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數字1到8的8個物種,每個物種在生物群落甲、乙、丙的密度不同,下表給出了這些物種的密度(數/m2)。請判斷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群落 |
種1 |
種2 |
種3 |
種4 |
種5 |
種6 |
種7 |
種8 |
甲 |
92 |
4 |
0 |
0 |
1 |
1 |
1 |
1 |
乙 |
0 |
25 |
20 |
20 |
20 |
5 |
0 |
0 |
丙 |
0 |
65 |
20 |
10 |
3 |
2 |
0 |
0 |
A. 當受到大規(guī)模害蟲襲擊且危害程度逐漸增強時,這些群落中受影響最小的是乙
B.當受到大規(guī)模害蟲襲擊且危害程度逐漸增強時,這些群落中受影響最大的是甲
C.在生物群落丙中,各物種之間最可能的關系是共生
D.在生物群落丙中,各物種之間最可能的關系是捕食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0-2011學年山東省棗莊市高三4月模擬考試(理綜)生物部分 題型:綜合題
I.干細胞是一種未充分分化,尚不成熟的細胞,具有再生各種組織器官的潛在功能。右圖表示干細胞繼續(xù)發(fā)育的三個途徑,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氨基酸被B細胞從外界吸收,在游離核糖體中合成多肽,共穿過____層磷脂雙分子層。
(2)若D細胞分泌物是某種分泌蛋白,則
其開始合成到分泌出細胞,體現了生物
膜的 ___特點。脂質的合成與圖
中的 (填數字序號)有關。
(3)個體發(fā)育過程中,導致C細胞和D細胞不同的根本原因是 。
如果在增殖過程中細胞受到致癌因子的作用,DNA分子受損,使 發(fā)生突變,則會產生癌細胞。
(4)D若是人體細胞,則人在安靜狀態(tài)和劇烈運動狀態(tài)下,消耗同樣多的氧氣,產生的二氧化碳量前者 后者(填多于、少于或等于)。
(5)植物細胞與圖中A細胞有絲分裂過程相比,前者的主要特點是 。
Ⅱ。某研究小組的同學利用樣方法研究某地A,B 0C三個不同區(qū)域的植物群落,同時還測量了各種土壤特征和環(huán)境因素,結果見下表:
植物種類 |
A區(qū)域 |
B區(qū)域 |
C區(qū)域 |
非生物因素 |
A區(qū)域 |
B區(qū)域 |
C區(qū)域 |
草 |
3 |
5 |
9 |
風速 |
低 |
高 |
高 |
蕨類植物 |
7 |
5 |
8 |
距地面1.5米的光強 |
低 |
中 |
高 |
灌木 |
5 |
4 |
2 |
土壤濕度(%) |
48 |
35 |
15 |
松樹 |
0 |
2 |
0 |
土壤的有機物(%) |
6.5 |
3.8 |
2.5 |
落葉樹 |
15 |
5 |
0 |
土壤深度(cm) |
>300 |
≈100 |
<15 |
土壤含氮量(mg·kg-1) |
9.4 |
2.5 |
2.4 |
根據表中數據回答下列問題:
(1)根據調查結果判斷,物種豐富度最大的區(qū)域是 。B區(qū)域草、蕨類植物、灌木、松樹以及落葉樹都有分布,體現了群落結構的 現象。
(2)A區(qū)域可看成一個生態(tài)系統(tǒng),除了表中列舉的以外,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結構還應該包括 。
(3)調查A區(qū)域草本植物上的蚜蟲密度,應該采用 法。據表中非生物因素分析,落葉樹在C區(qū)域不能生長的主要原因是 (任說一點理由)。
(4)右圖代表A區(qū)域所形成的某條食物鏈,若戊種群的能量為5.8×109kJ,乙種群的能量為1.3×108kJ,丁種群的能量為1.5×108kJ,則甲種群最少可獲得的能量是 kJ。
