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幾種有機物的轉化關系如圖所示。

信息1:烯烴的復分解反應機理可視為雙鍵斷裂,換位連接,如:

CH2CHR1+CH2CHR2CH2CH2+R1CHCHR2。

信息2A分子的所有碳原子一定共面且有順反異構體,B沒有同分異構體。

信息3:三元醇F的分子式為C3H8O3,在核磁共振氫譜圖中峰值比為4211。

請回答下列問題:

1F的結構簡式為 ,J的名稱是 。

2)反應的反應類型是 ,反應的條件是 。

3A的所有烯烴同分異構體(不包括A),通過烯烴復分解反應后,最多可形成 種烯烴(不包括A及其同分異構體)。

4)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5)有機物W的分子式比I分子多2“CH2,能發(fā)生水解反應、銀鏡反應,W的結構簡式可能是: 。

【答案】1HOCH2CHOHCH2OH;三乙酸甘油酯

2)取代反應;NaOH水溶液,加熱(34

4CH3CH2OHCH2=CH2↑+H2O

CH2=CH-CH2Cl+Br2 BrCH2CHBr-CH2Cl

5HCOO—CH2—CH2—CH3HCOO—CHCH3-CH3

【解析】試題分析:三元醇F的分子式為C3H8O3,在核磁共振氫譜圖中峰值比為4211,則FHOCH2CHOHCH2OH,由G→H→I連續(xù)發(fā)生氧化反應,可知G為醇、H為醛、I為羧酸,IF反應生成J,應是發(fā)生酯化反應,結合J的分子式可知其不飽和度為3,應含有3個酯基,則ICH3COOH,則GCH3CH2OHHCH3CHO,J,AB發(fā)生信息烯烴的復分解反應得到C,則BCH3CH=CH2C、DE、F中含有碳原子數(shù)目相等,A分子的所有碳原子一定共面且有順反異構體,則ACH3CH=CHCH3,CCH2=CHCH3,DCH2=CHCH2Cl,EBrCH2CHBrCH2ClC→K發(fā)生加聚反應生成K為聚丙烯,(1)由上述分析可知,F的結構簡式為:HOCH2CHOHCH2OH,J,名稱是三乙酸甘油酯,故答案為:HOCH2CHOHCH2OH;三乙酸甘油酯;(2)根據(jù)烯烴的復分解原理可知,反應屬于取代反應,反應反應類型是取代反應,反應的條件是:氫氧化鈉水溶液、加熱;(3ACH3CH=CHCH3,同分異構體為CH2=CHCH2CH3、CH2=CCH32A的同分異構體通過烯烴復分解反應后形成的新烯烴有:CH2=CH2、CH3CH2CH=CHCH2CH3CH3CH2CH=CCH32

、(CH3)2C=C(CH3)2,共有4種;

4)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H3CH2OH→CH2═CH2↑+H2O;

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H2=CH-CH2Cl+Br2→CH2BrCHBr-CH2Cl;

5)有機物W的分子式比ICH3COOH)分子多2“CH2,能發(fā)生水解反應、銀鏡反應,為甲酸形成的酯,W的結構簡式可能是:HCOO-CH2-CH2-CH3HCOO-CH(CH3)-CH3;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蘋果酸是一種常見的有機酸,其結構簡式如下圖,蘋果酸可能發(fā)生的反應是

與NaOH溶液反應 使石蕊溶液變紅 與金屬鈉反應放出氣體

一定條件下與乙酸發(fā)生酯化反應 一定條件下與乙醇發(fā)生酯化反應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⑤ D.①②③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2012年3月19日,一只狼在襲擊了山東滕州兩名村民后,被當?shù)鼐綋魯溃畮滋旌,山東滕州警方又活捉了一只“白色母狼”.但有網(wǎng)友見到該動物的新聞照片后,發(fā)帖稱是他家丟失的寵物狗.到底是狼還是狗?一時眾說紛紜.狗和狼到底有些什么區(qū)別呢?嘉明同學決定通過上網(wǎng)及查閱資料的方式尋找答案.他檢索到以下資料,請你分析:

資料1:狗(家犬)和狼的分類地位:

資料2:

①研究發(fā)現(xiàn),狗和狼的骨骼結構極其近似.

②現(xiàn)已發(fā)現(xiàn)的狼化石最早可追溯到40萬年前.

③狗起源于狼.

④通過對狗和狼的基因檢測發(fā)現(xiàn),中東地區(qū)狼和狗的基因組成相似度最高.

