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回答下列有關生物進化和生物多樣性的問題

1. 52.下列關于生物進化的證據(jù)的說法,正確的是

A.脊椎動物中陸生種類在胚胎早期有腮裂,說明陸生脊椎動物是從水生的魚類進化而來的

B.同源器官和痕跡器官的存在,是胚胎學為生物進化提供的證據(jù)

C.通過細胞色素C的研究可以知道生物進化的歷程

D.在越晚近的地層里,成為化石的生物越簡單越低等

2朱鹮在春季繁殖。國際鳥類保護委員會在1960年就已將朱鹮列入國際保護鳥的名單,為了拯救野生朱鹮,我國各級政府和機構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使野生朱鹮的種群數(shù)量由 1981 年的 7 只發(fā)展到 2007 年的 800 余只。有關野生朱鹮的食物鏈如圖,下列有關分析不正確的是

A.環(huán)境污染是導致野生朱鹮大量減少的原因之一

B.就地保護是保護野生朱鹮最有效的方式,可使朱鹮種群數(shù)量無限增長

C.日照時間的長短能影響朱鹮的繁殖,朱鹮感受到的這種信息屬于物理信息

D.該食物網(wǎng)中,假設河水被DDT污染,則野生朱鹮體內(nèi)DDT濃度最高

3科學家認為雄鳥能否吸引雌鳥到它的領地筑巢,與雄鳥尾羽的長短有關。調查結果如下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長尾羽雄鳥更能吸引雌鳥到它的領地筑巢

B.突變和基因重組為鳥種群的進化提供原材料

C.若該鳥類沒有產(chǎn)生新的基因則不會發(fā)生進化

D.該種群中的長尾羽鳥(C類)與短尾羽鳥(A類)不存在生殖隔離

II.地球上的人有白色人種、黃色人種和黑色人種等不同的人種,但按生物分類學上劃分,地球上這些不同膚色的人種都屬于一個物種——智人種。不同的民族的人群在膚色上、生理特征上等有各種細微的差別,基因組成上有少量的差異。請分析回答:

4不同民族人群之間的通婚,將導致不同民族基因庫的差異性________。

5地球上不同膚色的人種同屬于一個物種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A

2B

3C

4減小

5地球上不同膚色的人種間不存在生殖隔離,他們能夠婚配并生育出可育的后代

【解析】

1、生物進化的胚胎學證據(jù):魚類、兩棲類、爬行類、鳥類、哺乳類,它們的胚胎在發(fā)育初期都很相似,都有鰓裂和尾,只是到了發(fā)育晚期,除魚以外,其他動物的鰓裂都消失了,這種現(xiàn)象說明高等脊椎動物是從某些古代的低等動物進化而來的。同源器官和痕跡器官不是胚胎學的證據(jù),而是比較解剖學的證據(jù)。

2、分子生物學證據(jù),通過比較各種生物的同一種蛋白質的氨基酸組成,可以看出生物計劃過程中分子結構變化的漸進特征,并以此判斷生物之間的親緣關系和進化順序。

3、化石是生物進化最直接,最有力的證據(jù)。在越早形成的地層里,成為化石的生物越簡單、越低等,在越晚形成的地層里,成為化石的生物就越復雜、越高等。

4、棲息地的破壞或喪失是影響生物生存的主要因素,在自然條件下,種群數(shù)量呈S型增長,生態(tài)系統(tǒng)的信息傳遞包括物理信息和化學信息,光照,溫度,顏色等都屬于物理信息,生物富集現(xiàn)象說明在食物鏈或食物網(wǎng)中,位于最高營養(yǎng)級的生物體內(nèi)含有的有毒物質是最多的。

5、現(xiàn)代生物進化理論:種群是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生物進化的實質是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突變和基因重組,自然選擇及隔離是物種形成過程的三個基本環(huán)節(jié),通過它們的綜合作用,種群產(chǎn)生分化,最終導致新物種形成.在這個過程中,突變和基因重組產(chǎn)生生物進化的原材料,自然選擇使種群的基因頻率定向改變并決定生物進化的方向,隔離是新物種形成的必要條件。

1A、魚類、兩棲類、爬行類、鳥類、哺乳類,它們的胚胎在發(fā)育初期都很相似,都有鰓裂和尾,只是到了發(fā)育晚期,除魚以外,其他動物的鰓裂都消失了,A正確;

B、同源器官和痕跡器官不是胚胎學的證據(jù),而是比較解剖學的證據(jù),B錯誤;

C、通過細胞色素C的研究可以知道生物之間的親緣關系,C錯誤;

D、在越早形成的地層里,成為化石的生物越簡單、越低等,在越晚形成的地層里,成為化石的生物就越復雜、越高等,D錯誤。

故選A。

2A、環(huán)境污染使棲息地被破壞,影響生物生存,A正確;

B、自然條件下,由于生存空間和食物資源限制,種群數(shù)量不會無限增長,B錯誤;

C、光照,溫度,顏色等都屬于物理信息,C正確;

D、識圖分析可知,朱鹮處于食物網(wǎng)中的最高營養(yǎng)級上,位于最高營養(yǎng)級的生物體內(nèi)含有的有毒物質是最多的,D正確。

故選B。

3A、由示意圖可以看出,長尾鳥對應的巢數(shù)是最多的,A正確;

B、現(xiàn)代生物進化理論認為,突變和基因重組產(chǎn)生生物進化的原材料,B正確;

C、生物進化的實質是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并不一定要產(chǎn)生新的基因,C錯誤;