(5)將C區(qū)域的植物全部去除,改為農田,容易造成生態(tài)系統(tǒng)抵抗力穩(wěn)定性降低,其原因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0-2011學年四川省高三“一診”模擬考試(理綜)生物部分 題型:綜合題
回答下列I、II小題
I.將新鮮蘿卜磨碎、過濾得到提取液。在溫度30℃的條件下,取等量提取液分別加到四個盛有pH分別為3、5、7、9的l00mL體積分數為3%的過氧化氫溶液的燒杯中,結果每一個燒杯都產生氣體,然后,將加入四個燒杯中提取液的量減半,重復上述實驗。在相同時間內,分別測得兩次實驗中過氧化氫的含量變化并繪制成圖1所示曲線,請回答:
(1)該實驗的目的是____
(2)該實驗中的自變量是____,因變量是 。
(3)曲線A和B中,過氧化氫含量的最低點位于橫坐標同一位置的原因是
(4)導致曲線A與曲線B出現差異的原因最可能是 。
(5)圖2表示蘿卜的過氧化氫酶在體外的最適條件下,底物濃度對酶所催化反應的速率的影響。請在圖上畫出:①如果在A點時,將溫度提高5℃時的曲線變化;②如果在B點時,往反應混合物中加入少量同種酶的曲線變化;⑧如果在C點時加入大量pH為1.8的HC1的曲線變化。
II.圖甲表示一個水稻成熟葉肉細胞代謝的某些過程(圖中數字代表物質,a、b、c代表細胞器)。圖乙表示在兩種不同溫度下,水稻二氧化碳吸收量與光照強度的關系。請據圖(用圖中的番號或文字)回答下列問題:
(1)圖甲中的生物膜結構包括 。
(2)圖甲中,物質①進入細胞的方式是____ ;物質④是在 的情況下,進入c中被分解;圖中的K+進入細胞后,對 有重要作用。
(3)將一株水稻放置于密閉的容器中,用紅外測量儀進行測量,測量時間均為l小時,測定的條件和結果如上圖乙所示(數據均在標準狀況下測得),則在15℃、1千勒司光照下,該水稻5小時光合作用固定CO2 mol。從圖中可發(fā)現,影響A點和B點光合速率的因素包括 。
(4)如果將水稻換成,則參與光合作用的細胞應該包括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I.干細胞是一種未充分分化,尚不成熟的細胞,具有再生各種組織器官的潛在功能。右圖表示干細胞繼續(xù)發(fā)育的三個途徑,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氨基酸被B細胞從外界吸收,在游離核糖體中合成多肽,共穿過____層磷脂雙分子層。
(2)若D細胞分泌物是某種分泌蛋白,則
其開始合成到分泌出細胞,體現了生物
膜的 ___特點。脂質的合成與圖
中的 (填數字序號)有關。
(3)個體發(fā)育過程中,導致C細胞和D細胞不同的根本原因是 。
如果在增殖過程中細胞受到致癌因子的作用,DNA分子受損,使 發(fā)生突變,則會產生癌細胞。
(4)D若是人體細胞,則人在安靜狀態(tài)和劇烈運動狀態(tài)下,消耗同樣多的氧氣,產生的二氧化碳量前者 后者(填多于、少于或等于)。
(5)植物細胞與圖中A細胞有絲分裂過程相比,前者的主要特點是 。
Ⅱ。某研究小組的同學利用樣方法研究某地A,B 0C三個不同區(qū)域的植物群落,同時還測量了各種土壤特征和環(huán)境因素,結果見下表:
植物種類 | A區(qū)域 | B區(qū)域 | C區(qū)域 | 非生物因素 | A區(qū)域 | B區(qū)域 | C區(qū)域 |
草 | 3 | 5 | 9 | 風速 | 低 | 高 | 高 |
蕨類植物 | 7 | 5 | 8 | 距地面1.5米的光強 | 低 | 中 | 高 |
灌木 | 5 | 4 | 2 | 土壤濕度(%) | 48 | 35 | 15 |
松樹 | 0 | 2 | 0 | 土壤的有機物(%) | 6.5 | 3.8 | 2.5 |
落葉樹 | 15 | 5 | 0 | 土壤深度(cm) | >300 | ≈100 | <15 |
