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生物 > 題目詳情
16.如圖示機體在受到外界寒冷刺激后發(fā)生的某些調節(jié)和代謝過程圖解.圖中甲、乙、丙是具有內分泌功能的三種器官,X、Y為分泌的相應物質.請據圖回答:

(1)受到寒冷刺激,皮膚冷覺感受器對鈉離子的通透性增強,膜電位將變?yōu)橥庳搩日疀_動沿神經傳到體溫調節(jié)中樞[甲]下丘腦 (填器官名稱).
(2)器官甲分泌X促進乙釋放Y,進一步促進內分泌甲狀腺激素.物質X是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
(3)圖中甲狀腺激素與核受體形成的復合體促進了DNA的轉錄過程,使功能蛋白質的合成加快.圖中的“生物效應”主要是指加速物質氧化分解,增加產熱.
(4)人群中有一種Graves病(彌漫性毒性甲狀腺腫)患者,其體內產生某種抗體,可與促甲狀腺激素(TSH)受體結合,導致甲狀腺機能亢進,故TSH受體成為引起Grave病的抗原,說明該病屬于自身免疫病.

分析 據圖分析,甲表示下丘腦,乙表示垂體,丙表示甲狀腺,X表示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Y表示促甲狀腺激素.

解答 解:(1)受到寒冷刺激,皮膚冷覺感受器對鈉離子的通透性增強,膜電位將變?yōu)橥庳搩日甗甲]下丘腦是體溫調節(jié)中樞.
(2)器官甲下丘腦分泌X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促進乙垂體釋放Y促甲狀腺激素,進一步促進甲狀腺分泌甲狀腺激素.
(3)圖中甲狀腺激素與核受體形成的復合體促進了DNA的轉錄過程,使功能蛋白質的合成加快.甲狀腺激素能促進代謝增加產熱,故圖中的“生物效應”主要是指加速物質氧化分解,增加產熱.
(4)自身的抗體攻擊自身的組成細胞稱為自身免疫�。巳褐杏幸环NGraves病(彌漫性毒性甲狀腺腫)患者,其體內產生某種抗體,可與促甲狀腺激素(TSH)受體結合,導致甲狀腺機能亢進,故TSH受體成為引起Grave病的抗原,說明該病屬于自身免疫�。�
故答案為:
(1)外負內正       下丘腦
(2)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
(3)DNA的轉錄      加速物質氧化分解,增加產熱
(4)抗原          自身

點評 本題考查甲狀腺分級調節(jié)、神經調節(jié)、免疫調節(jié)等相關知識,意在考查考生的識圖能力和理解所學知識要點,把握知識間內在聯系的能力;能運用所學知識,對生物學問題作出準確的判斷,屬于中檔題.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在進行“綠葉中色素的提取和分離”實驗中,為了提取色素加入的物質是(  )
A.酒精B.鹽酸C.碳酸鈣D.二氧化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9.請回答下列有關生物技術方面的問題.
(1)果酒是人們喜愛的健康飲品.果酒是酵母菌在無氧條件下進行酒精發(fā)酵而產生的,其反應式為;酒精的產生與否可用酸性(飽和)重鉻酸鉀溶液來進行檢測.
(2)牛肉膏蛋白胨培養(yǎng)基是微生物培養(yǎng)中常用的培養(yǎng)基,其中的蛋白胨為微生物的生長提供了碳源、氮源、維生素(特殊營養(yǎng)物質)等營養(yǎng)物質,制備的培養(yǎng)基一般用高壓蒸汽滅菌方法進行滅菌.人類飲用水的安全與人體健康關系密切,欲將所取的金沙江水樣品進行大腸桿菌的分離與計數,可用稀釋涂布平板法來完成.
(3)生物興趣小組利用植物組培技術,用離體的菊花幼莖經脫分化(去分化)和再分化過程,培育出了大量的菊花幼苗.其中,在對外植體進行消毒時,先用70%的酒精進行處理,再用0.1%的氯化汞溶液進行消毒,這樣既考慮了藥劑的消毒效果,又考慮了植物的耐受能力.
(4)胡蘿卜素是重要的藥物和食品添加劑,在胡蘿卜素的萃取中,所用的有機萃取溶劑應該具有較高的沸點,以便胡蘿卜素能充分溶解其中.對萃取的胡蘿卜素樣品和標準樣品進行點樣層析時,如果出現對應層析帶現象,則說明胡蘿卜素提取成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河南省周口市高一上第二次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健康人的4種液體樣本中,能與雙縮脲試劑發(fā)生紫色顏色反應的是( )

