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下列有關洋蔥根尖分生區(qū)細胞有絲分裂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分裂前期由細胞兩極的中心粒發(fā)出星射線形成紡錘體
B.顯微鏡下同一個視野里,處于中期的細胞數(shù)目最多
C.細胞分裂后期著絲點分裂,DNA和染色體數(shù)目加倍
D.細胞分裂末期高爾基體的活動顯著加強,細胞板擴展形成細胞壁

分析 有絲分裂過程:
(1)間期:進行DNA的復制和有關蛋白質的合成,即染色體的復制;
(2)前期:核膜、核仁逐漸解體消失,出現(xiàn)紡錘體和染色體;
(3)中期:染色體形態(tài)固定、數(shù)目清晰,是觀察染色體形態(tài)和數(shù)目的最佳時期;
(4)后期:著絲點分裂,姐妹染色單體分開成為染色體,均勻地移向兩極;
(5)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紡錘體和染色體消失.

解答 解:A、洋蔥根尖分生區(qū)細胞中沒有中心體,A錯誤;
B、顯微鏡下同一個視野里,處于間期的細胞數(shù)目最多,B錯誤;
C、細胞分裂后期著絲點分裂,染色體數(shù)目加倍,DNA數(shù)目不變,C錯誤;
D、高爾基體與細胞壁的形成有關,細胞分裂末期高爾基體的活動顯著加強,細胞板擴展形成細胞壁,D正確.
故選:D.

點評 本題以洋蔥根尖分生區(qū)細胞為素材,考查有絲分裂不同時期的特點,要求考生識記有絲分裂不同時期的特點,能對各選項作出準確的判斷,屬于考綱識記層次的考查.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下列有關細胞的敘述中,不能體現(xiàn)結構與功能相適應觀點的是( �。�
A.肌細胞中的線粒體比脂肪細胞多,因為肌肉收縮需要消耗大量能量
B.葉綠體與線粒體以不同的方式增大膜面積,以利于化學反應的進行
C.哺乳動物成熟的紅細胞不具有細胞核及細胞器,有利于其運輸氧氣
D.衰老的細胞細胞核體積增大,細胞萎縮,使得細胞膜通透性發(fā)生改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016年上半年動物學家在廣西發(fā)現(xiàn)了世界上最小的蝸牛,10個蝸牛才能填滿一個縫衣針的針孔.有關小蝸牛的敘述不正正確的是(  )
A.小蝸牛細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
B.小蝸牛衰老細胞中染色質固縮,核體積變小
C.小蝸牛干細胞中分裂間期的細胞比分裂期的細胞多
D.通過觀察小蝸牛細胞有絲分裂中期細胞來確定其染色體數(shù)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8.酶是生物催化劑,下列有關酶的說法正確的是( �。�
A.二肽酶可以水解含有1個肽鍵的二肽
B.酶均由腺細胞合成,具有高效性和專一性
C.酶在催化反應完成后立即被降解
D.酶的合成都包括轉錄和翻譯兩個過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5.人體通過神經(jīng)調節(jié)和激素調節(jié)來進行應激反應和維持內環(huán)境理化性質的相對穩(wěn)定.回答下列相關問題.
(1)小陳用針尖扎了小李以下,小李無意識地作出了反應,此時,小李受刺激部位的膜內外電位狀態(tài)是外負內正.興奮在反射弧中單向傳遞的原因是反射弧中存在突觸結構.
(2)在神經(jīng)調節(jié)過程中,突觸前膜釋放的神經(jīng)遞質有興奮性遞質和抑制性遞質兩種,二者的作用效果不同(如圖1和圖2).

①膜電位變化曲線圖的a、b、c、d 4處中可表示動作電位的是b、d.
②圖1和圖2中,圖1中的突觸能使下一個神經(jīng)元受到抑制,該突觸前膜釋放一種抑制性神經(jīng)遞質,與突觸后膜上的受體結合,使下一個神經(jīng)元受到抑制.圖2中的神經(jīng)遞質與受體結合后,可使陽(填“陰“或“陽“)離子Y內流,引起下一神經(jīng)元的興奮.
(3)不同麻醉劑的作用機理不同:有些麻醉劑屬于神經(jīng)遞質擬似劑,有些麻醉劑屬于受體阻斷劑.神經(jīng)遞質擬似劑類的麻醉劑(能與受體結合,并且結合后產(chǎn)生與神經(jīng)遞質作用時類似的效果)主要作用于抑制性(填“興奮性“或“抑制性”)突觸;給病人手術時,注射的麻醉劑能阻斷神經(jīng)遞質與受體結合,會導致化學信號→電信號的信號轉換過程受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細胞呼吸原理已被廣泛應用于生產(chǎn)實踐.如表有關措施中,錯誤的是( �。�
選項應用措施目的
A種子貯存曬干降低自由水含量,降低細胞呼吸
B乳酸菌制作酸奶先通氣,后密封加快乳酸菌繁殖,有利于乳酸發(fā)酵
C水果保鮮低溫降低酶的活性,降低細胞呼吸
D栽種莊稼疏松土壤促進根有氧呼吸,利于吸收礦質離子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9.研究人員通過對某藻類椬物細胞液中各種離子濃度的分析發(fā)現(xiàn),細胞液中的成分與海水的成分很不相同.如圖中陰影部分代表該藻類植物細胞中的離子濃度.回答下列問題:
(1)K+和C1-在細胞內含量高,而Ca2+和Mg2+在細胞內含量較低.這一事實表明細胞對礦質元素離子的吸收具有選擇性.
(2)K+和C1-進入細胞的運輸方向是逆濃度梯度由海水向細胞中運輸,這種吸收方式需要的兩個基本條件是需要載體和需要消耗能量.
(3)細胞吸收K+和C1-的方式,對活細胞生命活動的意義是能保證細胞按照生命活動的需要主動地選擇吸收營養(yǎng)物質,這種吸收方式的實現(xiàn),必須依賴的生理活動是呼吸作用.
(4)該藻類植物細胞吸收的各種離子數(shù)量與海水中相應離子的數(shù)量不成正比例,這與其細胞膜上的運載各種離子的載體數(shù)量有關.
(5)在人工生態(tài)環(huán)境下培養(yǎng)實驗得知,該藻類植物對礦質元素離子的吸收活動,使周圍溶液的pH有降低的趨勢,對此現(xiàn)象的正確解釋是由于細胞對離子的選擇性吸收,其周圍環(huán)境溶液中的離子濃度發(fā)生改變而導致H+濃度增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湖北省襄陽市高一下第一次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有關酶的實驗設計思路,合理的是( )

A.利用過氧化氫和過氧化氫酶探究溫度對酶活性的影響

B.利用淀粉、蔗糖、淀粉酶和碘液驗證酶的專一性

C.利用過氧化氫、新鮮的豬肝研磨液和氯化鐵溶液研究酶的高效性

D.利用胃蛋白酶、蛋清和pH分別為3、7、11的緩沖液驗證pH對酶活性的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青海西寧第四高級中學高二下第一次月考生物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馬鈴薯是利用它的塊莖進行無性繁殖,種植多代以后,往往會因感染病毒而減產(chǎn),為此農(nóng)戶都希望得到無病毒的幼苗進行種植。獲得無病毒幼苗的最佳辦法是

A.選擇優(yōu)良品種進行雜交

B.進行遠緣植物體細胞雜

C.利用芽尖進行植物組織培養(yǎng)

D.人工誘導基因突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