(1)根據(jù)資料1可以推測,狗和狼隸屬于同一個

A.綱 B.科 C.種 D.亞種

(2)資料2中,屬于事實的有 ,屬于觀點的是 .(請?zhí)罹幪枺?/span>

(3)狼的體細胞內(nèi)有39對染色體,如果這只“白色母狼”被確認為狗,則它的染色體數(shù)目是

A.39條 B.78條 C.78對 D.無法判斷

(4)綜合資料1和資料2,用 的方法鑒別山東警方活捉的“白色母狼”,可以得到最可靠的答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回答下列問題:

某學校研究小組利用葉面積相等的A、B兩種植物的葉片分別進行了以下兩組實驗假設兩組實驗在相同且適宜的溫度下進行,且忽略光照對呼吸作用的影響:實驗一將A、B兩種植物的葉片分別放置在相同的密閉小室中,給予充足的光照,利用紅外測量儀每隔5min測定小室中的CO2濃度,結果如圖1所示。實驗二給予不同強度的光照,測定A、B兩種植物葉片的CO2,吸收量和C02釋放量,結果如圖2所示。

1據(jù)圖1,在低濃度二氧化碳時,固定C02能力較強的植物是 。020min期間,影響B(tài)植物光合作用強度的主要外界因素是 。25~ 40min期間,B植物光合作用強度 大于/等于/小于呼吸作用的強度。

2據(jù)圖1和圖2可判斷,實驗一從開始經(jīng)過l0min,A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機物總量比B植物

____多/少

3實驗二中,若給予的光照強度為Xklxa<x<b,每日光照12小時,一晝夜中B植物的干重將 增加/減少/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表示植物細胞亞顯微結構模式圖。根據(jù)圖回答 】填標號與文字全對才給分

1藍藻細胞與圖示細胞最主要的區(qū)別是無【 】____;

2若圖示細胞為動物細胞,則該圖不應有的結構是填標號。

3圖中含有核酸的細胞器有 填標號。

4如果用某種藥物處理細胞,發(fā)現(xiàn)其對Mg2+的吸收速率大大降低,而對K+的吸收速率沒有影響,說明這種藥物的作用是 。

5若圖示細胞有分泌功能,用含180標記的氨基酸培養(yǎng)液培養(yǎng)圖示細胞,發(fā)現(xiàn)在合成分泌蛋白的過程中產(chǎn)生了H218O,則H218O的生成部位是【 】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基因、蛋白質與性狀的關系的描述中,正確的是( )

A. 皺粒豌豆種子中,編碼淀粉分支酶的基因被打亂,不能合成淀粉分支酶,淀粉含量低而蔗糖含量高

B. 人類白化病癥狀是基因通過控制蛋白質的結構直接控制生物體的性狀來實現(xiàn)的

C. 基因與性狀呈線性關系,即一種性狀由一個基因控制

D. 囊性纖維病患者中,編碼一個CFTR蛋白的基因缺失了3個堿基,這種變異屬于染色體結構變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玉米葉片葉綠素的合成受其7號染色體上一對等位基因A、a的控制,同時也受光照的影響。在正常光照下,體細胞含2個A的玉米植株葉片呈深綠色,含一個A的植株葉片呈淺綠色;體細胞沒有A的植株葉片呈黃色,會在幼苗期后死亡。

1有一批淺綠色植株P,如果讓它們相互授粉得到F1,F(xiàn)1植株隨機交配得到F2,……逐代隨機交配得到Fn,那么在Fn代成熟植株中A基因頻率為___ ___用繁殖代數(shù)n的表達式表示。

2現(xiàn)有一正常光照下呈淺綠色的成熟植株甲,其體細胞如下圖中一條7號染色體的片段m發(fā)生缺失,記為q;另一條正常的7號染色體記為p。片段m缺失的花粉會失去受精活力,且胚囊中卵細胞若無A或a基因則不能完成受精作用。有人推測植株甲的A或a基因在片段m上,你認為他的推測正確嗎? 請作出判斷并說明理由: 。

3為了進一步確定植株甲的基因A、a在染色體p、q上的分布,現(xiàn)將植株甲進行自交得到F1,待F1長成成熟植株后,觀察并統(tǒng)計F1表現(xiàn)型及比例。請預測結果并得出結論:

Ⅰ、若F1深綠色植株︰淺綠色植株=1︰1,則植株甲體細胞中基因A、a分別位于 上。

Ⅱ、若F1全為淺綠色植株,則植株甲體細胞中基因A、a分別位于 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請根據(jù)所學知識,完成與生物的遺傳物質相關的概念:

1填寫有關內(nèi)容:

2由A、T、C參與構成的的基本組成單位共有多少種?

3發(fā)生的場所主要為 ; 若合成的蛋白質由65個氨基酸組成,控制合成該蛋白質的基因的堿基數(shù)目至少有 不考慮終止密碼

4在動、植物細胞都有的細胞器 中也有物質,可以進行②③過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草莓果實隨著發(fā)育而由綠色逐漸變成紅色。去除即將成熟的草莓果實表面種子去籽,分別噴施等量的水、生長素類似物 NAA和生長素抑制劑POA,一段時間后測定果實中花色素含量,結果如下圖所示。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草莓果實的綠色、紅色分別與葉綠體中的葉綠素、液泡中的花色素有關

B完整草莓表面的種子所產(chǎn)生的生長素對果實中花色素的合成起抑制作用

C在草莓成熟階段噴施適宜濃度的生長素抑制劑,可獲得色澤深紅的草莓

D在草莓成熟階段噴施適宜濃度的NAA,可獲得色澤深紅的草莓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