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2016屆四川自貢高三第二次診斷性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CO2是生物體生命活動中的重要化合物,下列有關C02的敘述正確的是
A.CO2是生命活動的調節(jié)因子且作用時間短暫
B.人體肌細胞中的C02在線粒體基質中生成
C.用植物的CO2釋放量可以表示其呼吸速率
D.CO2是通過植物光合作用進入生物群落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6屆四川自貢高三第二次診斷性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人體內環(huán)境穩(wěn)態(tài)的維持依賴復雜的調節(jié)機制,下圖為人體內體溫調節(jié)和水平衡調節(jié)的部分過程示意圖。,以下分析正確的是
A. 圖中c代表促甲狀腺激素,c含量過高時會反饋抑制激素b的分泌
B.X代表甲狀腺,激素d的主要靶器官除圖示外還包括垂體、下丘腦
C. 圖中e在下丘腦合成,人體血漿滲透壓降低時會導致其分泌量增加
D.炎熱環(huán)境中,機體通過神經調節(jié)促進皮膚血管舒張使散熱大于產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6屆四川自貢高三第二次診斷性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研究者向野生型香豌豆的核基因中隨機插入一段含有n個脫氧核苷酸的DS片段(含卡那霉素抗性基因),通過培養(yǎng)得到變異型香豌豆植株。因插入導致某一基因(M)的功能喪失,從變異型香豌豆的表現(xiàn)型可推測基因M的功能。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 變異發(fā)生后基因M編碼的氨基酸將增加n/6個
B.插入過程中需要限制酶和RNA聚合酶的催化
C. 變異型植株的產生能為生物的進化提供原材料
D. 插入將會導致基因M中A/T的比例發(fā)生改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6屆四川自貢高三第二次診斷性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圖甲表示某生態(tài)系統(tǒng)中a、b、c三種生物C02消耗量(相對值)的曲線圖,下圖乙是該生態(tài)系統(tǒng)各成分的碳循環(huán)圖解,請據圖分析卜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A. 圖甲中生物a、b在圖乙中均屬于成分D,但二者同化作用的能量來源不同
B.圖甲中生物c表示圖乙中的A、B、E,其同化的能量大部分通過呼吸散失
C.若增加圖乙中A類群中的生物數(shù)量,則可增大該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白我調節(jié)能力
D.若圖乙中箭頭僅表示有機碳的流動方向,則不應存在的過程有①②⑥⑦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6屆四川自貢高三第二次診斷性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棗樹幼果期正值盛夏,為防止高溫干旱阻礙果實的生長,可采取不同栽培措施以調整樹體的光合效率,確保產量。以下曲線圖和表格是科研人員研究不同措施下棗樹葉片獲得的結果,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氣孔導度指植物葉片氣孔的開放程度,會直接影響葉片從空氣中吸收C02。C02是光合作用____ 階段的原料,13:00時刻葉肉細胞中[H]參與的反應主要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進行。
(2)據圖表分析可知,在對棗樹的各種栽培措施中, 處理不會導致植株出現(xiàn)“午休”現(xiàn)象,其原因可能是
(3)由上述研究結果可得出 _____ 處理是提高棗樹光合效率的最佳方法。在霧化處理條件,15:00到17:00葉片中有機物總量的變化情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為探究亞硒酸鈉促進棗樹光合作用的機理,科研人員進行了以下實驗:
①分別選取同一株棗樹上生長狀況相同的葉片若干,均分為A、B兩組。
②定期向A組葉片噴施適量的亞硒酸鈉,向B組噴施等量的蒸餾水。
③一段時間后,分別提取兩組葉片中的色素并測定單位葉面積中葉綠素的含量。
本實驗的假設是______ ______________。若要進一步探究亞硒酸鈉促進光合作用的最適濃度,可以先設計一組亞硒酸鈉溶液濃度梯度較大的_ 進行摸索,將在此基礎上設計細致的實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6屆四川自貢高三第二次診斷性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科學家在研究植株激素的相互作用時發(fā)現(xiàn):植物的生長物質SL與生長素共同調節(jié)著頂端優(yōu)勢的形成。研究者發(fā)現(xiàn)了一種不能合成SL的豌豆突變體(R),將R突變體與野生型(W)植株進行不同組合的“Y”型嫁接(如圖甲。嫁接類型用 表示),并測定不同嫁接株的A、B枝條上側芽的長度,結果如圖乙所示,請據圖回答:
