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作是指在同一塊田地上不同年度間輪換種植不同的作物,如我國北方的大豆、玉米輪作.下列對這種輪作的解釋,不恰當?shù)囊豁検牵ā 。?/div>
A、能改變原有種間關系,減輕病蟲害
B、生態(tài)環(huán)境的變化,有利于抑制雜草的蔓延
C、能改良土壤,充分利用土壤中礦質元素
D、能延長光合作用時間,提高作物產量
考點:種間關系,無機鹽的主要存在形式和作用,影響光合作用速率的環(huán)境因素
專題:
分析:輪作是在同一塊田地上,有順序地在季節(jié)間或年間輪換種植不同的作物或復種組合的一種種植方式.合理的輪作有很高的生態(tài)效益和經濟效益,有利于均衡利用土壤養(yǎng)分和防治病、蟲、草害;能有效地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狀,調節(jié)土壤肥力.
解答: 解:A、作物的許多病害都通過土壤侵染,如將感病的寄主作物與非寄主作物實行輪作,便可消滅或減少這種病菌在土壤中的數(shù)量,減輕病害,A正確;
B、因不同作物栽培過程中所運用的不同農業(yè)措施,對田間雜草有不同的抑制和防除作用,所以生態(tài)環(huán)境的變化,有利于抑制雜草的蔓延,B正確;
C、谷類作物和多年生牧草有龐大根群,可疏松土壤、改善土壤結構;綠肥作物和油料作物,可直接增加土壤有機質來源.各種作物從土壤中吸收各種養(yǎng)分的數(shù)量和比例各不相同.因此作物輪換種植,可保證土壤養(yǎng)分的均衡利用,C正確;
D、輪作不能改變光照時間,套種才能延長光合作用時間,提高作物產量,D錯誤.
故選:D.
點評:本題考查輪作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學生的識記能力和判斷能力,運用所學知識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如圖為神經-肌肉連接示意圖.黑點(●)表示神經元細胞體,①~⑦表示神經纖維.按圖示該肌肉受到刺激不由自主地收縮,神經沖動在神經纖維上出現(xiàn)的順序和大腦感覺到肌肉受到刺激的其信號(神經沖動)在神經纖維上出現(xiàn)的順序分別為( 。
A、④⑤⑥和③②①
B、⑦⑥和③②①
C、①②③和④⑤⑦
D、⑦⑤④和③②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如圖表示某實驗及其結果,對此分析不正確的是(  )
A、圖示中兩種生物共有的細胞器只有核糖體
B、該實驗可證明葉綠體是光合作用的場所
C、圖示中的水綿和細菌都可進行有氧呼吸
D、圖示中的水綿和細菌之間為寄生關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誘變育種有很多突出優(yōu)點,也存在一些缺點,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①結實率低,發(fā)育遲緩  
②提高變異頻率,使后代變異性狀較快穩(wěn)定,因而加快育種進程 
③大幅度改良某些性狀  
④莖稈粗壯,果實種子大,營養(yǎng)物質含量高 
⑤有利個體不多,需要大量的材料.
A、①④B、②③⑤
C、①④⑤D、①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如圖所示為種群數(shù)量增長曲線,下列有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
A、改善空間和資源條件可以提高種群的K值
B、BC段種群增長率逐漸下降,是因為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C、在B到C的變化過程中,天敵捕食成功率將會增加
D、曲線Y和X比較,可看出自然狀態(tài)下種群的增長阻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人體的糖代謝中,不可能完成的是(  )
A、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B、合成肌糖元與肝糖元
C、轉化成脂肪和乳酸
D、轉化成乙醇和20種氨基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如圖表示三個通過突觸相連的神經元.若在箭頭處施加一強刺激,則a點不能測到膜內外電位變化,而b、c、d、e四個點都能測到膜內外電位有變化,該現(xiàn)象說明了( 。
A、興奮是以電信號的形式沿著神經纖維傳導的
B、興奮在神經元內的傳導是雙向的,而在神經元之間的傳遞是單向的
C、興奮在神經元之間通過神經遞質與特異性受體相結合的形式傳遞興奮
D、神經纖維某一部位受到刺激時,這個部位膜的電位由外正內負變?yōu)閮日庳?/spa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用特異性的酶處理某一生物細胞的最外層結構,發(fā)現(xiàn)降解的產物主要是葡萄糖.進一步分離該細胞的某種細胞器進行分析,發(fā)現(xiàn)其含有尿嘧啶.據(jù)此推測,這種細胞器不可能完成的生化反應是(反應都在相關酶的催化下進行)(  )
A、C6H12O6+6H2O+6O2→6CO2+12H2O+能量
B、丙氨酸+甘氨酸→丙甘二肽
C、C3H4O3(丙酮酸)+3H2O→3CO2+10[H]+能量
D、6CO2+12H2O→C6H12O6+6H2O+6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請回答有關光合作用的一組問題:
(1)1883年,德國科學家恩格爾曼利用一種綠藻(這種綠藻具有呈螺旋狀的葉綠體)研究光對光合作用的效應.他將該種綠藻放在一張載有細菌懸浮液的玻片上,這些細菌會移往氧濃度高的區(qū)域.他觀察細菌在不同光照下的分布情況,結果如圖甲所示:

①描述圖甲B情況下細菌的分布情況:
 

②恩格爾曼進行裝置圖甲C的實驗,其目的是:
 

③如果可使用水草、臺燈、顏色濾光片及實驗室常備的物品設計一個實驗裝置,定量檢測上題所得的結論是否正確,你將收集的數(shù)據(jù)是
 

(2)用某種綠色植物大小相似的葉片,分組進行實驗.首先稱量實驗前的葉片重量,再置于不同溫度下分別暗處理1小時,測其重量變化;立刻再光照l小時(光照強度相同),再測其重量變化,得到如下結果.
組別
溫度(0C) 27 28 29 30
暗處理后的平均重量變化(mg) -1 -2 -3 -4
光照后的平均重量變化(mg) +3 +3 +3 +2
①暗處理時,隨溫度升高,葉片重量
 
(增加/減少),其原因是
 

②光照后,光合作用產生氧氣量最多的是第
 
組葉片.28℃條件下每小時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機物為
 
mg.
(3)將一綠色植物放入一個三角瓶中,如圖乙所示.在瓶中安放一個測定CO2濃度的傳感器,將瓶口用橡皮塞塞上.傳感器的另一端與計算機連接,以監(jiān)測一段時間內瓶中CO2濃度的變化.如果用此裝置進行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測定,請回答:
①在適宜條件下,首先將該裝置置于
 
條件下,此時測得的數(shù)值表示
 

②再將該裝置置于
 
下,此時測得的數(shù)值表示
 

③如果圖丙為該植物在步驟①、②中測得的實驗數(shù)據(jù),根據(jù)圖中數(shù)據(jù),該植物在單位時間(min)內光合作用速率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