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請回答生物技術實踐的相關問題:
(1)為了保持菌種的純凈,可將菌種接種到試管的__________培養(yǎng)基上臨時保藏,在合適的溫度下培養(yǎng),當菌落長成后,將試管放入__________℃的冰箱中保藏。
(2)在篩選纖維素分解菌的過程中,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但這只是分離純化的第—步,為了確定得到的是纖維素分解菌,還需要進行__________的實驗。
(3)對亞硝酸鹽含量測定的原理是:亞硝酸鹽與對氨基苯磺酸的反應產物能與______結合形成_____色染料。測定亞硝酸鹽含量的操作流程是:配置溶液→制備__________→制備樣品處理液→比色。其中,使濾液變得無色澄清透明的是__________。
【答案】固體斜面 4 剛果紅染色法 發(fā)酵產纖維素酶 N﹣1﹣萘基乙二胺鹽酸鹽 玫瑰紅 標準顯色液 氫氧化鋁乳液
【解析】
試題微生物的營養(yǎng)物質主要有碳源、氮源、水和無機鹽等;常用的固體培養(yǎng)基上的接種方法主要有稀釋涂布平板法和平板劃線法;重鉻酸鉀在酸性條件下與酒精反應呈灰綠色。從植物中提取芳香油的方法有萃取法、蒸餾法、壓榨法
(1)臨時保藏的菌種一般是接種到試管的斜面培養(yǎng)基上,等到菌落長成后,放入冰箱(4℃)低溫保藏。
(2)剛果紅與纖維素反應呈紅色,纖維素分解菌產生的纖維素酶會將纖維素分解而不能與剛果紅染液呈紅色,在菌落周圍會出現透明圈。為了確定是纖維素分解菌,還需要進行發(fā)酵產纖維素酶的實驗,纖維素酶的測定方法一般是對纖維素酶分解纖維素后所產生的葡萄糖進行定量的測定。
(3)在鹽酸酸化的條件下,亞硝酸鹽與對氨基苯磺酸發(fā)生重氮化反應后,與N-1-萘基乙二胺鹽酸鹽結合形成玫瑰紅色染料。亞硝酸鹽含量的測定的一般步驟是配制溶液→制備標準顯色液→制備樣品處理液→比色,其中使濾液變得無色澄清透明的是氫氧化鋁乳液。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植物的生長發(fā)育與激素調節(jié)息息相關。下列關于植物激素調節(jié)的敘述,正確的是
A. 植物激素可以直接參與細胞內的代謝活動
B. 植物幼嫩的芽可利用色氨酸經一系列反應轉變?yōu)樯L素
C. 乙烯僅在植物體成熟的果實中產生,且只能促進果實成熟
D. 休眠的種子經脫落酸溶液處理后,種子的休眠期將會被打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洋蔥根尖是有絲分裂實驗的良好材料,但傳統(tǒng)洋蔥根尖培養(yǎng)方法生根率較低,為探究提高洋蔥生根率的條件,某實驗小組以生長素(IAA)和細胞分裂素(6-BA)為材料進行實驗,主要步驟及結果如下:
①選取飽滿光亮、鱗莖盤大的洋蔥18個,隨機均等分為6組(每組3個洋蔥),編號。
②用所給試劑對洋蔥底部進行處理。
③在適宜溫度下,用水培法培養(yǎng)洋蔥,每隔2天換一次水。
④每隔3天統(tǒng)計洋蔥生根數,實驗結果如下表所示。
實驗 編號 | 植物 激素 | 質量濃度/mgL-1 | 處理時間 | 平均生根條數 | ||||
3天 | 6天 | 9天 | 12天 | 15天 | ||||
1 | IAA | 50 | 速蘸 | 6.00 | 4.33 | 4.33 | 4.33 | 0.67 |
2 | 100 | 10min | 0.67 | 2.00 | 2.00 | 4.00 | 1.33 | |
3 | 150 | 5min | 17.67 | 21.00 | 21.00 | 19.33 | 19.67 | |
4 | 6-BA | 50 | 速蘸 | 16.33 | 22.33 | 22.33 | 21.00 | 15.67 |
5 | 100 | 10min | 18.67 | 45.33 | 45.33 | 51.67 | 27.00 | |
6 | 150 | 5min | 60.67 | 67.33 | 67.33 | 111.33 | 111.67 |
請回答。
(1)本探究實驗主要運用的生物學原理是,在一定濃度范圍內,生長素(IAA)和細胞分裂素(6-BA)能夠促進植物生根,在本實驗中自變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寫出2個)
(2)本研究的主要實驗步驟還不夠嚴謹,請補充實驗步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寫出1條即可)
(3)有同學提出可以每組洋蔥相同時間內平均生根長度作為實驗的觀察指標,你認識合理嗎?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培養(yǎng)的9天內,第2組實驗的生根數比第1組實驗__________。
