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列關于細胞的敘述,正確的是( )
①核仁是與核糖體形成有關的細胞器;②細胞學說揭示了“細胞為什么要產生新細胞”;③硝化細菌、霉菌、顫藻的細胞都含有核糖體、DNA 和 RNA;④沒有液泡的細胞也能通過滲透作用吸水;⑤凡是活細胞都含有酶
A. ③④⑤B. ①③④C. ②③④D. ②④⑤
【答案】A
【解析】
1、細胞質中存在著一些具有一定形態(tài)和功能的結構為細胞器。核仁不屬于細胞器。
2、細胞學說的內容:(1)一切動植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2)細胞是一個相對獨立的單位;(3)新細胞可以從老細胞中產生。
3、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共有的細胞器為核糖體,二者都既含DNA又含RNA,但遺傳物質是DNA。
①核仁是屬于細胞核內的結構,不屬于細胞器,①錯誤;
②細胞學說提出:新細胞可以從老細胞產生,并未揭示“細胞為什么要產生新細胞”,②錯誤;
③硝化細菌和顫藻屬于原核細胞,只含有一種細胞器—核糖體,霉菌屬于真核細胞,含有核糖體及其他細胞器,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都是細胞生物,都含有DNA和RNA,③正確;
④沒有液泡的細胞也能通過滲透作用吸水,如動物細胞,④正確;
⑤凡是活細胞都能進行新陳代謝,而新陳代謝離不開酶的催化,所以凡是活細胞都含有酶,⑤正確。
綜上所述,A正確,BCD錯誤。
故選A。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為研究低溫脅迫(低于植物最適生長溫度下限的溫度環(huán)境)對植物甲葉綠素含量的影響,某科研小組進行了相關實驗,應用SPAD儀測定葉綠素含量,結果如下表所示;卮鹣铝袉栴}。
組別 | 溫度(℃) | 測定時間(d) | ||||
1 | 3 | 5 | 7 | 9 | ||
1 | 25 | 33.14 | 33.10 | 33.12 | 33.08 | 33.04 |
2 | 10 | 32.96 | 32.76 | 32.44 | 32.18 | 32.10 |
3 | 6 | 32.58 | 31.78 | 30.64 | 28.98 | 27.14 |
4 | 1 | 32.30 | 31.16 | 29.68 | 27.16 | 24.22 |
(1)上述實驗結果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葉綠素分布于葉綠體的________上。SPAD儀測定葉綠素含量是通過對比各組葉片對某種可見光的吸收率來計算的。為減少其他合色素的干擾,“某種可見光”最可能是________(填“紅光”或“藍紫光”),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低溫條件下光合速率降低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答出兩點)。
(4)研究表明,脯氨酸含量上升與植物抗寒性有關。但該科研小組發(fā)現(xiàn)第4組處理組脯氨酸含量先上升后下降,原因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果蠅的無眼與有眼是一對相對性狀,由一對等位基因(A、a)控制,紅眼與白眼是一對相對性狀,由一對等位基因(R、r)控制。現(xiàn)選用兩對果蠅進行雜交實驗,第二組F1雌雄果蠅隨機交配得到F2,結果如下表所示;卮鹣铝袉栴}:
雜交 組別 | 親本 | F1 | F2 | |||
♀ | ♂ | ♀ | ♂ | ♀ | ♂ | |
第一組 | 無眼 | 紅眼 | 紅眼:無眼=1:1 | 紅眼:白眼:無眼=1:1:2 | ||
第二組 | 白眼 | 無眼 | 紅眼 | 白眼 | 紅眼:白眼:無眼=3:3:2 | 紅眼:白眼:無眼=3:3:2 |
(1)生物學實驗常用果蠅作為遺傳學研究的實驗材料,是因為其具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點(至少答出兩點)。
(2)第一組實驗中,親本雌雄果蠅的基因型為____________,F1無眼果蠅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__種;讓F1中的紅眼果蠅隨機交配,則子代雄果蠅中表現(xiàn)型及比例為無眼:白眼:紅眼=____________。
(3)第二組實驗中,F2果蠅種群中r的基因頻率為____________。
(4)幾種性染色異常果蠅的性別、育性如下表所示:
性染色體異常種類 | XXY | XO | XXX | OY | XYY | YY |
性別及育性 | 雌性、可育 | 雄性、不育 | 死亡 | 死亡 | 雄性、可育 | 死亡 |
