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26.(7分)根據(jù)格里菲思的肺炎雙球菌的轉化實驗,回答下列問題:
(1)實驗中涉及的S型細菌和R型細菌可以通過觀察培養(yǎng)基上的菌落來區(qū)分,區(qū)分的依據(jù)是
(2)該實驗 (能/不能)證明DNA是轉化因子,因為 。
(3)轉化形成的S型細菌的轉錄是在 中進行的,轉錄的模板是 。R型細菌被轉化的這種現(xiàn)象屬于可遺傳變異的 。
(4)如下圖所示,在翻譯過程中,少量的信使RNA分子可以合成大量的蛋白質,原因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4.右圖表示菜群島上蟬的物種演化示意圖,其中甲、乙、丙、丁、戊分別代表不同種的蟬。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A.由乙形成丙和丁的過程說明變異是不定向的
B.物種戊的形成是基因頻率不定向改變的結果
C.由甲形成乙和戊的過程是自然選擇的結果
D.群島上各種蟬的進化與無機環(huán)境的變化相互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5.下列生物學實驗操作,能夠順利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A.在固體培養(yǎng)基上涂布稀釋的大腸桿菌培養(yǎng)液獲得單菌落
B.在接種酵母菌的新鮮葡萄汁中通入無菌空氣制作果酒
C.土壤浸出液接種于牛肉膏蛋白胨培養(yǎng)基上篩選分解尿素的細菌
D.將切下的胡蘿卜外植體直接接種在培養(yǎng)基上獲得愈傷組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4.栽培番茄含有來自野生番茄的Mi-1抗蟲基因,它使番茄產(chǎn)生對根結線蟲(侵染番茄的根部)、長管蚜和煙粉虱三種害蟲的抗性。下列相關推論錯誤的是
①Mi-1抗蟲基因的產(chǎn)生是野生番茄長期適應環(huán)境的結果
②長期種植含Mi-1基因的番茄,土壤中根結線蟲的數(shù)量會越來越少
③能在含Mi-1基因的番茄植株上生長的長管蚜和煙粉虱種群基因頻率會發(fā)生變化
④三種害蟲與番茄之間的寄生關系促進了它們的協(xié)同進化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29.科學家發(fā)現(xiàn)了囊泡準確轉運物質的調控機制。下圖表示細胞的局部亞顯微結構和功能模式圖,①~⑥表示細胞的結構,a、b表示大分子通過細胞膜的兩種方式。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若圖中形成的囊泡內的物質是分泌蛋白,該過程可描述為:首先氨基酸在_____________上合成鏈狀結構,經(jīng)內質網(wǎng)初加工,然后由囊泡轉運給_____________再加工修飾形成成熟蛋白。用3H標記的氨基酸,在圖中細胞結構上標記物出現(xiàn)的先后順序為_____________(寫序號)。
(2)囊泡定向轉移的過程_____________(是或否)消耗能量;“a”通過細胞膜的方式稱為_____________,這種方式與主動運輸?shù)膮^(qū)別是_____________。
(3)囊泡能將物質準確運輸?shù)侥康牡夭ⅰ靶敦洝,是由于囊泡膜表面有特殊的“識別代碼”,能識別相應受體。這種“識別代碼”的化學本質是_____________。
(4)神經(jīng)遞質釋放的關鍵步驟是突觸小泡(囊泡)與_____________的融合過程。有一種水母發(fā)光蛋白,它與鈣離子結合后可發(fā)出熒光。將水母發(fā)光蛋白注入槍烏賊巨軸突內,觀察發(fā)現(xiàn)當興奮傳到軸突末端時熒光增強,隨后檢測到神經(jīng)遞質放到突觸間隙。據(jù)此可推測,_____________可以啟動神經(jīng)遞質的釋放。
(5)效應B細胞內膜系統(tǒng)中,通過囊泡向體液釋放的物質是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22.如果用3H、15N、32P、35S標記噬菌體后,讓其侵染細菌,對產(chǎn)生的子代噬菌體進行檢測,以下敘述正確的是
A.可以在外殼中檢測到3H、15N、32P
B.可以在DNA分子中檢測到3H、15N、32P
C.可以在外殼中檢測到3H、15N、35S
D.可以在DNA分子中檢測到32P、35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19.真核細胞具有一些能顯著增大膜面積、有利于酶的附著以提高代謝效率的結構,下列不屬于此類結構的是
A.神經(jīng)細胞的樹突
B.線粒體的嵴
C.甲狀腺細胞的內質網(wǎng)
D.葉綠體的基粒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