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分)Ⅰ.下圖中甲為測定光合作用速率的裝置,在密封的試管內(nèi)放一新鮮葉片和二氧化碳
緩沖液,試管內(nèi)氣體體積的變化可根據(jù)毛細刻度管內(nèi)紅色液滴的移動距離測得。在不同強度的光照條件下,測得的氣體體積如圖乙所示。圖丙為葉肉細胞中有關細胞器的結(jié)構(gòu)模式圖。(注:假設在不同光照強度下,植物葉片的呼吸速率不變。)
(1)標記實驗開始時毛細刻度管中液滴所在位置。實驗時,當光照強度由0漸變?yōu)?.5千勒克斯時(不同光照強度照射的時間相等),液滴所在位置應在實驗初始標記的________(填“左側(cè)”或者“右側(cè)”)位置處。
(2)對葉片來說,光照強度為10千勒克斯時對應圖丙中存在的箭頭有(填字母)_________。
(3)在圖乙中,光照強度為5千勒克斯時,植物1小時光合作用產(chǎn)生的氣體量為______毫升(假設光照強度的變化不會改變植物體的溫度)。
Ⅱ.圖A表示某綠色植物光合作用中光照強度和氧氣釋放速率的關系。圖B表示該植物在不同溫度(15oC和25oC)下,某一光照強度時氧氣量和時間的關系,請據(jù)圖回答:
當圖B縱坐標分別表示光合作用所產(chǎn)生氧氣的凈量和總量時,則它們分別是光照強度為____和_________千勒克斯下的測定值。
(10分,每空2分)
Ⅰ.(1)左側(cè) (2)a、b、c、d (3)100
Ⅱ.4 2.5
【解析】
試題分析:I(1)由圖可知光照強度由0漸變?yōu)?.5千勒克斯之前一直是光合作用強度小于呼吸作用強度,對于裝置來講是吸收氧氣,而裝置中的二氧化碳緩沖液保證二氧化碳不變,液滴移動只是代表氧氣變化量,故此時應是消耗了氧氣,應在起始時的左側(cè)。
(2)由圖可知光照強度為10千勒克斯既進行光合作用也進行呼吸作用,且光合作用強度大于呼吸作用強度,在圖丙中能向外界釋放氧氣a,吸收外界二氧化碳b,給線粒體氧氣c,利用線粒體的二氧化碳d,故是a、b、c、d。
(3)由圖可知在光照強度為5千勒克斯時,植物1小時光合作用釋放的氧氣量為50,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氣量為50,所以產(chǎn)生的氧氣量為100毫升.
II(1)如果B圖的縱坐標表示氧氣的凈量時,可知25度時的是50毫升,15度時的是40毫升,在圖A中對應氧氣釋放量為50和40毫升的光照強度是4千勒克斯。如果氧氣總量是50和40毫升時,因為15度的呼吸作用時10,氧氣釋放應是量是30毫升,對應的光照強度是2.5千勒克斯,25度的呼吸作用是20,氧氣釋放量應是30毫升,對應的光照強度是2.5千勒克斯。
考點:本題考查光合作用相關知識,意在考察考生對知識點的來理解掌握和對圖形分析能力。
考點分析: 考點1:光合作用 試題屬性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推薦】2014-2015學年廣東省揭陽市高一下階段考試生物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大多數(shù)老年人頭發(fā)變白的直接原因是頭發(fā)基部細胞內(nèi)( )
A.物質(zhì)轉(zhuǎn)運加速
B.新陳代謝變緩
C.呼吸速率加快
D.與黑色素合成相關的酶活性降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湖北省武漢市高二3月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蛋白質(zhì)工程的基本流程是
①蛋白質(zhì)分子結(jié)構(gòu)設計;②DNA合成;
③預期蛋白質(zhì)功能;④據(jù)氨基酸序列推出脫氧核苷酸序列
A.①②③④ B.④②①③ C.③①④② D.③④①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北京市海淀區(qū)高三年級第二學期期中練習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18分)為研究水稻D基因的功能,研究者將T-DNA插入到D基因中,致使該基因失活,失活后的基因記為d,F(xiàn)以野生植株和突變植株作為親本進行雜交實驗,統(tǒng)計母本植株的結(jié)實率,結(jié)果如下表所示。
雜交編號 | 親本組合 | 結(jié)實數(shù)/授粉的小花數(shù) | 結(jié)實率 |
① | ♀DD×♂dd | 16/158 | 10% |
② | ♀dd×♂DD | 77/154 | 50% |
③ | ♀DD×♂DD | 71/141 | 50% |
(1)表中數(shù)據(jù)表明,D基因失活使________配子育性降低。為確定配子育性降低是由于D基因失活造成的,可將________作為目的基因,與載體連接后,導入到________(填“野生”或“突變”)植株的幼芽經(jīng)過________形成的愈傷組織中,最后觀察轉(zhuǎn)基因水稻配子育性是否得到恢復。
(2)用________觀察并比較野生植株和突變植株的配子形成,發(fā)現(xiàn)D基因失活不影響二者的________分裂。
