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石油降解酶去醛基后變?yōu)槭福@兩種酶都能催化污泥中石油的分解。
(1)驗證石化酶化學本質所用的試劑名稱是________試劑,酶催化作用的機理是_____________。
(2)下圖為不同條件下,石油降解酶對某湖泊污泥中石油分解能力的測定結果。
①本實驗的自變量為____________,若要比較石油降解酶及石化酶催化能力的大小可觀測的指標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湖泊中能合成石油降解酶的細菌可消除輕微石油污染,這種途徑屬于微生物分解,這一實例說明生態(tài)系統(tǒng)具有一定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雙縮脲 降低化學反應的活化能 污泥含水量和pH (相同樣品中)2天后1kg污泥中剩余石油含量 自我調節(jié)能力
【解析】試題分析:梳理酶的化學本質及其作用機理,由題意對(1)題進行解答。依據實驗設計遵循的單一變量原則和曲線圖呈現(xiàn)的信息,準確定位實驗的自變量和因變量,進而結合生態(tài)系統(tǒng)穩(wěn)定性的相關知識,對(2)題進行解答。
(1)石化酶的本質是蛋白質,可用雙縮脲試劑驗證,酶催化的作用機理是降低化學反應的活化能。
(2) ①依據反映實驗結果的曲線圖可知:本實驗的自變量是污泥含水量和pH。依據縱坐標蘊含的生物學信息可推知:若要比較石油降解酶及石化酶催化能力的大小可觀測的指標是(相同樣品中)2天后1 kg污泥中剩余石油含量。②湖泊中能合成石油降解酶的細菌可消除輕微石油污染,這種途徑屬于微生物分解,這一實例說明生態(tài)系統(tǒng)具有一定的自我調節(jié)能力。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一表示空氣中的CO2含量對某綠色植物凈光合作用的影響,圖二表示一天24小時蔬菜大棚內CO2濃度隨時間的變化曲線(水平虛線為實驗開始時大棚內的CO2濃度).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一、圖二兩圖中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強度相等的點有______,圖二中積累有機物最多的點是______.
(2)經過24小時后,大棚內植物有機物的含量會______(填“增加”“減少”或“不變”).據圖分析原因是______.
(3)圖二中A點所進行的生理反應表達式為______.
(4)圖一中限制N點的主要外界因素是____________.N點時葉肉細胞葉綠體中的ADP的運動方向是______.
(5)某同學做“光合色素的提取與分離”實驗后,繪制了四種光合色素在濾紙上分離情況(如圖三所示),據圖分析,在層析液中溶解度最大的色素是______(填序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表示植物生長單位長度所需時間與生長素濃度之間的關系,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A. 在單側光作用下,若胚芽鞘向光側生長素濃度為a,則背光側為b
B. 將植物體水平放置,若根部近地側生長素濃度為c,則遠地側為d
C. 若曲線Ⅰ表示生長素對植物莖的作用,則曲線Ⅱ表示對根的作用
D. 若曲線Ⅰ表示生長素對雙子葉雜草的作用,則曲線Ⅱ表示對單子葉作物的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隔離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 阻止了種群的基因交流
B. 對所有的物種來說,地理隔離必然導致生殖隔離
C. 東北虎與華南虎之間存在地理隔離
D. 不同的物種之間必然存在著生殖隔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遺傳學上的“密碼子”是指( )
A. DNA上3個相鄰的堿基對
B. 轉運RNA上一端的3個堿基
C. DNA一條鏈上相鄰的3個堿基
D. 信使RNA上決定一個氨基酸的3個相鄰的堿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圖一為某家族甲、乙兩種遺傳病的系譜圖。甲遺傳病由一對等位基因(A,a)控制,乙遺傳病由另一對等位基因(B,b)控制,這兩對等位基因獨立遺傳。已知Ⅲ-4攜帶甲遺傳病的致病基因,但不攜帶乙遺傳病的致病基因;卮饐栴}:
(1)甲遺傳病的致病基因位于______(X,Y,常)染色體上,乙遺傳病的致病基因位于_____(X,Y,常)染色體上。
(2)Ⅱ-2的基因型為_____,Ⅲ-3的基因型為_____。
(3)若Ⅲ-3和Ⅲ-4再生一個孩子,則這個孩子為同時患甲、乙兩種遺傳病男孩的概率是_____。
(4)若Ⅳ-1與一個正常男性結婚,則他們生一個患乙遺傳病男孩的概率是_____。
(5)Ⅳ-1的這兩對等位基因均為雜合的概率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