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甲、乙兩位同學分別用小球做遺傳定律模擬實驗。甲同學每次分別從I、Ⅱ小桶中隨機抓取一個小球并記錄字母組合;乙同學每次分別從Ⅲ、Ⅳ小桶中隨機抓取一個小球并記錄字母組合。將抓取的小球分別放回原來小桶后再多次重復。分析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甲模擬的是遺傳因子的分離和配子隨機結合的過程
B.乙模擬的是非同源染色體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的過程
C.實驗中每只小桶內兩種小球必須相等,但Ⅰ、Ⅱ桶小球總數(shù)可不等
D.甲、乙重復100次實驗后,統(tǒng)計的Dd、AB組合的概率均約為50%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
回答下列問題:
(1)為了觀察胚乳中的脂肪,常用______染液對種子胚乳切片染色,然后在顯微鏡下觀察,可見_____色的脂肪顆粒。
(2)實驗過程中,導致萌發(fā)種子干重增加的主要元素是________(填“C”“N”或“O”)。
(3)實驗第11 d后,如果要使萌發(fā)種子(含幼苗)的干重增加,必須提供的條件是________和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金鏈花由于受到能分泌細胞分裂素類物質的病原體的侵襲,側芽生長失控,形成大量分支,稱為“掃帚病”。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該現(xiàn)象說明細胞分裂素可以用于解除植物的頂端優(yōu)勢現(xiàn)象
B.細胞分裂素促進細胞分裂,延緩植物衰老
C.植物體內產(chǎn)生細胞分裂素的部位主要是根尖
D.該病原體分泌的細胞分裂素對植物的生長發(fā)育起調節(jié)作用,是植物激素的一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植物組織培養(yǎng)的敘述,錯誤的是( )
A.培養(yǎng)基中添加蔗糖的目的是提供營養(yǎng)和調節(jié)滲透壓
B.培養(yǎng)基中的生長素和細胞分裂素影響愈傷組織的生長和分化
C.離體器官或組織的細胞通過脫分化形成愈傷組織
D.同一株綠色開花植物不同部位的細胞經(jīng)培養(yǎng)獲得的愈傷組織基因型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光合作用的敘述,哪一項是不正確( )
A.把二氧化碳和水轉變成有機物 B.把光能轉變成化學能
C.全過程都必須在光下進行 D.有氧氣放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表示應用現(xiàn)代生物技術制備H7N9病毒單克隆抗體的流程,請回答下列問題:
(1)①過程表示________,②過程用到的工具酶是________。
(2)構建重組質粒時可選用四種限制酶,其識別序列如下圖。為防止酶切片段的自身環(huán)接,可選用的限制酶組合是(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 細胞Ⅰ是________,細胞Ⅱ的特點是________。對于轉基因成功的細胞Ⅱ還要進行克隆化培養(yǎng)和________檢測,經(jīng)多次篩選獲得足夠數(shù)量的該類細胞。體外培養(yǎng)細胞Ⅱ,首先應保證其處于________的環(huán)境。
(4)若要預防H7N9禽流感,可用圖中的________作為疫苗。對該傳染病疑似患者確診時,可從疑似患者體內分離病毒,與已知病毒進行________比較,或用圖中的________進行特異性結合檢測。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基因α在人體細胞中可表達出蛋白質α。有生物學家從人的DNA中分離出基因α,并通過轉基因技術將其轉入了細菌。經(jīng)過培養(yǎng)該轉基因細菌,發(fā)現(xiàn)該細菌產(chǎn)生了一種新蛋白質X(如圖所示),進一步分析表明:蛋白質X是基因僅在細菌中的表達產(chǎn)物。
據(jù)圖分析,下列敘述中最可能與事實相符的是 ( )
A.基因α在人體細胞和細菌細胞中轉錄形成RNA采用的堿基配對原則不同
B.人體細胞和細菌細胞中決定相同氨基酸的密碼子不同
C.細菌細胞和人體細胞中作為翻譯模板的RNA堿基序列不同
D.把基因α轉移到細菌細胞引起的變異是不遺傳變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有關人體免疫的敘述,正確的是( )
A.非特異性免疫是通過淋巴細胞發(fā)揮作用
B.吞噬細胞可參與非特異性免疫和特異性免疫
C.細胞直接或間接受抗原刺激可產(chǎn)生淋巴因子
D.T細胞可與抗原入侵的宿主細咆接觸使其裂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