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列關于細胞學說及其建立過程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離不開技術的支持
B.需要理性思維和實驗的結合
C.論證了動植物的統(tǒng)一性
D.標志著生物學的研究進入分子水平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某二倍體動物體內的細胞在細胞分裂過程中每條染色體上DNA分子含量的變化曲線,下列相關敘述中錯誤的是
A. ab時期可能發(fā)生堿基互補配對
B. be時期可能發(fā)生姐妹染色單體的形成
C. cd時期可能發(fā)生同源染色體的分離
D. ef時期可能存在四分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有關細胞學說的說法,正確的是
A.揭示了細胞的統(tǒng)一性和多樣性
B.施萊登和施旺提出“細胞通過分裂產生新細胞”
C.細胞是一個相對獨立的單位,是具有生命的有機體
D.細胞是一切生物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許多物質對酶的活性會產生影響,其中能提高酶活性的物質為激活劑,能降低酶活性的物質為抑制劑。某研究小組研究了甲、乙、丙三種物質對淀粉酶活性的影響,結果如圖所示。則下列相關說法錯誤的是
A. 該實驗的自變量和因變量分別為物質的種類、酶的活性
B. 物質甲為酶的激活劑,物質乙和丙為酶的抑制劑
C. 甲、乙、丙可能是通過改變酶的空間結構而影響酶的活性
D. 圖中的實驗結果可能是在不同的溫度和pH條件下測定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地理隔離和生殖隔離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 生殖隔離不一定是地理隔離的必然結果
B. 地理隔離的兩個種群,如果人為地放在一起,一定不能相互交配產生可育后代
C. 生殖隔離產生的關鍵原因是種群基因庫的差異
D. 不同的物種之間一定具有生殖隔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為探究低溫對植物光合作用的影響,某研究小組將15℃生長的某品種植物置于10℃下低溫處理,其他培養(yǎng)條件相同。一周后,測得葉肉細胞葉綠體內載體蛋白X(位于類囊體上,運載H+從高濃度到低濃度一側并同時催化ATP的合成)含量下降,固定CO2的酶Y含量下降;測得植物低溫處理前后光合作用強度變化如圖所示。請回答:
(1)H+通過類囊體膜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酶Y位于葉綠體____________中。
(2)由圖可知在低溫下利用_______________(填“弱光”或“強光”)的能力更強。
(3)綜合題中信息及所學知識,植物最大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可能是低溫處理降低了________________,從而影響了光合作用的_________________階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在適宜溫度條件下,A和B兩種綠色植物吸收CO2的速率與光照強度之間的關系如圖所示。假設改變光照強度對植物呼吸作用無影響,請回答下列問題:
(1)在植物A和植物B中,適合在強光照條件下生長的是植物______。
(2)當光照強度為0時,植物A產生ATP 的部位是______。
(3)當光照強度由0至a時,限制植物B光合速率的主要環(huán)境因素是______。當光照強度為c時,限制植物A光合速率的環(huán)境因素最可能是______。
(4)植物A在黑暗環(huán)境下處理1h后再在光照強度為c的條件下照射1h,則植物A在實驗期間CO2吸收量為______mmol/m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中曲線Ⅰ、Ⅱ、Ⅲ分別表示某野生動物種群數量超過環(huán)境容納量后,其未來種群數量變化三種可能的情況。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 圖中曲線Ⅰ說明該種群對其棲息地的破壞程度較輕
B. 當曲線Ⅲ趨近零時,對該動物種群采取的適宜保護措施是易地保護
C. 圖中陰影部分可能引起該種群的基因頻率發(fā)生改變,進而導致物種進化
D. 環(huán)境容納量與空間、食物、天敵有關,與同一營養(yǎng)級的其他生物無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同一細胞不同分裂時期的圖像,據圖分析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 若按分裂的先后順序排列,應為①→④→③→②
B. 圖中①中心體發(fā)出的星射線形成了紡錘體,此時共有6條染色體
C. 圖中③著絲點分裂后,染色體數目加倍,染色單體數目也加倍
D. 圖中④著絲點整齊地排列在細胞板上,此時是觀察染色體的最佳時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