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某自然生態(tài)系統(tǒng)(圖甲)包括一個天然湖區(qū)及向陸地延展的光灘區(qū)、近水緩沖區(qū)、濕地核心區(qū)等區(qū)域。請回答:
(1)調查光灘區(qū)土壤中某種小動物的種群數量,宜采用樣方法,操作時用__________取樣。該區(qū)域近水緩沖區(qū)和濕地核心區(qū)物種組成的不同體現了濕地群落具有_______________。
(2)某外來物種入侵湖區(qū)(t點)一段時間后,該外來物種(a)和某原有物種(b)的數量變化曲線如圖乙所示。該段時間內,外來物種的種群數量增長曲線呈_______型,原有物種與外來物種之間的種間關系為______關系。因為外來物種(a)的入侵導致湖區(qū)中原有的一些魚類被取代,這種情況屬于______演替。
(3)下表表示核心區(qū)某生態(tài)系統(tǒng)食物網的食物鏈A→B→C中,各種群一年內能量(單位:百萬千焦每平方米年)的同化、利用和傳遞等的統(tǒng)計數據。
種群 | 輸入的 總能量 | 用于生長、發(fā)育 和繁殖的能量 | 呼吸 消耗 | 傳遞給 分解者 | 傳遞給下 一營養(yǎng)級 | 未被利用 的能量 |
A | 65.5 | 3.0 | 15.0 | 41.5 | ||
B | 15.0 | 5 | 0.5 | 2.5 | ||
C | 2 | 0.6 | 1.4 | 微量(不計) | 無 |
由表可知,輸入到種群A的總能量為________百萬千焦每平方米年,種群B呼吸消耗的能量為________百萬千焦每平方米年,能量從種群B到種群C的傳遞效率約為____________(保留一位小數)。
【答案】取樣器 水平結構 S 競爭 次生 125 10 13.3%
【解析】
1.群落演替是指隨著時間的推移,一個群落被另一個群落代替的過程。主要類型包括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群落的空間結構包括垂直結構和水平結構。垂直結構的主要特點是明顯的分層現象,水平結構的主要特點是鑲嵌分布,即不同地段分布的生物種類不同或者同一地段分布的生物種群密度也有差異性。
2.種間關系(不同種生物之間的關系):
(1)互利共生(同生共死):如豆科植物與根瘤菌;人體中的有些細菌;地衣是真菌和藻類的共生體。
(2)捕食(此長彼消、此消彼長):如:兔以植物為食;狼以兔為食。
(3)競爭(你死我活):如:大小草履蟲;水稻與稗草等。
(4)寄生(寄生者不勞而獲):如噬菌體侵染細菌。
3.種群密度是種群最基本的數量特征。調查種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有樣方法和標志重捕法,其中樣方法常用于調查植物種群密度或者某些活動能力弱、活動范圍小的動物的種群密度。種群數量變化規(guī)律包括S型曲線和J型曲線,在有限的環(huán)境條件下,種群數量變化時建立的數學模型應該是S型曲線。
(1)用樣方法調查光灘區(qū)土壤中某種小動物的種群數量時,應該用取樣器取樣法進行調查。該區(qū)域近水緩沖區(qū)和濕地核心區(qū)物種組成的不同體現了濕地群落具有水平結構。
(2)分析乙圖可知,外來物質a侵入后由于非常適應當地環(huán)境,種群數量先較快增長后趨于穩(wěn)定,呈現S型數量變化曲線,原有物種b在受到外來物種a的影響下種群數量開始略有增加,而后隨著物種a種群數量的增加明顯下降,說明物種a與b之間存在競爭關系,且在a的影響下物種b有滅絕的趨勢。因為外來物種(a)的入侵導致湖區(qū)中原有的一些魚類被取代,這種情況屬于次生演替。
(3)由表可知,輸入到種群A的總能量為65.5+3.0+15.0+41.5=125百萬千焦每平方米年;種群B呼吸消耗的能量=B的同化量-呼吸消耗的能量=15-5=10百萬千焦每平方米年;種群B的同化量為15百萬千焦每平方米年,種群C的同化量為2百萬千焦每平方米年,因此能量從種群B到種群C的傳遞效率約為2/15×100%=13.3%。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細胞代謝是細胞生命活動的基礎,細胞中幾乎所有的化學反應都是由酶來催化的。下列對有關酶的實驗分析,正確的是( )
A.探究溫度對酶活性影響的實驗可選用H2O2酶
B.探究pH對酶活性影響的實驗中底物選擇淀粉
C.用淀粉、蔗糖和淀粉酶驗證酶的專一性時,用碘液檢驗
D.蛋白酶分解蛋白質的反應,不能用雙縮脲試劑檢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現有一長度為3000堿基對(bp)的線性DNA分子,用限制性核酸內切酶酶切后進行凝膠電泳,使降解產物分開。用酶H單獨酶切,結果如下圖l。用酶B單獨酶切,結果如下圖2。用酶H和酶B同時酶切,結果如下圖3。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 酶H有2個識別位點和切割位點
B. 酶B和酶H同時切割時,有3個識別位點和切割位點
C. 酶B和酶H同時切割時,能產生完全相同的酶切片段
D. 酶B和酶H有相同的識別和切割位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培育肉是利用動物體內分離的成肌細胞或全能干細胞,采用動物細胞培養(yǎng)技術培養(yǎng)出類似于動物肌肉的肉絲,同時添加了人體所需的元素如鐵、鈣等,使之營養(yǎng)更加豐富。下列相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