①尿液 ②小腸液 ③汗液 ④唾液.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菠菜可用于多個實驗.下列相關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A.在色素的提取實驗中,應選取新鮮菠菜綠葉,研磨時加入碳酸鈣可防止色素破壞
B.新鮮的菠菜綠葉不適合用來觀察線粒體,是因為菠菜本身的葉綠體呈綠色妨礙觀察
C.菠菜根尖成熟區(qū)細胞可做低溫誘導染色體加倍實驗
D.用甲基綠和吡羅紅對菠菜白色的側根細胞染色,可以顯示DNA和RNA在細胞中的分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某林區(qū)在30年前發(fā)生過火災,焚毀所有林木.火災后該地區(qū)曾引入一種外地植物,引入物種的種群基因型頻率變化如下表.現有一位生態(tài)學者對該地區(qū)進行調查.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基因型引入前,原地引入后5年,本地引入后8年,本地
AA50%54%58%
aa20%24%28%
A.該林區(qū)30年間發(fā)生了次生演替
B.外地植物在引入前后發(fā)生了進化
C.研究該地區(qū)的范圍和邊界、種群間的關系,屬于群落水平上的研究
D.采用標志重捕法調查野兔種群密度時個別標志物脫落會導致調查結果比實際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8.興奮往中樞神經系統(tǒng)的傳導過程中,有時存在一個突觸引起的興奮被后一個突觸抑制的現象,如圖是突觸2抑制突觸l興奮傳導的過程示意圖.請據圖回答:

(1)圖中體現的具體內環(huán)境是組織液.左坐標圖a段表示靜息電位,由a點到b點時膜外電位變化是正電位→負電位.
(2)突觸2甘氨酸(Gly)在中樞神經系統(tǒng)中可作為神經遞質,它的受體是膜上某些離子的通道.當興奮抵達時,貯存在突觸小泡內的Gly釋放出來,并與分布在突觸后膜上的Gly受體結合,導致通道乙開啟,使陰離子內流,A處的興奮不能(能或不能)傳至B處.
(3)當興奮傳到突觸小體時,突觸前膜發(fā)生的信號轉換是電信號→化學信號.釋放到突觸間隙的Gly可通過主動運輸回到本細胞再被利用,圖中結構①表示與Gly吸收有關的膜上的載體蛋白.上述過程體現了細胞膜具有的功能是控制物質進出細胞和進行細胞間的信息交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5.塔胞藻(單細胞微型藻類)是水產動物的優(yōu)質餌料.為探究Cu2+對塔胞藻細胞密度的影響,研究人員設置了Cu2+濃度依次為0μmol/L、20μmol/L、40μmol/L、80μmol/L、160μmol/L、320μmol/L的培養(yǎng)液,每個濃度3個平行組.將塔胞藻分別接種在上述培養(yǎng)液中進行處理.分別于處理后的24h、48h、72h及96h進行取樣,測定塔胞藻細胞密度.實驗結果如圖甲所示.

(1)在培養(yǎng)操作過程中,為防止雜菌污染,需對培養(yǎng)液進行滅菌處理.每次取樣測定塔胞藻細胞密度時,均需做3次重復實驗,探究過程共需測定的樣品數為216.
(2)研究人員用血細胞計數板(規(guī)格為1mm×1mm×0.1mm)對未經稀釋培養(yǎng)液中的塔胞藻進行計數,計數室內細胞分布見圖乙,則培養(yǎng)液中塔胞藻細胞的密度是5.0×105.mL.下列操作會使計數結果偏大的是ABD.
A.稀釋塔胞藻培養(yǎng)液時,未達到預設的稀釋倍數
B.對于壓在小方格上、下、左、右四條界線上的塔胞藻,均進行計數
C.塔胞藻在計數室中均勻分布,但每一個小方格內的塔胞藻過多
D.誤把死細胞當作活細胞
E.從三角燒瓶中吸出培養(yǎng)液進行計數之前,未將三角燒瓶輕輕振蕩幾次即從培養(yǎng)液的上方取樣
(3)實驗結論:Cu2+對塔胞藻種群數量增長具有抑制作用;在一定范圍內,Cu2+濃度越大,其抑制作用越強.得到上述結論的依據是:
①在相同時間內,含Cu2+培養(yǎng)液中的塔胞藻密度比不含Cu2+培養(yǎng)液的��;
②在一定濃度范圍內,培養(yǎng)液中的Cu2+濃度越大,塔胞藻密度越小
(4)研究人員推測,水體受Cu2+污染和缺Mg2+都可能會抑制塔胞藻的光合作用.為探究Cu2+污染和缺Mg2+對塔胞藻光合作用的影響及其相互關系,可設置以下對照實驗:對照組用完全培養(yǎng)液在適宜條件下培養(yǎng)塔胞藻;實驗組的培養(yǎng)液依次為添加Cu2+的完全培養(yǎng)液、缺Mg2+培養(yǎng)液、添加Cu2+的缺Mg2+培養(yǎng)液.你認為,在短時間內,光合作用生理狀況與細胞密度兩個指標中,光合作用生理狀況往往能更快地反映塔胞藻受Cu2+毒害的程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科研人員研究棉花細胞核中一個DNA分子中a、b、c三個連續(xù)基因,其分布狀況如下圖所示,圖中I、Ⅱ為基因間的序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I中插入一個抗蟲基因以提高植物的抗蟲性,這種變異屬于染色體結構變異
B.圖中堿基對替換發(fā)生在a區(qū)段屬于基因突變,發(fā)生Ⅰ區(qū)段不屬于基因突變
C.a、b、c所攜帶的遺傳信息不可能同時得到執(zhí)行
D.基因b和基因c的啟動子分別在圖中的I、Ⅱ所在的區(qū)段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