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如圖為某生物(基因型為AaBb)細胞分裂某時期的一個圖象.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若圖中基因位點2上是b,則基因位點4上通常是B
B.間期突變產(chǎn)生的新基因通常由該細胞分裂產(chǎn)生的子細胞傳給后代
C.移向細胞兩極的基因都有A、a、B、b
D.該細胞中2與4為同源染色體,2與4上的基因遵循分離定律

分析 分析題圖:圖示為某生物(基因型為AaBb)細胞分裂某時期的一個圖象,該細胞含有同源染色體,且著絲點分裂,姐妹染色單體分開成為染色體,并在紡錘絲的牽引下均勻地移向兩極,應該處于有絲分裂后期.據(jù)此答題.

解答 解:A、2和4是復制關系,應該含有相同的基因,若圖中基因位點2上是b,則基因位點4上通常是b,A錯誤;
B、圖示細胞進行的是有絲分裂,其產(chǎn)生的子細胞是體細胞,而體細胞突變一般不遺傳給子代,B錯誤;
C、圖示細胞進行的是有絲分裂,其遺傳物質(zhì)經(jīng)過復制后平均分配給兩個子細胞,因此移向細胞兩極的基因都有A、a、B、b,C正確;
D、該細胞中2與4是間期復制形成的,不是同源染色體,因此2與4上的基因不遵循分離定律,D錯誤.
故選:C.

點評 本題結合細胞分裂圖,考查細胞有絲分裂不同時期的特點,要求考生識記細胞有絲分裂不同時期的特點,掌握有絲分裂過程中染色體行為和數(shù)目變化規(guī)律,能結合圖中信息準確判斷各選項.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江蘇省揚州市高二上期末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2015秋•揚州期末)如圖為葉綠體亞顯微結構模式圖,關于其結構與功能的敘述錯誤是( )

A.吸收光能的色素主要分布在②上

B.水在光下分解發(fā)生在③上

C.光反應的產(chǎn)物有O2、[H]、ATP等

D.ATP中的化學能轉(zhuǎn)變?yōu)橛袡C物中的化學能在④中完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用32P標記的噬菌體侵染未標記的大腸桿菌后,在大腸桿菌細胞內(nèi)( 。
A.噬菌體的核酸含有5種堿基和8種核苷酸
B.部分mRNA中含有32P標記的核苷酸
C.連續(xù)復制n次后,子噬菌體中32P標記的占$\frac{1}{{2}^{n+1}}$
D.連續(xù)復制n次后,子噬菌體中含31P的DNA分子比例為10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9.下列關于染色體、DNA、基因、蛋白質(zhì)和性狀的關系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染色體主要由DNA和蛋白質(zhì)組成,一條染色體只含1個DNA
B.基因在染色體上呈線性排列,基因只存在染色體上
C.基因是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斷,基因指導蛋白質(zhì)的合成
D.基因控制性狀都是通過控制酶的合成來控制代謝過程,進而控制生物體的性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人的X染色體和Y染色體大小、形態(tài)不完全相同,存在著同源區(qū)段(Ⅱ)和非同源區(qū)段(Ⅰ、Ⅲ),如圖所示.下列有關敘述中,正確的是( 。
A.Ⅰ區(qū)段上隱性基因控制的遺傳病,人群中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
B.對于男性,Ⅱ區(qū)段上控制性狀的基因型只有3種
C.Ⅲ區(qū)段上基因控制的遺傳病,人群中患病者全為男性
D.因X、Y互為非同源染色體,故人類基因組計劃要對其分別測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6.下列甲圖中曲線表示某生物的體細胞分裂過程及精子形成過程中每個細胞內(nèi)某物質(zhì)數(shù)量的變化;a、b、c、d、e分別表示分裂過程中某幾個時期的細胞中染色體示意圖.乙圖是該生物細胞在分裂過程中一條染色體上 DNA含量變化的曲線.請據(jù)圖回答下列問題:

(1)甲圖曲線中①~③段可表示細胞進行有絲分裂的染色體數(shù)量變化.
(2)甲圖a~e中與曲線②⑤位置相對應的細胞分別是e、b.
(3)細胞a、b、c、d、e中,具有同源染色體的是a、d、e,含有2個染色體組的是a、b、d.
(4)d細胞中有0個四分體.該生物體細胞的染色體數(shù)為4條.
(5)乙圖中,ab段和cd段形成的原因分別是DNA分子復制(或染色體復制)和著絲點分裂.
(6)等位基因分離、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發(fā)生在乙圖曲線的bc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在核膜和細胞膜的結構和功能比較中,核膜獨有的是( 。
A.物質(zhì)交換的功能
B.雙層膜結構
C.糖蛋白在生命活動中具有重要功能
D.附有多種大量的酶,有利于各種生化反應的順利進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7.如甲為葉綠體結構模式圖,圖乙是從圖甲中取出的部分結構放大圖.

(1)圖甲結構③是基粒,結構④是葉綠體基質(zhì),大大增大了葉綠體內(nèi)膜面積的是圖甲結構中的③(填數(shù)字),而線粒體是通過形成嵴來增大內(nèi)膜面積.
(2)圖乙結構除含有捕獲光能的光合色素外,還有催化光合作用光反應階段的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8.某興趣小組就“泡菜腌制過程中亞硝酸鹽含量變化”開展了研究,操作如下:1月4日下午選取1、2、3號三只相同的泡菜壇,在每個壇中加入洗凈的新鮮蓮花菜0.6kg,再分別倒入等量煮沸并冷卻的10%的鹽水,將壇密封,置于同一環(huán)境中.封壇前進行第一次取樣測定亞硝酸鹽含量,后來定時測定,結果如圖.

(1)測定亞硝酸鹽含量的方法是比色法,其原理是:在鹽酸酸化的條件下,亞硝酸鹽與對氨基苯磺酸發(fā)生重氮化反應后,與N-1-萘基乙二胺鹽酸鹽結合形成玫瑰紅色染料,將顯色反應后的樣品與已知濃度的標準液進行目測比較,可以大致估算出泡菜中亞硝酸鹽的含量.
(2)實驗中,鹽水加熱煮沸是為了殺滅雜菌;冷卻之后再使用是為了保證乳酸菌等微生物的生命活動不受影響.
(3)在腌制過程中,壇中溶液量會增加,原因是外界溶液濃度過高使細胞滲透失水.
(4)圖中數(shù)據(jù)表明,泡菜在腌制的第3天亞硝酸鹽含量達到最大值,腌制到第10天以后再食用可以較好地避免亞硝酸鹽對人體健康的危害.
(5)實驗中三只壇中產(chǎn)生的亞硝酸鹽含量存在差異,最可能的原因是各壇中微生物種類和數(shù)量可能存在差異.
(6)為了讓實驗數(shù)據(jù)更好地表明泡菜腌制過程中亞硝酸鹽含量變化,對該實驗所獲得的3組數(shù)據(jù)應進行怎樣的處理才更合理?先求平均值,再繪制一條曲線(將三個壇中每次測定的亞硝酸鹽的含量分別記錄,求出平均值,然后以日期為橫坐標,亞硝酸鹽的平均含量為縱坐標畫出一條曲線).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