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美國科學家艾弗里和他的同事,從S型活細菌中提取了DNA、蛋白質和多糖等物質分別加入到培養(yǎng)了R型細菌的培養(yǎng)基中,結果發(fā)現(xiàn)只有加入DNA,R型細菌才能轉化成S型細菌,而加入蛋白質.多糖等物質的培養(yǎng)基中,R型細菌不能發(fā)生這種變化.這一現(xiàn)象能說明的是
①S型細菌的性狀是由DNA決定的
②在轉化過程中,S型細菌的DNA可能進入到了R型細菌細胞中
③DNA是遺傳物質
④蛋白質和多糖在該轉化實驗中,起了對照作用


  1. A.
    ①④
  2. B.
    ②③
  3. C.
    ①②③
  4. D.
    ①②③④
D
試題分析:艾弗里直接將S型細菌的DNA、多糖、蛋白質等分開,分別與R型細菌混合培養(yǎng),單獨地研究它們各自的作用。結果發(fā)現(xiàn)加入DNA的培養(yǎng)基中,R型細菌轉化成了S型細菌,這說明DNA是轉化因子,在轉化過程中,S型細菌DNA進入到了R型細菌中;而加入蛋白質、多糖等物質的培養(yǎng)基中,R型細菌不能發(fā)生這種轉化,這在實驗中正好起了對照作用。此實驗證明DNA是遺傳物質,S型細菌的性狀由DNA決定。
考點:考查肺炎雙球菌的轉化實驗。
點評:難度中等,理解肺炎雙球菌的轉化實驗分析。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設計必修三生物人教版 人教版 題型:071

  材料一:美國年輕的生態(tài)學家林德曼在創(chuàng)建生態(tài)系統(tǒng)學說之前,曾對一個小型湖泊進行了三年的定位研究,積累了大量的資料和數(shù)據(jù),就是沒有理出一個科學的頭緒。他無意中從一個中國同學那里得到啟發(fā)。一句最普通的中國諺語“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蝦米吃稀泥”,使他茅塞頓開。他從食物鏈和能量轉換的角度揭開了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奧秘。1943年他的一篇論文《食物鏈和金字塔營養(yǎng)級的研究報告》轟動了生物界。他懷著激動的心情在這篇論文的小標題上注明,這是在中國哲學思想的指導下寫成的。

  材料二:達爾文在著名的《物種起源》一書中講了一個饒有興趣的“貓與牛”的故事。英國的牛主要以優(yōu)質的紅三葉草為飼料,而紅三葉草的興衰與給它傳粉的丸花蜂有很大關系。奇妙的是,丸花蜂的多少,又決定于田鼠的數(shù)量,因為田鼠吃蜂房和蜂幼蟲,田鼠勢旺丸花蜂便衰敗。而貓吃田鼠,貓多了,田鼠就少了,丸花蜂就多了,紅三葉草就興盛了,牛就養(yǎng)壯了。有趣的是當時英國海軍的主要食品是牛肉罐頭,看起來,英國海軍的強大,貓應立一功。

(1)通過閱讀上述材料,你有何啟發(fā)?你認為要想成為一名有所建樹的科學家應該具備怎樣的素質?

(2)材料二告訴我們,表面看起來不相關的生物卻盛衰依存,禍福倚伏,這體現(xiàn)了辯證法的哪一基本觀點?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