面時,速度也為v米/分,每分鐘需氧量為0.2L,若下潛與上浮時速度不能超過p米/分,試問潛水員在湖底最多能工作多少時間?(氧氣瓶體積計算精確到1L,a、p為常數(shù),圓臺的體積V=,其中h為高,r、R分別為上、下底面半徑.)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