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拋物線W:y=ax2經(jīng)過點A(2,1),過A作傾斜角互補的兩條不同直線l1,l2
(Ⅰ)求拋物線W的方程及準線方程;
(Ⅱ)當直線l1與拋物線W相切時,求直線l2的方程
(Ⅲ)設直線l1,l2分別交拋物線W于B,C兩點(均不與A重合),若以線段BC為直徑的圓與拋物線的準線相切,求直線BC的方程.
【答案】分析:(Ⅰ)把點A的坐標代入拋物線方程求得p,則拋物線方程可得.進而根據(jù)拋物線的性質(zhì)求得準線方程.
(Ⅱ)當直線l1與拋物線相切時,對拋物線方程求導,把x=2代入即可求得直線l1的斜率,進而可知其傾斜角,推斷出直線l2的傾斜角,則直線l2的斜率求得,進而根據(jù)點斜式求得直線方程.
(Ⅲ)設出直線AB的方程,與拋物線方程聯(lián)立消去y,可求得方程的兩個根,進而可推斷出B,C點的坐標,根據(jù)兩點間的距離公式求得BC的表達式,根據(jù)以BC為直徑的圓與準線y=-1相切,可知求得k,則B,C點的坐標可求,進而求得BC的斜率,最后根據(jù)點斜式求得直線方程.
解答:解:(Ⅰ)由于A(2,1)在拋物線y=ax2上,所以1=4a,即
故所求拋物線的方程為,其準線方程為y=-1.

(Ⅱ)當直線l1與拋物線相切時,由y'|x=2=1,可知直線l1的斜率為1,其傾斜角為45°,
所以直線l2的傾斜角為135°,故直線l2的斜率為-1,所以l2的方程為y=-x+3

(Ⅲ)不妨設直線AB的方程為y-1=k(x-2)(k>0),
得x2-4kx+8k-4=0,
易知該方程有一個根為2,所以另一個根為4k-2,
所以點B的坐標為(4k-2,4k2-4k+1),
同理可得C點坐標為(-4k-2,4k2+4k+1).
所以==,.
線段BC的中點為(-2,4k2+1),因為以BC為直徑的圓與準線y=-1相切,
所以,由于k>0,解得
此時,點B的坐標為,點C的坐標為
直線BC的斜率為,
所以,BC的方程為,即x+y-1=0.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了拋物線的應用.涉及了直線與拋物線的關(guān)系,直線的斜率,兩點間的公式的應用,有較強的綜合性.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已知拋物線W:y=ax2經(jīng)過點A(2,1),過A作傾斜角互補的兩條不同直線l1,l2
(Ⅰ)求拋物線W的方程及準線方程;
(Ⅱ)當直線l1與拋物線W相切時,求直線l2的方程
(Ⅲ)設直線l1,l2分別交拋物線W于B,C兩點(均不與A重合),若以線段BC為直徑的圓與拋物線的準線相切,求直線BC的方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2012•上饒一模)已知拋物線W:y=ax2經(jīng)過點A(2,1),過A作傾斜角互補的兩條不同的直線L1,L2
(1)求拋物線W的方程及其準線方程;
(2)當直線L1與拋物線W相切時,求直線L2與拋物線W所圍成封閉區(qū)域的面積;
(3)設直線L1、L2分別交拋物線W于B、C兩點(均不與A重合),若以BC為直徑的圓與拋物線的準線相切,求直線BC的方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2012年江西省上饒市高考數(shù)學一模試卷(理科)(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已知拋物線W:y=ax2經(jīng)過點A(2,1),過A作傾斜角互補的兩條不同的直線L1,L2
(1)求拋物線W的方程及其準線方程;
(2)當直線L1與拋物線W相切時,求直線L2與拋物線W所圍成封閉區(qū)域的面積;
(3)設直線L1、L2分別交拋物線W于B、C兩點(均不與A重合),若以BC為直徑的圓與拋物線的準線相切,求直線BC的方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2009-2010學年北京市海淀區(qū)高三(上)期末數(shù)學試卷(理科)(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已知拋物線W:y=ax2經(jīng)過點A(2,1),過A作傾斜角互補的兩條不同直線l1,l2
(Ⅰ)求拋物線W的方程及準線方程;
(Ⅱ)當直線l1與拋物線W相切時,求直線l2的方程
(Ⅲ)設直線l1,l2分別交拋物線W于B,C兩點(均不與A重合),若以線段BC為直徑的圓與拋物線的準線相切,求直線BC的方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2010-2011學年湖南省衡陽市高三聯(lián)考數(shù)學試卷1(理科)(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已知拋物線W:y=ax2經(jīng)過點A(2,1),過A作傾斜角互補的兩條不同直線l1,l2
(Ⅰ)求拋物線W的方程及準線方程;
(Ⅱ)當直線l1與拋物線W相切時,求直線l2的方程
(Ⅲ)設直線l1,l2分別交拋物線W于B,C兩點(均不與A重合),若以線段BC為直徑的圓與拋物線的準線相切,求直線BC的方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