土壤含氮量(mg·kg-1) | 9.4 | 2.5 | 2.4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1屆山東省棗莊市高三4月模擬考試(理綜)生物部分 題型:綜合題
I.干細胞是一種未充分分化,尚不成熟的細胞,具有再生各種組織器官的潛在功能。右圖表示干細胞繼續(xù)發(fā)育的三個途徑,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氨基酸被B細胞從外界吸收,在游離核糖體中合成多肽,共穿過____層磷脂雙分子層。
(2)若D細胞分泌物是某種分泌蛋白,則
其開始合成到分泌出細胞,體現了生物
膜的 ___特點。脂質的合成與圖
中的 (填數字序號)有關。
(3)個體發(fā)育過程中,導致C細胞和D細胞不同的根本原因是 。
如果在增殖過程中細胞受到致癌因子的作用,DNA分子受損,使 發(fā)生突變,則會產生癌細胞。
(4)D若是人體細胞,則人在安靜狀態(tài)和劇烈運動狀態(tài)下,消耗同樣多的氧氣,產生的二氧化碳量前者 后者(填多于、少于或等于)。
(5)植物細胞與圖中A細胞有絲分裂過程相比,前者的主要特點是 。
Ⅱ。某研究小組的同學利用樣方法研究某地A,B 0C三個不同區(qū)域的植物群落,同時還測量了各種土壤特征和環(huán)境因素,結果見下表:
植物種類 | A區(qū)域 | B區(qū)域 | C區(qū)域 | 非生物因素 | A區(qū)域 | B區(qū)域 | C區(qū)域 |
草 | 3 | 5 | 9 | 風速 | 低 | 高 | 高 |
蕨類植物 | 7 | 5 | 8 | 距地面1.5米的光強 | 低 | 中 | 高 |
灌木 | 5 | 4 | 2 | 土壤濕度(%) | 48 | 35 | 15 |
松樹 | 0 | 2 | 0 | 土壤的有機物(%) | 6.5 | 3.8 | 2.5 |
落葉樹 | 15 | 5 | 0 | 土壤深度(cm) | >300 | ≈100 | <15 |
土壤含氮量(mg·kg-1) | 9.4 | 2.5 | 2.4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1屆四川省成都石室中學高三“一診”模擬考試(理綜)生物部分 題型:綜合題
回答下列I、II小題
I.將新鮮蘿卜磨碎、過濾得到提取液。在溫度30℃的條件下,取等量提取液分別加到四個盛有pH分別為3、5、7、9的l00mL體積分數為3%的過氧化氫溶液的燒杯中,結果每一個燒杯都產生氣體,然后,將加入四個燒杯中提取液的量減半,重復上述實驗。在相同時間內,分別測得兩次實驗中過氧化氫的含量變化并繪制成圖1所示曲線,請回答:
(1)該實驗的目的是____
(2)該實驗中的自變量是____,因變量是 。
(3)曲線A和B中,過氧化氫含量的最低點位于橫坐標同一位置的原因是
(4)導致曲線A與曲線B出現差異的原因最可能是 。
(5)圖2表示蘿卜的過氧化氫酶在體外的最適條件下,底物濃度對酶所催化反應的速率的影響。請在圖上畫出:①如果在A點時,將溫度提高5℃時的曲線變化;②如果在B點時,往反應混合物中加入少量同種酶的曲線變化;⑧如果在C點時加入大量pH為1.8的HC1的曲線變化。
II.圖甲表示一個水稻成熟葉肉細胞代謝的某些過程(圖中數字代表物質,a、b、c代表細胞器)。圖乙表示在兩種不同溫度下,水稻二氧化碳吸收量與光照強度的關系。請據圖(用圖中的番號或文字)回答下列問題:
(1)圖甲中的生物膜結構包括 。
(2)圖甲中,物質①進入細胞的方式是____ ;物質④是在 的情況下,進入c中被分解;圖中的K+進入細胞后,對 有重要作用。
(3)將一株水稻放置于密閉的容器中,用紅外測量儀進行測量,測量時間均為l小時,測定的條件和結果如上圖乙所示(數據均在標準狀況下測得),則在15℃、1千勒司光照下,該水稻5小時光合作用固定CO2 mol。從圖中可發(fā)現,影響A點和B點光合速率的因素包括 。
(4)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