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三棱柱ABC-A1B1C1中,AB=AC,側(cè)棱AA1⊥平面ABC,E,F(xiàn)分別為A1B1,A1C1的中點.
(Ⅰ)求證:B1C1∥面BEF;
(Ⅱ)過點A存在一條直線與平面BEF垂直,請你在圖中畫出這條直線(保留作圖痕跡,不必說明理由).

分析 (Ⅰ)利用已知及三角形的中位線定理可證EF∥B1C1,進而利用線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即可得證.
(Ⅱ)利用線面垂直的性質(zhì)及判定定理即可作圖得解.

解答 (本題滿分8分)
證明:(Ⅰ)∵E,F(xiàn)分別為A1B1,A1C1的中點,
∴EF∥B1C1
又∵EF?面BEF,B1C1?面BEF,
∴B1C1∥面BEF.       …(5分)
(Ⅱ)作圖如下:

…(8分)

點評 本題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中位線定理,線面平行的判定定理,線面垂直的性質(zhì)及判定定理的綜合應用,考查了數(shù)形結(jié)合思想,考查了空間想象能力和推理論證能力,屬于中檔題.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過點P(3,2)且在兩坐標軸上的截距相等的直線方程是( 。
A.x-y-1=0B.x+y-5=0或2x-3y=0
C.x+y-5=0D.x-y-1=0或2x-3y=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7.設實數(shù)a∈R,函數(shù)$f(x)=a-\frac{2}{{{2^x}+1}}$是R上的奇函數(shù).
(Ⅰ)求實數(shù)a的值;
(Ⅱ)當x∈(-1,1)時,求滿足不等式f(1-m)+f(1-m2)<0的實數(shù)m的取值范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4.某校共有師生1600人,其中教師有1000人,現(xiàn)用分層抽樣的方法,從所有師生中抽取一個容量為80的樣本,則抽取學生的人數(shù)為3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如圖,長方體ABCD-A1B1C1D1中,$AB=BC=\frac{1}{2}A{A_1}$,E為BC的中點,則異面直線A1E與D1C1所成角的正切值為( 。
A.2B.$\frac{{4\sqrt{5}}}{5}$C.$\frac{{\sqrt{17}}}{2}$D.$\frac{{2\sqrt{21}}}{2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直線x-y+1=0的傾斜角為( 。
A.-45°B.-30°C.45°D.13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已知集合A={x|$\frac{x+1}{x-2}$<0},集合B=N,則A∩B=( 。
A.{-1,0,1}B.{1}C.{0,1}D.{-1,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中國歷法推測遵循以測為輔、以算為主的原則.例如《周髀算經(jīng)》和《易經(jīng)》里對二十四節(jié)氣的晷(guǐ)影長的記錄中,冬至和夏至的晷影長是實測得到的,其它節(jié)氣的晷影長則是按照等差數(shù)列的規(guī)律計算得出的.下表為《周髀算經(jīng)》對二十四節(jié)氣晷影長的記錄,其中115.1$\frac{4}{6}$寸表示115寸1$\frac{4}{6}$分(1寸=10分).
 節(jié)氣冬至小寒
(大雪)
大寒
(小雪)
立春
(立冬)
雨水
(霜降)
驚蟄
(寒露)
春分
(秋分)
清明
(白露)
谷雨
(處暑)
立夏
(立秋)
小滿
(大暑)
芒種
(小暑)
夏至
晷影長
(寸)
135125$\frac{5}{6}$115.1$\frac{4}{6}$105.2$\frac{4}{6}$95.3$\frac{2}{6}$$85.4\frac{2}{6}$75.566.5$\frac{5}{6}$$55.6\frac{4}{6}$45.7$\frac{3}{6}$35.8$\frac{2}{6}$25.9$\frac{1}{6}$16.0
已知《易經(jīng)》中記錄的冬至晷影長為130.0寸,夏至晷影長為14.8寸,那么《易經(jīng)》中所記錄的驚蟄的晷影長應為( 。
A.72.4寸B.81.4寸C.82.0寸D.91.6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若a,b,c∈R,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若a>b,則a-c>b-cB.若a>b,則$\frac{1}{a}<\frac{1}$C.若a>b,則a2>b2D.若a>b,則ac2>bc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