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如果四面體的四條高交于一點,則該點稱為四面體的垂心,該四面體稱為垂心四面體.

1)證明:如果四面體的對棱互相垂直,則該四面體是垂心四面體;反之亦然.

2)給出下列四面體

①正三棱錐;

②三條側棱兩兩垂直;

③高在各面的射影過所在面的垂心;

④對棱的平方和相等.

其中是垂心四面體的序號為 .

【答案】(1)證明見解析(2)①②③④

【解析】

1)首先證明四面體的兩條高線交于一點,再證過另一頂點和這一點的直線為另一條高線,即可證明結論成立.2)①②③可通過證明對棱垂直證明是垂心四面體,④假設四面體為垂心四面體,則可證明有對棱的平方和相等,逆推依然成立,所以④也成立.

1)先證對棱互相垂直的四面體是垂心四面體.

,則

,

此時兩條高線

連接,下證

.連接

綜上可知,四條高線交于點,故該四面體為垂心四面體;

反之,若該四面體為垂心四面體,即四條高線交于點.

,,,故,

同理可證

2)①正三棱錐底面為正三角形,側面為全等的等腰三角形,可證明三組對棱兩兩垂直,所以①符合要求.②三條側棱兩兩垂直,任一條側棱垂直另外兩條側棱所在的平面,也可證明對棱垂直,所以②符合要求.③高垂直于底面棱,在側面的射影垂直于此面的底面棱,所以底面棱垂直于高和射影所在的平面,即垂直于對棱,所以③符合要求.④假設四面體為垂心四面體,BFCDE,則AC2AD2CF2DF2CE2DE2BC2BD2,即AC2+BD2AD2+BC2,反之,若故AC2+BD2AD2+BC2,則有C2AD2CF2DF2CE2DE2BC2BD2成立,即同理可證其他,故④符合要求

①②③④均符合要求.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已知橢圓的離心率是,一個頂點是

)求橢圓的方程;

)設,是橢圓上異于點的任意兩點,且.試問:直線是否恒過一定點?若是,求出該定點的坐標;若不是,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已知拋物線Cx2=2py經(jīng)過點(21).

(Ⅰ)求拋物線C的方程及其準線方程;

(Ⅱ)設O為原點,過拋物線C的焦點作斜率不為0的直線l交拋物線C于兩點M,N,直線y=1分別交直線OMON于點A和點B.求證:以AB為直徑的圓經(jīng)過y軸上的兩個定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班從4位男生和3位女生志愿者選出4人參加校運會的點名簽到工作,則選出的志愿者中既有男生又有女生的概率的是__________.(結果用最簡分數(shù)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們稱滿足以下兩個條件的有窮數(shù)列階“期待數(shù)列”;①;②.

(1)若數(shù)列的通項公式是,試判斷數(shù)列是否為2014階“期待數(shù)列”,并說明理由;

(2)若等比數(shù)列階“期待數(shù)列”,求公比及數(shù)列的通項公式;

(3)若一個等差數(shù)列既是()階“期待數(shù)列”又是遞增數(shù)列,求該數(shù)列的通項公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已知關于x的一元二次不等式ax2+x+b>0的解集為(-∞,-2)∪(1,+∞).

(Ⅰ)求ab的值;

(Ⅱ)求不等式ax2-(c+bx+bc<0的解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在四棱錐PABCD中,ADBC,平面PAC⊥平面ABCD,AB=AD=DC=1,

ABC=DCB=60,EPC上一點.

Ⅰ)證明:平面EAB⊥平面PAC

Ⅱ)若△PAC是正三角形,EPC中點求三棱錐AEBC的體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拋物線的焦點為F,圓,點為拋物線上一動點.已知當的面積為.

(I)求拋物線方程;

(II)若,過P做圓C的兩條切線分別交y軸于M,N兩點,求面積的最小值,并求出此時P點坐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題目】高一年級某個班分成8個小組,利用假期參加社會公益服務活動每個小組必須全員參加,參加活動的次數(shù)記錄如下:

組別

參加活動次數(shù)

3

2

4

3

2

4

1

3

從這8個小組中隨機選出2個小組在全校進行活動匯報選出的2個小組參加社會公益服務活動次數(shù)相等的概率;

記每個小組參加社會公益服務活動的次數(shù)為X

X的分布列和數(shù)學期望EX;

幾小組每組有4名同學,小組有5名同學記該班學生參加社會公益服務活動的平均次數(shù),寫出EX的大小關系結論不要求證明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