(1)在植物體內,生長素是由 ________ 經過一系列反應形成的。在頂芽產生后,生長素通過____________________ 的方式向下運輸,使植物表現(xiàn)出頂端優(yōu)勢。
(2)分析圖乙結果可知,SL對植物側芽的生長具有 作用,其合成部位最可能在______( A/B/C),運輸?shù)姆较蚴?u> ________________ 。
(3) 嫁接株中 (含有/不含)1AA,根據圖乙可知其A、B枝條均未表現(xiàn)出頂端優(yōu)勢,這說明生長素必需通過 ________ 才能抑制側芽的生長。
(4)研究者將組合中A、B部位的頂芽都切除,側芽表現(xiàn)明顯生長現(xiàn)象。若只切除該組合中A部位的頂芽,其側芽不會明顯生長,其最可能的原因是 。若進行嫁接,預測該組合A部位側芽的生長狀況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6屆四川自貢高三第二次診斷性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太源井曬醋是自貢市的名優(yōu)土特產品,該產品面市已有150多年的歷史。中草藥制曲和天然發(fā)酵;是太源井曬醋與其它食酷的區(qū)別。下表表示太源井曬醋不同陳釀方法下的一些理化指標;卮鹣铝袉栴}:
(1)醋的制作需要以____ 作為菌種,請寫出一個表示制醋原理的反應式 。從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成分看,該微生物屬于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 。
(2)傳統(tǒng)釀醋工藝中,主要是依靠自然界中的菌種,其生產性能不穩(wěn)定且出醋率低,因而要對菌種進行純化培養(yǎng)。純化菌種可用_________ 法或稀釋涂布平板法將樣本接種于固體培養(yǎng)基表面,經過選擇培養(yǎng)、鑒別等步驟獲得。接種前需隨機選取若干滅菌后的空白平板先行培養(yǎng)一段時間,其目的是 。
(3)恒溫陳釀時,需將溫度控制在________________范圍內;由表中數(shù)據可知________________法可提高曬醋質量。
(4)用一定的方法進行脫色處理后,食醋中的還原糖可用____________ 試劑檢測,往水浴煮沸的條件下,該試劑與還原糖發(fā)生反應產生的現(xiàn)象是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6屆四川自貢高三第二次診斷性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番茄是二倍體植物( 2N=24),番茄的紅果(R)對黃果(r)為顯性,高莖(H)對矮莖(h)為顯性。同答下列問題:
(l)圖甲表示用基因型為RrHh的番茄植株的花粉進行育種實驗的過程。植株X為_________倍體,其基因型種類及比例為________________ 。
(2)圖乙表示用紅果高莖番茄植株A連續(xù)測交兩代的結果。A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兩對性狀的遺傳遵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定律。
(3)番茄的正常葉(T)對馬鈴薯葉(t)為顯性?茖W家發(fā)現(xiàn)一株正常葉但6號染色體為三體(6號染色體有3條)的植株B(純合子,植株能正常發(fā)育并繁殖后代)。
①植株B所發(fā)生的變異屬于________________,在B的體細胞中最多含有____________條染色體。用B作母本,馬鈴薯葉二倍體作父本進行雜交,理論上說F1中三體植株(C)和二倍體植株的比為 。
②為探究T、t基因是否位于6號染色體上,某課外活動小組同學設計了兩組實驗,請根據假設預測各組的實驗結果:
第一組:假設T、t基因不在6號染色體上,則用植株C自交,子代正常葉植株和馬鈴薯葉植株的比例為 。
第二組:假設T、t基因位于6號染色體上,則用植株C與馬鈴薯葉二倍體植株雜交,子代的基因型有 種,其中正常葉植株所占比例為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5-2016學年安徽省合肥市高二上學期期中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屬于哺乳動物和人體“內環(huán)境”的是( )
A.肺泡腔內的氣體 B.小腸腔內的消化液
C.心室腔內的血漿 D.膀胱腔內的尿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2015-2016學年安徽省合肥市高二上學期期中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有人到青藏高原后會出現(xiàn)頭痛、乏力、心跳加快甚至血壓升高等癥狀.對此現(xiàn)象分析不正確的是( )
A.人體維持穩(wěn)態(tài)的調節(jié)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B.當外界環(huán)境劇烈變化時,內環(huán)境的穩(wěn)態(tài)遭到破壞
C.人體穩(wěn)態(tài)不會隨外界環(huán)境的變化而改變
D.人到高原地區(qū)后細胞代謝會發(fā)生紊亂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