(3)進一步研究表明,配子育性降低是因為D基因失活直接導致配子本身受精能力下降。若讓雜交①的F1給雜交②的F1授粉,預期結(jié)實率為________,所獲得的F2植株的基因型及比例為________。
(4)為驗證F2植株基因型及比例,研究者根據(jù)D基因、T-DNA的序列,設計了3種引物,如下圖所示:
隨機選取F2植株若干,提取各植株的總DNA,分別用引物“Ⅰ+Ⅲ”組合及“Ⅱ+Ⅲ”組合進行PCR,檢測是否擴增(完整的T-DNA過大,不能完成PCR)。若________,則相應植株的基因型為Dd;同理可判斷其他基因型,進而統(tǒng)計各基因型比例。
(5)研究表明D基因表達產(chǎn)物(D蛋白)含有WD40(氨基酸序列),而通常含有WD40的蛋白都定位在細胞核內(nèi)。為探究D蛋白是否為核蛋白,研究者將D基因與黃色熒光蛋白基因融合;同時將已知的核蛋白基因與藍色熒光蛋白基因融合。再將兩種融合基因?qū)胫参镌|(zhì)體表達系統(tǒng),如果________,則表明D蛋白是核蛋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黑龍江省高三第一次模擬考試理綜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植物甲具有極強的耐旱性,其耐旱性與某個基因有關。若從該植物中獲得該耐旱基因,并將其轉(zhuǎn)移到耐旱性低的植物乙中,有可能提高后者的耐旱性。回答下列問題:
(1)理論上,基因組文庫含有生物的 基因;而cDNA文庫中含有生物的 基因。
(2)若要從植物甲中獲得耐旱基因,可首先建立該植物的基因組文庫,再從中 出所需的耐旱基因。
(3)將耐旱基因?qū)朕r(nóng)桿菌,并通過農(nóng)桿菌轉(zhuǎn)化法將其導入植物 的體細胞中,經(jīng)過一系列的過程得到再生植株。要確認該耐旱基因是否在再生植株中正確表達,應檢測此再生植株中該基因的 ,如果檢測結(jié)果呈陽性,再在田間試驗中檢測植株的 是否得到提高。
(4)假如用得到的二倍體轉(zhuǎn)基因耐旱植株自交,子代中耐旱與不耐旱植株的數(shù)量比為3∶1時,則可推測該耐旱基因整合到了 (填“同源染色體的一條上”或“同源染色體的兩條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黑龍江省高三第一次模擬考試理綜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對組成細胞和生物體的有機物的描述中,正確的是
A.1分子ATP脫去兩個磷酸基團可形成1分子腺嘌呤核糖核苷酸
B.性激素與生長激素都能與雙縮脲試劑作用呈現(xiàn)紫色
C.細胞核內(nèi)的核酸只含脫氧核糖,細胞質(zhì)中的核酸只含核糖
D.葡萄糖、乳酸、氨基酸依次是光合作用、細胞呼吸、基因翻譯的產(chǎn)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廣東省韶關市高三調(diào)研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圖是大豆幼苗不同部位生長素的測試結(jié)果,a-f表示大豆幼苗地上部分的不同部位。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該研究結(jié)果不能支持頂端優(yōu)勢
B.只有e點才能合成生長素
C.達到b點的生長素,不需消耗ATP
D.幼葉f細胞中的生長素能對基因組的表達進行調(diào)節(ji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河南省洛陽市高三第二次統(tǒng)一考試理綜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有關人體成熟紅細胞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細胞中無染色體,只進行無絲分裂
B.細胞中無線粒體,只進行被動運輸
C.細胞中有血紅蛋白,只運輸卻不消耗氧
D.細胞中無遺傳物質(zhì),只轉(zhuǎn)錄卻不復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江蘇省宿遷市三校高三下學期3月質(zhì)量檢測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某同學研究甲狀腺的功能,提出以下實驗思路:①將若干只未成年小鼠分為2組:甲組假手術(手術但不切除甲狀腺),乙組切除甲狀腺;②實驗開始時和實驗中每隔一段時間,分別測定每只小鼠的體長和單位時間耗氧量,并記錄結(jié)果如下圖。以下分析錯誤的是
A.本實驗的目的是研究甲狀腺激素對小鼠新陳代謝和生長發(fā)育的影響
B.A曲線表示甲組小鼠代謝正常,耗氧量也保持相對穩(wěn)定的水平
C.D曲線表示乙組小鼠甲狀腺激素缺乏,生長發(fā)育停滯
D.可增設丙組(假手術,給予甲狀腺激素)作為實驗組,使實驗更嚴謹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