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①③必需始終保持細胞活性 | B. | ①②均使用同位素標記法 | ||
C. | ③④均使用體積分數(shù)為95%酒精 | D. | ②④均使用了光學顯微鏡 |
分析 1、用3H標記氨基酸探究分泌蛋白的合成運輸過程,使用方法是放射性同位素標記法.
2、T2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步驟:分別用35S或32P標記噬菌體→噬菌體與大腸桿菌混合培養(yǎng)→噬菌體侵染未被標記的細菌→在攪拌器中攪拌,然后離心,檢測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質.該實驗證明DNA是遺傳物質.
3、低溫誘導染色體數(shù)目加倍實驗(1)低溫誘導染色體數(shù)目加倍實驗的原理:低溫能抑制紡錘體的形成,使子染色體不能移向細胞兩極,從而引起細胞內染色體數(shù)目加倍.(2)該實驗的步驟為選材→固定→解離→漂洗→染色→制片.(3)該實驗采用的試劑有卡諾氏液(固定)、改良苯酚品紅染液(染色),體積分數(shù)為15%的鹽酸溶液和體積分數(shù)為95%的酒精溶液(解離).
4、檢測脂肪實驗,需要使用蘇丹III或蘇丹IV進行染色,染色后需要使用酒精洗去浮色進行觀察.
解答 解:A、①必需始終保持細胞活性,③中由于解離,細胞已失去活性,A錯誤;
B、①②均使用同位素標記法,前者用3H標記氨基酸,后者用35S和32P分別標記噬菌體,B正確;
C、③中使用體積分數(shù)為95%酒精,④中使用體積分數(shù)為50%的酒精,C錯誤;
D、②中沒有使用光學顯微鏡,④中使用了光學顯微鏡,D錯誤.
故選:B.
點評 本題考查探究分泌蛋白的合成運輸過程、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低溫誘導植物染色體數(shù)目的變化、生物組織中脂肪的檢測與觀察,對于此類試題,需要考生注意的細節(jié)較多,如實驗的原理、實驗采用的試劑及試劑的作用、實驗現(xiàn)象等,需要考生在平時的學習過程中注意積累.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經吡羅紅甲基綠染色,可觀察到被染成紅色的DNA,主要分布在細胞核中 | |
B. | 經吡羅紅甲基綠染色,可觀察到被染成綠色的RNA,主要分布在細胞質中 | |
C. | 經龍膽紫染色,可觀察到被染成深色的染色體 | |
D. | 經健那綠染色,可觀察到藍綠色顆粒狀的線粒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①在短時間內可翻譯出多條多肽鏈 | |
B. | 該過程的模板是核糖核酸,原料是氨基酸 | |
C. | 多個核糖體共同完成一條多肽鏈的翻譯 | |
D. | 合成①的場所在細胞核,而⑥不一定附著在內質網上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制備細胞膜的實驗中,置于清水中的紅細胞的吸水能力逐漸變大 | |
B. | 制作洋蔥根尖分生區(qū)裝片觀察細胞分裂時,染色前需要用清水洗去解離液 | |
C. | 低溫誘導染色體加倍實驗中,要用清水洗去卡諾氏液 | |
D. | 觀察DNA和RNA在細胞中的分布實驗中,口腔上皮細胞要放在清水中保持活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甲、乙均為基因突變所致 | |
B. | 乙中有2個染色體組 | |
C. | 丙為MⅠ交叉互換所致 | |
D. | 甲、乙、丙所產生的變異均可遺傳給后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湖北省襄陽市高一上學期12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酶具有極強的催化功能,最根本的原因是( )
①增加了反應物之間的接觸
②降低了反應物分子的活化能
③提高了反應物分子的活化能
④降低了反應物分子的自由能
⑤本身的數(shù)量和性質不變化,可反復利用.
A.①④ B.②③ C.④⑤ D.②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