A.用胃蛋白酶處理肌肉組織,可以獲得分裂能力強的肌肉母細胞
B.生物反應器內應控制溫度適宜,并充入一定量的CO2保證細胞呼吸
C.培養(yǎng)液中的支架提供了更多的細胞附著面積,有利于細胞貼壁生長
D.“人造牛肉”的培養(yǎng)有利于工廠化生產,產品是真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內環(huán)境穩(wěn)態(tài)由“神經-體液-免疫”系統(tǒng)共同調節(jié)實現。結合下圖回答問題:
(1)甲中的感受器接受刺激后,接受刺激部位的膜內電位變化為____________。當我們取指血進行化驗時,針刺破手指的皮膚,但我們并未將手縮回這說明一個反射弧中的低級中樞要接受腦中相應__________的控制。
(2)若圖乙中分泌細胞是甲狀腺細胞,在應對寒冷的生理調節(jié)中,靶細胞幾乎是全身的____________,分泌細胞分泌的激素通過_______運輸到靶細胞,被靶細胞上的______識別發(fā)揮作用。與神經調節(jié)相比體液調節(jié)反應較_________________(迅速、緩慢)、作用范圍較__________(廣泛、局限)。
(3)圖丙所示過程為病毒未侵入人體細胞內所引起的____________免疫反應。圖中細胞②可以通過產生____________,來增強淋巴細胞的免疫功能。圖丙中具有識別功能的細胞有____________(填序號)。
(4)人體感染某種病毒后,體溫維持在39℃,此時人體產熱量____________散熱量(大于、小于、等于),人體還會出現呼吸速率加快等臨床癥狀,調節(jié)此呼吸過程的中樞位于____________部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利用基因工程培育抗蟲植物的示意圖。以下相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
A.①→②利用兩種不同限制酶處理,能避免含抗蟲基因的DNA片段自身環(huán)化
B.②→③可用氯化鈣處理農桿菌,有助于促進重組Ti質粒轉化到農桿菌細胞中
C.③→④用農桿菌侵染植物細胞,重組Ti質粒整合到植物細胞的染色體上
D.④→⑤用植物組織培養(yǎng)技術培養(yǎng),利用了植物細胞的全能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改造生物的性狀,在許多領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下圖是利用奶牛乳汁生產人類血清白蛋白的圖解,請據圖分析回答:
⑴圖中①一般經________處理可以得到③,在①→③的培養(yǎng)過程中,需向培養(yǎng)液中通入一定量的CO2,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在胚胎發(fā)育過程中,囊胚時期的_________將發(fā)育成幼體的各種組織。
⑶在基因工程中,②表示_________________;②可用“DNA探針”進行篩選或檢測,這里的“DNA探針”是指_______________;如果②的數量太少,常用_________技術來擴增。
⑷圖中應用到的胚胎工程領域的生物技術有_________________和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為了培育高效利用木糖發(fā)酵產乳酸的菌株,科研人員將能利用木糖產乳酸的菌種搭載于中國“實踐八號”育種衛(wèi)星,衛(wèi)星返回后進行篩選,其主要流程如下圖,其中乳酸能溶解培養(yǎng)基中的碳酸鈣形成透明圈。請回答:
(1)與步驟②相比,步驟③的培養(yǎng)基成分還含有_______、______。兩培養(yǎng)基均以木糖作為唯一碳源的目的是________。
(2)步驟③中,應在________附近倒平板,不采用涂布接種的原因是_________。平板在適宜條件下培養(yǎng)一段時間后,篩選有透明圈的菌落作為候選菌。
(3)科研人員從候選菌中初步篩選出產乳酸能力較強的四種菌株,再通過連續(xù)轉接和液體發(fā)酵進行遺傳穩(wěn)定性檢測,得到下表所示結果(單位:g·L-1),最終確定衛(wèi)10為最優(yōu)菌株,依據是________。
傳代次數 | 菌株 | |||
衛(wèi)10 | 衛(wèi)32 | 衛(wèi)56 | 衛(wèi)69 | |
2 | 70.78 | 71.23 | 70.52 | 69.24 |
5 | 70.23 | 69.52 | 67.46 | 65.65 |
8 | 69.58 | 62.16 | 60.52 | 61.53 |
11 | 70.75 | 55.69 | 52.42 | 55.72 |
14 | 69.42 | 42.28 | 40.22 | 44.38 |
(4)若要進一步探究衛(wèi)10發(fā)酵的最適木糖濃度,試寫出實驗思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據圖判斷,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A.甲為二磷酸腺苷
B.丙物質含有的元素為C、H、O、N
C.乙物質為RNA的基本組成單位之一
D.酶1、酶2和酶3催化的反應均伴有大量的能量釋放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