摩爾根的合作者布里吉斯發(fā)現(xiàn)正常白眼雌果蠅和紅眼雄果蠅雜交所產生的子一代中,2000-3000只紅眼雌果蠅中就會出現(xiàn)一只白眼雌果蠅(性染色體組成為XXY),同樣在2000-3000只白眼雄果蠅中會出現(xiàn)一只紅眼雄果蠅(性染色體組成為XO)。已知減數分裂時,3條同源染色體中的任意兩條配對并正常分離,另外一條染色體隨機移向一極,各種配子的形成機會和可育性相同,將上述性染色體異常的白眼雌果蠅和紅眼雄果蠅分別與性染色體正常的異性紅眼果蠅雜交,后代表現(xiàn)型及比例分別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細胞生命歷程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細胞分化過程中,細胞結構的改變是遺傳物質改變的結果
B.細胞衰老過程中,細胞內因色素逐漸積累而妨礙物質的交流和傳遞
C.細胞凋亡過程中,在溶酶體內合成的多種水解酶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
D.細胞癌變過程中,可能發(fā)生多基因突變,細胞膜上蛋白質含量都降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某研究小組模擬細胞DNA復制條件人工合成某DNA片段,連續(xù)進行了4次循環(huán)。已知在笫2次循環(huán)屮消耗了P個腺嘌呤脫氧核苷酸。下列分析判斷錯誤的是( )
A. 該DNA片段中含有胸腺嘧啶脫氧核糖核苷酸0.5P個
B. 第3次循環(huán)中消耗了2P個腺嘌呤脫氧核苷酸
C. 4次循環(huán)中共消耗了7.5P個腺嘌呤脫氧核苷酸
D. 4次循環(huán)后得到的DNA分子共有游離的磷酸基16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一定質量的某有機物與足量金屬鈉反應,可得VAL氣體。相同質量的該有機物與適量的碳酸鈉濃溶液反應,可得VBL氣體。已知在同溫、同壓下VA和VB不相同,則該有機物可能是( )
A. CH2=CHCOOHB. HOOC—COOH
C. CH3CH2COOHD. HOOCCH2CHOHCH2CO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新型冠狀病毒最初侵染人體時,人體的免疫系統(tǒng)可以摧毀大多數病毒;卮鹣铝袉栴}:
(1)人體的免疫系統(tǒng)是由__________組成的。
(2)隨著新型冠狀病毒在人體內的增殖,患者出現(xiàn)咳嗽、發(fā)燒等癥狀,某患者持續(xù)38℃高燒,此時機體的產熱量_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散熱量,這有利于吞噬細胞和殺菌物質等轉移到炎癥區(qū),抵御病原體的攻擊。若患者服用退燒藥,機體可以通過__________和__________等生理途徑來增加散熱,使體溫恢復正常。
(3)在隔離治療期間,醫(yī)生建議患者多喝水,從而增強機體的新陳代謝;颊叽罅匡嬎螅__________滲透壓下降,__________釋放的抗利尿激素__________(填“增多”“減少”或“不變”),引起腎小管和集合管對水的重吸收__________(填“增強”或“減弱”),有利于排出代謝廢物。機體的水平衡調節(jié)過程屬于__________調節(ji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國的衛(wèi)生標準是每1000mL飲用水中大腸桿菌不得超過3個,在實驗室里通常利用牛肉膏蛋白胨培養(yǎng)基(成分:牛肉膏、蛋白胨、NaCl、瓊脂、H2O)對大腸桿菌進行純化培養(yǎng);卮鹣铝袉栴}:
(1)實驗室中微生物純化培養(yǎng)的最常見的方法是平板劃線法和__________。平板劃線法不適合用于微生物計數方法的原因是__________。
(2)大腸桿菌所需的碳源是來自培養(yǎng)基中的__________,NaCl的功能是__________。
(3)在牛肉膏蛋白胨固體培養(yǎng)基加入一定量的伊紅美藍,大腸桿菌在該培養(yǎng)基上的菌落特征是__________,這種培養(yǎng)基按其功能劃分屬于___________(填“選擇”或“鑒別”)培養(yǎng)基。為了確定自來水中大腸桿菌是否超標,可以利用該培養(yǎng)基培養(yǎng)水樣中的微生物,獲取水樣中大腸桿菌菌落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玉米子粒的甜與非甜是一對相對性狀,且非甜對甜為顯性。下列對玉米不同處理方式及結果的敘述, 正確的是( )
A.非甜玉米與甜玉米間行種植并自然授粉,甜玉米植株上可能出現(xiàn)非甜玉米種子
B.非甜玉米與甜玉米間行種植并自然授粉,非甜玉米植株上不可能出現(xiàn)甜玉米種子
C.非甜玉米與甜玉米通過人工授粉進行雜交,子代均是非甜玉米
D.無論什么處理方式,甜玉米的親本至少有一方是甜玉米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