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建立數學模型是生態(tài)學研究的重要方法,右圖坐標系中的曲線可表示生態(tài)學中相關研究對象的變化規(guī)律,以下描述最準確的是( )
A. ①和②可分別表示某增長型種群的死亡率和出生率隨種群數量的變化
B. ②可表示種群數量的“S”型增長在一定時間范圍內的曲線
C. 若x和y分別表示年齡和數量,則②表示的年齡組成為穩(wěn)定型
D. ①可表示使用性引誘劑誘殺某害蟲種群的雄性個體后的種群數量變化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研究生長素極性運輸的經典實驗是所謂的“供體——受體瓊脂塊”方法,現(xiàn)利用如下圖處理方法做實驗。
(1)生長素的極性運輸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檢測4個實驗受體瓊脂塊,其中含有生長素的是________。
(2)為了證明生長素在胚芽鞘中的極性運輸,一位同學設計了實驗①,過一段時間,發(fā)現(xiàn)下端的受體瓊脂塊逐漸有了生長素。作為其對照組,最合適的是_____。
(3)有人提出“生長素的極性運輸與重力無關”的觀點。最適合判斷該觀點是否正確的一組對照實驗是_______,實驗結果為_________,則該觀點正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人體細胞與內環(huán)境進行物質交換示意圖,A、B、C、D表示的是結構,①、②、③、④表示的是液體,請回答下列問題:
(1) 此圖中_________(填圖中的數字)共同構成了人體內環(huán)境,對于人體大多數細胞來說_________(填圖中的數字)是它們的內環(huán)境。
(2) 液體②與①比較,明顯減少的化學成分是__________,用圖中數字和箭頭表示毛細血管中的氧氣到達組織細胞的過程__________。
(3) 某些人接觸花粉使結構A的通透性增大,造成局部組織水腫,屬于免疫功能過強引發(fā)的__________。
(4) 人體為維持內環(huán)境的穩(wěn)態(tài),通過抑制或減弱最初發(fā)生變化的那種成分所發(fā)生的變化,這種調節(jié)方式稱為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細胞學說創(chuàng)立過程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 主要由施萊登和施旺創(chuàng)立
B. 其內容之一是一切生物都是由細胞發(fā)育而來,并由細胞和細胞產物構成
C. “細胞通過分裂產生新細胞”是對細胞學說的重要補充
D. 列文虎克首次觀察到了材料豐富的真正的活細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生物——選修3,現(xiàn)代生物科技專題]利用基因工程可以治療有基因缺陷的疾病;蛉笔∈蟛荒墚a生成熟的淋巴細胞。科研人員利用胚胎干細胞(ES細胞)對Rag2基因缺失小鼠進行基因治療,其技術流程如下圖:
(1)該項工程中目的基因的獲取可以利用PCR技術,依據_________設計引物,利用_______為原料在PCR儀中進行擴增。
(2)該項基因工程的關鍵環(huán)節(jié)是需要構建含有Rag2基因的_______________.
(3)圖中步驟①中所選的卵母細胞應處于___________期。而ES細胞一般從發(fā)育到________時期的
重組胚胎中分離獲取。
(4)轉化成功的ES細胞具有的結構特點是_______________。為檢測Rag2基因的表達情況,可提取治療后小鼠骨髓細胞的蛋白質,用抗Rag2蛋白的抗體進行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生態(tài)系統(tǒng)食物鏈中能量和物質的敘述,正確的有
①物質是單向流動,不可循環(huán)的
②物質是可循環(huán)的
③能量是單向流動,不可循環(huán)的
④能量是單向流動,可循環(huán)的
⑤能量是伴隨著物質而流動的
⑥能量不是伴隨物質而流動的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⑤ D.②③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動物的基因型為AaBb。下圖甲表示該動物產生的一個精細胞中有關基因在染色體上的分布,乙和丙是該生物體內的細胞分裂示意圖。據圖回答:
(1)乙細胞處于________期,移向同一極的基因有___________。
(2)丙細胞的名稱是_________,細胞中染色體數和DNA分子數之比為_________。
(3)與圖甲精細胞同時產生的精細胞還有__________個,基因型分別是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水稻葉肉細胞通過光合作用合成的糖類中的氧元素和通過呼吸作用分解葡萄糖產生的CO2中的氧元素分別來自
A.C02、丙酮酸和H2O B.H20、丙酮酸和H2O
C.CO2、丙酮酸和02 D.O2、丙酮酸和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