(5)實驗結果表明,水培洋蔥生根的最佳方法是用質量濃度為________溶液處理5mi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大豆植株的體細胞含 40 條染色體。用放射性 60Co 處理大豆種子后,篩選出一株抗花葉病的植株 X,取其花粉經離體培養(yǎng)得到若干單倍體植株,其中抗病植株占 50%。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用花粉離體培養(yǎng)獲得的抗病植株,其細胞仍具有全能性
B.單倍體植株的細胞在有絲分裂后期,共含有 20 條染色體
C.植株 X 連續(xù)自交若干代,純合抗病植株的比例逐代降低
D.放射性 60Co 誘發(fā)的基因突變,可以決定大豆的進化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人體內血糖濃度的正常范圍是0.8—1.2g/L。某青年在醫(yī)院做尿檢時,醫(yī)生發(fā)現他有尿糖現象。為驗證該青年是否患有糖尿病,接下來醫(yī)生又對其血糖和胰島素含量進行了測定。請回答下列問題:
(1)人體血糖調節(jié)的神經中樞位于__________。正常人在血糖濃度升高時,胰島素分泌量增加,機體會通過一系列生理反應降低血糖濃度,這些降低血糖的有關反應發(fā)生的場所主要是__________(填細胞結構,至少答出兩個)。
(2)請完成下列相應的填空,以探究該青年出現尿糖現象的可能原因,以及此時體內血糖和胰島素的含量。
①攝入過多糖類食物:血糖濃度升高,但空腹時胰島素含量__________(填“正!薄斑^高”或“過低”)。
②神經性尿糖:某些疾病會使神經系統(tǒng)功能發(fā)生紊亂及內分泌失調,使肝臟內存的__________分解,引起血糖濃度升高,從而產生尿糖。
③胰島B細胞缺陷:此時血糖濃度__________,胰島素含量__________。
④腎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功能出現障礙:此時血糖濃度和胰島素含量均正常。
(3)若檢測結果是③,則該青年血漿滲透壓__________。該病人尿液中是否含葡萄糖可采用__________試劑進行檢測。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組成細胞的化合物的敘述,正確的是
A. 蛋白質肽鏈的卷曲和折疊被解開時,其特定功能并未發(fā)生改變
B. 核酸是細胞中控制生命活動的大分子
C. 甘蔗含有較多的糖且近于白色,可以用于還原糖的鑒定實驗
D. 植物根尖從土壤溶液中吸收的N可以用于合成蛋白質、油脂和核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結構與功能相適應是生物學的基本觀點”,下列有關細胞結構與功能的相關性,敘述有誤的是
A. 原核生物的表面積與體積之比較大,物質運輸效率較高
B. 線粒體內膜是需氧呼吸的場所之一,蛋白質含量較外膜高
C. 核孔是某些蛋白質、DNA和RNA等大分子進出細胞核的通道
D. 分泌蛋白合成越旺盛的細胞,其高爾基體膜成分的更新速度越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回答下列有關植物生命活動調節(jié)的問題:
(1)在未受粉的番茄雌蕊柱頭上涂抹一定濃度的生長素即可得到無子番茄,這利用了生長素的_____________________生理功能。
(2)某同學用0ppm、4ppm、8ppm、12ppm、16ppm的生長素溶液處理扦插枝條,測得插條生根平均長度依次為:21mm、28mm、42mm、57mm、19mm。據此可初步確定促進插條生根的最適生長素濃度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ppm之間。
(3)請利用生長狀況相同的燕麥胚芽鞘、云母片等材料和用具設計實驗,以驗證在重力作用下生長素的橫向運輸發(fā)生在尖端,而不是尖端以下部位。(要求寫出實驗步驟,并預測結果)實驗步驟:
①將完整的燕麥胚芽鞘隨機均分為三組,編號A、B、C;
②A組在___________中央縱向插入云母片。B組在________________的中央縱向插入云母片,C組__________________。
③將三組胚芽鞘__________放置,在___________(黑暗/單側光)條件下培養(yǎng)相同時間后,觀察胚芽鞘的生長情況。
預測結果:A組________生長, B組________生長,C組________生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隨著除草劑使用的增加,抗除草劑雜草不斷增多。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 種群內可遺傳的變異是雜草進化的原材料
B. 突變是雜草進化的重要動力和機制
C. 雜草中全部抗除草劑基因構成了基因庫
D. 種群內的基因朝著抗除草劑增強方向突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