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在“細胞學說”最初創(chuàng)立時,關于其主要內容,最準確的一項是( )
A.一切生物都由細胞發(fā)育而來,并由細胞及其產物構成
B.新細胞都是由老細胞分裂來的
C.細胞是一個相對獨立的有機體,具有自己的生命
D.1665年,英國科學家羅伯特·虎克發(fā)現(xiàn)了細胞,并創(chuàng)立了細胞學說
【答案】C
【解析】
細胞學說是由施萊登和施旺建立的,揭示了細胞和生物的統(tǒng)一性。后來德國科學家魏爾肖對細胞學說進行補充,提出“所有的細胞都來源于先前存在的細胞”。 細胞學說的主要內容:
(1)細胞是一個有機體,一切動植物都是由細胞發(fā)育而來,并由細胞和細胞產物所構成。
(2)細胞是一個相對獨立的單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對與其他細胞共同組成的整體的生命起作用。 揭示了細胞的統(tǒng)一性和生物體結構的統(tǒng)一性。
(3)新細胞可以從老細胞中產生。
A.細胞是一個有機體,一切動植物都是由細胞發(fā)育而來,A錯誤;
B.新細胞可以從老細胞中產生,是后來對細胞學說的補充,B錯誤;
C.細胞是一個相對獨立的單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對與其他細胞共同組成的整體的生命起作用,C正確;
D.細胞學說是由施萊登和施旺建立的,D錯誤。
故選:C。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有關高中生物學實驗的描述正確的是
①在蔗糖溶液中加入斐林試劑,水浴加熱出現(xiàn)磚紅色沉淀
②脂肪鑒定中50%的酒精是為了溶解組織中的油脂,蘇丹Ⅲ能將脂肪染成橘紅色
③鑒定還原糖時,要先加入斐林試劑甲液1ml,搖勻后再加入乙液3-4滴,然后水浴加熱
④用鹽酸處理人的口腔上皮細胞有利于健那綠對線粒體的染色
⑤制備細胞膜的實驗中,置于蒸餾水中的哺乳動物成熟紅細胞滲透壓逐漸變大直至漲破
⑥在高倍物鏡下觀察細胞,調焦時只能使用細準焦螺旋
⑦利用洋蔥鱗片葉外表皮細胞進行質壁分離實驗,全過程可在低倍鏡下觀察
⑧探究細胞大小與物質運輸?shù)年P系的實驗中,NaOH擴散深度表示物質運輸效率
A.2項B.3項C.4項D.5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原創(chuàng))有關制備細胞膜的實驗,敘述正確的是
A.可以選用雞的紅細胞來制備細胞膜
B.新鮮的紅細胞應該先用蒸餾水稀釋
C.如果該實驗在試管中進行,要獲得純凈的細胞膜還需要離心、過濾
D.觀察紅細胞吸水漲破前應揭開蓋玻片,滴一滴蒸餾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2019年全國多個城市出臺了本市的《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辦法》。我們每天產生的塑料垃圾是驚人的,怎樣處理塑料垃圾是迫在眉睫的問題?茖W家發(fā)現(xiàn)了一種能分解聚乙烯(塑料的成分)的微生物——聚乙烯分解菌,它能分泌聚乙烯降解酶降解塑料,從中獲取能量。
(1)在篩選聚乙烯分解菌過程中,應選擇含___________豐富的垃圾場土壤取樣,制作培養(yǎng)基時,應將__________________作為培養(yǎng)基中的唯一碳源,并使用______________滅菌法對培養(yǎng)基進行滅菌。
(2)在制備培養(yǎng)基時,按照培養(yǎng)基配方準確稱量各組分,將其溶解、定容后,需先調節(jié)培養(yǎng)基的pH,再滅菌倒平板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倒平板時的溫度一般是50°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乙兩位同學用稀釋涂布平板法測定所選土壤樣品中聚乙烯分解菌的數(shù)量,在同一稀釋倍數(shù)下得到以下結果:
甲同學涂布了3個平板,統(tǒng)計的菌落數(shù)分別是110、140和149,取平均值133。
乙同學涂布了3個平板,統(tǒng)計的菌落數(shù)分別是27、169和176,取平均值124。
這兩位同學的結果中,_______________的結果可信度低,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為測定聚乙烯降解酶降解塑料的能力,需要先將該分離出來,常用凝膠色譜法,凝膠色譜法分離聚乙烯降解酶的基本過程:樣品加入后進行洗脫,而后收集聚乙烯降解酶。最后收集到的蛋白質樣品與剛洗脫時收集到的蛋白質相比,分子質量較_______________(填大或。,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探究溫度對果膠酶活性影響的實驗中,得到如下實驗結果。據(jù)此分析不正確的是
溫度(℃) | 30 | 35 | 40 | 45 | 50 | 55 | 60 | 65 | 70 | 75 | 80 |
果汁量(mL) | 3.5 | 4.6 | 8.6 | 10.9 | 12.3 | 11.7 | 10.1 | 5.4 | 3.9 | 4.8 | 5.6 |
A. 實驗過程中應先將蘋果泥和果膠酶分別調節(jié)到對應溫度后再混合
B. 為了實驗結果的科學性,各組混合處理時間和過濾果汁時間均應相同
C. 該實驗自變量為溫度,因變量為果汁量,pH、處理過濾時間等為無關變量
D. 應在50~55 ℃之間設置更細溫度梯度進行實驗探究果膠酶的最適溫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請回答下列關于“觀察 DNA 和 RNA 在細胞中的分布”的實驗操作中的一些問題。
(1)本實驗用_____顯示RNA 和 DNA 在細胞中的分布。
(2)本實驗觀察到的細胞生活狀態(tài)是(死細胞還是活細胞)?_____。
(3)水解時加入 8%鹽酸的目的是_____。
(4)根據(jù)人口腔上皮細胞中 DNA 和RNA 的分布狀況,某同學得出的結論是“真核細胞的 DNA 分布在細胞核中,RNA 分布在細胞質中”,你認為有何不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將紫花、長花粉粒(EEBB)與紅花、圓花粉粒(eebb)的香豌豆雜交得到 F1。F1 自交所得F2 的表現(xiàn)型及比例為:紫長(4831)、紫圓(390)、紅長(393)、紅圓(4783)。下列對 F1 產生配子過程的分析,錯誤的是( )
A.E 與 e 可以隨同源染色體的分開而分離
B.e 與b 可隨同一條染色體傳遞到配子中
C.E 與b 因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而重組
D.e 與 B 因同源染色體間交叉互換而重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在制作泡菜并檢測亞硝酸鹽含量的實驗中,說法錯誤的是( )
A. 泡菜中的亞硝酸鹽,隨著炮制時間的增加,亞硝酸鹽含量先升高后降低
B. 該實驗中利用的乳酸菌是一種兼性厭氧菌
C. 制作過程中溫度過高,食鹽用量過低都易造成細菌大量繁殖
D. 膳食中的亞硝酸鹽一般不會危害人體健康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