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如圖為“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細菌的分離和計數(shù)”實驗中樣品稀釋示意圖.據(jù)圖分析正確的是(  )
A.4號試管中稀釋液進行平板培養(yǎng)得到的菌落平均數(shù)一定恰為5號的10倍
B.5號試管的結果表明每克該土壤中的菌株數(shù)目為1.7×108
C.在用移液管吸取菌液進行梯度稀釋時,可用手指輕壓移液管上的橡皮頭,吹吸三次,使菌液與水充分混勻
D.某一稀釋度下至少涂3個平板,該實驗方法統(tǒng)計得到的結果往往會比實際活菌數(shù)目高

分析 從土壤中分離尿素分解菌的一般步驟是:土壤取樣、選擇培養(yǎng)、梯度稀釋、涂布培養(yǎng)和篩選菌株.圖中5支試管為梯度稀釋,最后經稀釋涂布平板法接種培養(yǎng)后進行計數(shù).

解答 解:A、4號中稀釋液進行平板培養(yǎng),稀釋倍數(shù)比5號的低10倍,如果稀釋倍數(shù)適當,得到的菌落平均數(shù)可能是5號的10倍,A錯誤;
B、5號試管進行稀釋涂布平板法計數(shù)的結果表明每克土壤中的菌株數(shù)為(168+175+167)÷3×105×10÷10≈1.7×107個,B錯誤;
C、用移液管稀釋菌液時,吹吸三次的目的是使菌液與水充分混勻,C正確;
D、稀釋涂布平板得到的菌落可能存在兩個或多個細菌細胞長成一個菌落,使該實驗方法統(tǒng)計得到的結果往往會比實際活菌數(shù)目要低,D錯誤.
故選:C.

點評 本題主要考查尿素分解菌的篩選與分離過程的稀釋與計數(shù),意在強化學生對相關知識點的理解與運用.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如果萃取胡蘿卜素樣品層析后,層析帶的顏色比標準樣品淺,則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
A.萃取的時間不夠B.選擇的萃取劑不恰當
C.提取物中含有雜質D.濃縮過程操作不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9.傳統(tǒng)生物技術與我們現(xiàn)代的生活依舊很貼近,下面是三則實例,請分析回答:
(1)許多植物芳香油的提取在原理和程序上是相同的,結合玫瑰精油的提取,設計提取茉莉油的實驗流程(如圖):
茉莉花+水→蒸餾器→A→B→油水混合物→C→直接精油→加D→過濾→茉莉油
其中A表示水蒸氣蒸餾過程,B表示冷凝過程,C表示分離油層,通過C提取出的直接精油,可能還混有一定的水分,所以要向提取液加入D無水硫酸鈉吸水,放置過夜,再過濾除去固體物質,即可得到茉莉油.
(2)人類釀酒的歷史有5000年了,直到19世紀,法國的巴斯德才發(fā)現(xiàn)葡萄汁變酒是酵母菌的發(fā)酵作用.在葡萄汁裝入消毒發(fā)酵瓶時,要留有大約$\frac{1}{3}$的空間,為什么?在有氧條件下,酵母菌進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所使用的發(fā)酵液能使酵母菌生長繁殖而絕大多數(shù)其他微生物無法適應,這種發(fā)酵液應具有缺氧、呈酸性的特點.
(3)千百年來,腐乳一直受到人們的喜愛,腐乳生產工藝如下.
豆腐塊 $\stackrel{a}{→}$  長滿菌絲的豆腐→加鹽腌制→加鹵湯裝瓶→密封腌制
現(xiàn)代科學研究證明,a過程有多種微生物參與,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
經過發(fā)酵后的腐乳味道鮮美,易于消化吸收,原因是:毛霉將豆腐中的蛋白質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脂肪水解為甘油和脂肪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在胡蘿卜素的鑒定過程中,需要在濾紙條下端距底邊( 。ヽm處做基線.
A.1B.2C.3D.1.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下列培養(yǎng)基成分中能用于分離分解尿素的細菌的是( 。
A.KH2PO4、Na2HPO4、MgSO4•7H2O、牛肉膏、尿素、瓊脂、水
B.KH2PO4、Na2HPO4、MgSO4•7H2O、葡萄糖、瓊脂、水
C.KH2PO4、Na2HPO4、MgSO4•7H2O、尿素、瓊脂、水
D.KH2PO4、Na2HPO4、MgSO4•7H2O、葡萄糖、尿素、瓊脂、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下列有關培養(yǎng)基和菌種鑒定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植物組織培養(yǎng)常用的是固體培養(yǎng)基
B.可利用固體培養(yǎng)基上菌落的特征來判斷和鑒別細菌的類型
C.在無氮培養(yǎng)基中加入酚紅指示劑鑒定尿素分解菌
D.利用剛果紅培養(yǎng)基上是否形成透明圈來篩選纖維素分解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在以尿素為唯一氮源的培養(yǎng)基中加入酚紅指示劑,培養(yǎng)細菌后,指示劑的顏色是( 。
A.藍色B.紅色C.黑色D.棕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7.回答下列關于基因工程和胚胎工程方面的問題.
(1)科學家在1992年克隆出了GFP基因,隨后馬丁•沙爾菲成功地讓GFP基因在大腸桿菌和線蟲中表達成功.之后,會發(fā)光的鼠、豬、兔、蝌蚪、魚也相繼問世.圖2是轉基因綠色熒光鼠的培育過程:

①圖2中的目的基因是GEP基因,基因表達載體構建除了需要目的基因外,還需要標記基因、啟動子和終止子.過程②常用的方法是顯微注射法.
②基因表達載體是否導入受體細胞可以通過檢測是否有標記基因的表達產物進行確認.目的基因是否表達可以通過進行是否發(fā)出綠色熒光確認.
③圖中④過程用到胚胎移植技術.
(2)圖1是科學家培育試管轉基因牛的過程示意圖,據(jù)圖回答下列問題.
①過程①通常用促性腺激素處理,可達到超數(shù)排卵的目的.
②圖中1是透明帶,2是滋養(yǎng)層.
③過程③進行時,受體應處于適合的生理狀況,此時可利用激素對受體進行同期發(fā)情處理.③過程若要同時產生多個相同的轉基因牛通常用到的技術是胚胎分割技術.
④為確保得到所需性別的轉基因牛,往往對移植前的胚胎進行性別鑒定,寫出兩種鑒別早期胚胎性別的方法DNA分子雜交技術、分析胚胎細胞的染色體組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在人為控制條件下,將生態(tài)和生理特性十分相似的兩種農作物(甲和乙)按不同比例混種在一起,收集種子并對實驗數(shù)據(jù)處理后,得到如圖結果.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甲、乙兩種作物處在同一個營養(yǎng)級,最可能是競爭關系,甲的競爭力強于乙
B.預測當播種比例為甲:乙=5:5時,種群競爭能力將表現(xiàn)出的趨勢最可能是甲減弱乙增強
C.當播種比例甲:乙=8:2時,引起甲產量下降的原因可能是種內斗爭加劇
D.甲、乙兩種農作物間作時,兩種農作物獲得總產量最大值的混種比例約為2:8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