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生物 > 題目詳情
下列關于基因突變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
A、基因突變是指DNA分子中堿基對的增添、缺失或替換
B、基因突變是隨機發(fā)生的、不定向的
C、基因突變的突變率很低,并且都有害
D、基因突變在生物界中是普遍存在的
考點:基因突變的特征
專題:
分析:基因突變是基因結構的改變,包括堿基對的增添、缺失或替換.基因突變發(fā)生的時間主要是細胞分裂的間期.基因突變的特征:基因突變在自然界是普遍存在的;變異是隨機發(fā)生的、不定向的;基因突變的頻率是很低的;多數是有害的,但不是絕對的,有利還是有害取決于生物變異的性狀是否適應環(huán)境.
解答: 解:A、基因突變是指DNA分子中堿基對的增添、缺失或替換,屬于分子水平,A正確;
B、基因突變是隨機發(fā)生的、不定向的,B正確;
C、基因突變的突變率很低,具有低頻性;突變一般是有害的,但不是絕對的,因而具有多害少利性,C錯誤;
D、基因突變在生物界中是普遍存在的,病毒、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都能發(fā)生基因突變,D正確.
故選:C.
點評:本題考查基因突變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學生的識記能力和判斷能力,運用所學知識綜合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假設某動物僅有兩對同源染色體(分別用Aa和Bb表示),它的某個卵細胞內含有Ab染色體的可能性(概率)是(  )
A、0
B、
1
8
C、
1
4
D、
1
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發(fā)菜屬于藍藻,它與酵母菌細胞結構相比,最重要的區(qū)別是(  )
A、是否可以進行光合作用
B、有無核膜
C、有無ATP
D、能否進行出芽生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DNA的組成元素為(  )
A、C、H、O
B、C、H、O、N
C、C、H、O、N、P
D、C、H、O、N、P、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神舟五號”搭載了一些生物,利用太空特殊的環(huán)境進行科學試驗,下列有關這項試驗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植物幼苗進入太空會失去應激性
B、太空培育的新品種對人類都是有益的
C、太空育種不會產生新的基因
D、太空育種依據的原理是基因突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下列有關ATP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無氧條件下,植物葉肉細胞進行光合作用是細胞ATP的唯一來源
B、有氧狀態(tài)下谷氨酸棒狀桿菌在線粒體合成ATP
C、ATP分子由1個腺苷和3個磷酸基團組成
D、有氧條件下,植物根毛細胞的線粒體、葉綠體和細胞質基質都能產生ATP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在上海世博會上,荷蘭館展出該國的國花郁金香,鮮艷奪目,它是用名貴的郁金香品種的莖尖細胞人工培育而成的.這一培育技術反映了( 。
A、細胞具有增殖的功能
B、細胞具有分化的功能
C、分化的細胞具有全能性
D、生物體具有頑強的生命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一對正常夫婦,男性的父母正常但妹妹患白化病,女性的母親患白化病.這對夫婦生下一個白化病男孩的概率為( 。
A、
1
16
B、
1
8
C、
1
12
D、
1
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顏色的變化常被作為生物實驗過程中結果觀察的一項重要指標.下面是一些學生在生物實驗中碰到有關顏色變化的問題,請分析回答:
(1)在做蛋白質鑒定實驗時,在2mL蛋白稀釋液中加入2mL雙縮脲試劑A后,又加入2mL雙縮脲試劑B,振蕩均勻,溶液顏色呈藍色,最可能原因是
 

(2)在葉綠體色素的提取和分離實驗中,取材合適且提取色素的過程很規(guī)范,但得到的濾紙條上的色素帶顏色均非常淡,可能的原因有:①濾紙條濕度大,沒有預先干燥處理;②
 

(3)在含有DNA的氯化鈉(濃度為0.015mol/L)溶液中加入二苯胺試劑后,一段時間后溶液并沒有呈藍色,最可能的原因是
 

(4)用棕色的廣口瓶按課本要求規(guī)范地制作小生態(tài)瓶,摸擬池塘生態(tài)系統(tǒng),各成分比例適合,取村良好,制好后放在臥室的裝飾柜里,一星期后發(fā)現水質和藻類顏色異常,為了維持小生態(tài)瓶的穩(wěn)定性,至少應作下列改進:
 
;②
 

(5)在觀察二氧化硫對植物的影響實驗中,將兩組完全相同的實驗組裝置(包括亞硫酸鈉與稀硫酸的量相同),一組放在遮蔭處,一組放在向陽處,結果后者植株首先出現褪綠現象,這說明
 

(6)在觀察植物細胞有絲分裂的實驗中,觀察經解離、染色后制成的洋蔥根尖臨時裝片,在其分生區(qū)細胞中看不到被明顯染成深色的染色體,其原因最可能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