D、長尾鳥與短尾鳥屬于同一物種,不存在隔離,D正確。

故選C。

4一個生物種群的全部等位基因的總和稱為基因庫,不同民族人群之間通婚,使不同民族基因庫之間進行基因交流,導致基因庫的差異減小。

5地球上不同膚色的人種間不存在生殖隔離,因為他們能夠婚配并生育出可育的后代,屬于同一個物種。

本題考查生物進化的知識點,要求學生掌握現(xiàn)代生物進化理論的內(nèi)容和觀點是該題考查的重點;識記生物進化的證據(jù)和實例,理解影響生物多樣性的原因和識記保護生物多樣性措施,把握生殖隔離的概念和生殖隔離與物種的關系以及基因庫概念,這是突破該題的關鍵。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某生物興趣小組的同學用河水、池泥、水藻、植食性小魚、廣口瓶、凡士林等材料制作了3個生態(tài)瓶(如圖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甲瓶中的小魚很快死亡是因為瓶內(nèi)分解者數(shù)量過少

B.乙瓶中的生物存活的時間相對較長

C.丙瓶中的分解者主要存在于河水及池泥中

D.若想維持生態(tài)平衡,丙瓶不應放在黑暗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表示真核細胞某些結構的組成成分,下列敘述錯誤的是(圖中字母是元素符號)

A.蘇丹Ⅲ可用來鑒定物質甲

B.乙的單體是氨基酸

C.丙的單體是脫氧核苷酸

D.丁可被龍膽紫染液染成紫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表示施用IAA(吲哚乙酸)對某種植物主根長度及側根的影響。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 促進側根數(shù)量增加的IAA溶液,會抑制主根的伸長

B. 施用IAA對誘導側根的作用表現(xiàn)為低濃度促進、高濃度抑制

C. 將未施用IAA的植株除去部分芽和幼葉,會導致側根數(shù)量增加

D. 與施用10-4mol.L-1IAA相比,未施用的植株主根長而側根數(shù)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表示人和動物營養(yǎng)物質的代謝,請據(jù)圖回答:

1上圖中糖類、脂類、蛋白質之間轉化的樞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物質),其共有的代謝終產(chǎn)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圖中B、C名稱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圖中血脂的來源除了①以外,還有_________________,其中①以______形式運輸。血脂含量過高可能引起高脂血癥,治療高脂血癥的方法首先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研究發(fā)現(xiàn),正在生長的植物細胞具有酸生長特性,即pH 4-5的溶液促進細胞伸長生長。為了研究這一現(xiàn)象的內(nèi)在原因,研究者用黃瓜幼苗快速生長的下胚軸切段進行實驗。實驗操作及結果如下圖。

請回答問題:

1)多細胞植物體的伸長生長是細胞數(shù)量和_________增加的結果。

2)如圖1所示,研究者通過冰凍融化去除下胚軸切段中的原生質體,僅剩細胞壁,經(jīng)這種處理后的下胚軸切段稱為Y。綜合圖12可知,對Y進行的實驗處理為:___________

3)圖2結果表明,Y的特性是___________;決定這種特性的物質最可能是_______(選填:纖維素/果膠/蛋白質)。

4)研究者發(fā)現(xiàn)生長素可通過誘導細胞膜外環(huán)境的pH值降低,促進細胞生長。已知植物細胞膜上有H泵、水通道、生長素受體、鉀通道、蔗糖運載體等。在上述實驗結果的基礎上,請選用已知信息,提出生長素促進細胞生長的一種可能機制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基因型為小鼠僅因為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染色體未正常分離,而產(chǎn)生一個不含性染色體的AA型配子。等位基因A、a位于2號染色體。下列關于染色體未分離時期的分析,正確的是

①2號染色體一定在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時未分離

②2號染色體可能在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時未分離

性染色體可能在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時未分離

性染色體一定在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時未分離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圖甲為某一神經(jīng)纖維示意圖,將一電流表的a、b兩極置于膜外,在x處給予適宜刺激,測得電位變化如圖乙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未受刺激時,電流表測得的為靜息電位

B. 興奮傳導過程中,a、b間膜內(nèi)電流的方向為b→a

C. 在圖乙中的t3時刻,興奮傳導至b電極處

D. t1t2,t3t4電位的變化分別是Na+內(nèi)流和K+外流造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科學家通過雜交瘤細胞培養(yǎng)生產(chǎn)單克隆抗體的過程如圖所示,字母代表物質或細胞。請回答:

1圖中將_____注入小鼠體內(nèi),而后從小鼠脾臟中獲得B淋巴細胞,其中至少1B淋巴細胞能產(chǎn)生抗該抗原的抗體。

2生產(chǎn)單克隆抗體一般不直接培養(yǎng)經(jīng)免疫過的B淋巴細胞,主要原因是_____.因此在單克隆抗體制備過程中之所以選用骨髓瘤細胞與之融合,從而使融合后的雜交瘤細胞具有_____的特性。

3圖中進行篩選的原因是容器中一般同時存在_____種細胞。

4單克隆抗體制備過程運用了_____的動物細胞工程技術手段。(至少答出兩項)

5得到較穩(wěn)定的雜交瘤細胞后,需進行培養(yǎng)才能獲得抗體。一般可采用體內(nèi)培養(yǎng)和體外培養(yǎng)兩種方式,動物細胞的體外培養(yǎng)對環(huán)境條件有比較高要求,如培養(yǎng)液需適宜的溫度、_____等。(至少答出兩項)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