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生物 > 題目詳情

野生香蕉是二倍體,通常有大量的硬籽,無法食用。在大約1萬年前的東南亞,人們發(fā)現一種很少見的香蕉品種,這種香蕉無籽、可食,是世界上第一種可食用的香蕉,后來人們發(fā)現這種無籽香蕉是三倍體。

(1)三倍體香蕉的變異屬于_______,之所以無籽是因為此香蕉在減數分裂時________________,不能產生正常配子。

(2)由一種變異的致命真菌引起的香蕉葉斑病正在全球蔓延。在世界許多香蕉農場,每年多次、大量噴灑殺菌劑來抑制真菌的散播。但此做法未能起到較好的效果。在此,殺菌劑的使用對真菌起到了________________作用。

(3)生物學家到目前仍然沒有找到攜帶該真菌抗性基因的二倍體野生香蕉,說明基因突變具有____________的特點。如果找到具有抗真菌基因的二倍體野生香蕉,可以嘗試用____________育種方式,以獲得____________倍體香蕉作________(父本、母本),然后與二倍體野生香蕉雜交,從其后代的三倍體無籽香蕉中選育出抗病的品種。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9.為探究影響光合作用強度的因素,將同一品種玉米苗置于25℃條件下培養(yǎng),實驗結果如圖所示.以下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土壤含水量低于40%,施肥與CO2吸收量無關
B.與C點相比,A點光照強度弱,限制了CO2吸收量
C.與D點相比,限制C點玉米吸收CO2的主要因素是土壤含水量
D.與B點相比,A點條件下限制CO2吸收量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強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甘肅省天水市高三上期末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2008•臨沂一模)有關基因、DNA、蛋白質、性狀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基因控制性狀是通過控制蛋白質的合成來實現的

B.基因是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

C.白化癥狀的出現,是由于基因直接控制合成異常的色素

D.基因與性狀之間不是簡單的一對一關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甘肅省天水市高三上期末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2014•鼎城區(qū)校級模擬)在水稻根尖成熟區(qū)表皮細胞中能正常完成的生理活動有( )

①核DNA﹣核DNA ②合成RNA聚合酶

③mRNA→蛋白質 ④K+自由擴散進入細胞

⑤染色質﹣染色體 ⑥[H]+O2→H2O

⑦H2O→[H]+O2 ⑧滲透作用.

A.①③⑤⑦ B.②④⑥⑧ C.①③⑥⑧ D.②③⑥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甘肅省天水市高三上期末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2015秋•天水校級期末)關于生命系統(tǒng)的結構層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生命系統(tǒng)中各生物具有多種組織和系統(tǒng)

B.病毒沒有細胞結構,故它的生命活動與細胞無關

C.生命系統(tǒng)層層相依,各生物具有相同的組成,結構和功能

D.生命系統(tǒng)最基本的結構層次是細胞,最高層次是生物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北京市西城區(qū)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某研究性學習小組的同學對某地區(qū)的人類遺傳病進行調查。在調查中發(fā)現甲種遺傳病(簡稱甲。┌l(fā)病率較高,往往是代代相傳;乙種遺傳病(簡稱乙。┑陌l(fā)病率較低。下表是甲病和乙病在該地區(qū)萬人中表現情況統(tǒng)計表(甲、乙病均由一對等位基因控制)。請分析回答:

(1)依據上述數據分析,控制甲病的基因最可能位于________染色體上,控制乙病的基因最可能位于________染色體上。

(2)若要準確了解乙病的遺傳方式,需要分析遺傳系譜圖。下圖為某家族乙病的系譜圖,乙病由一對等位基因(B、b)控制。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①已知III-4不攜帶該遺傳病的致病基因,則Ⅳ-2和IV-3的乙病致病基因來自II代____________。

②III-3的基因型為____________,

III-2的基因型為____________。

③III-3和III-4再生一個正常男孩的概率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北京市西城區(qū)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進行有性生殖的生物,通過受精作用可以使

A.同源染色體分離 B.染色單體發(fā)生交叉互換

C.精子染色體加倍 D.受精卵染色體數與體細胞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科學家通過基因工程方法,將蘇云金芽孢桿菌的Bt毒蛋白基因轉入普通棉株細胞內,并成功實現了表達,從而培育出了能抗棉鈴蟲的棉花植株--抗蟲棉.其過程大致如圖所示:
(1)基因工程的操作程序主要包括的四個步驟是:目的基因的獲取、基因表達載體的構建、將目的基因導入受體細胞、目的基因的檢測與鑒定.
(2)將目的基因導入受體細胞的方法有很多種,該題中涉及的是農桿菌轉化法,Bt毒蛋白基因轉入普通棉株細胞中并成功實現表達的過程,稱為轉化.
(3)目的基因能否在棉株體內穩(wěn)定維持和表達其遺傳特性的關鍵是目的基因是否插入了受體細胞的染色體DNA上,這需要通過檢測才能知道,檢測采用的方法是DNA分子雜交技術.
(4)抗蟲棉能抗棉鈴蟲的生態(tài)效果顯著,有人認為抗蟲棉就是無蟲棉花,不必防治害蟲,你認為這種觀點是不正確.理由是因為抗蟲棉只能抗棉鈴蟲,不能抵抗其它害蟲(答案合理即可).更有人認為這種抗蟲棉產生的Bt毒蛋白,存在于棉花纖維內,由此棉花制成的服裝等產品會影響人體的健康.你認為這種說法是有必要.理由是這種轉基因棉花纖維含有Bt毒蛋白,可能引起人體產生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為解決塑料袋造成的“白色污染”這一問題,某同學試圖從土壤中尋找一種能加速塑料袋自然降解過程的目的菌,以下是該同學從土壤中尋找并篩選目的菌的流程,請回答下列問題:

(1)對培養(yǎng)基滅菌常用的方法是高壓蒸汽滅菌法.在接種前需要檢測使用的培養(yǎng)基是否被污染,方法是將未接種的培養(yǎng)基在37℃(或適宜溫度)恒溫箱中培養(yǎng)一段時間,觀察是否有菌落生成.
(2)Ⅰ號培養(yǎng)基屬于選擇(按功能分)培養(yǎng)基,其作用是使目的菌能“脫穎而出”.如圖采用的接種方法為稀釋涂布平板法.Ⅱ號培養(yǎng)基從物理性質來看,不能(填“能”或“不能”)添加瓊脂.
(3)該同學在稀釋倍數為104的培養(yǎng)基中測得平板上菌落數的平均值為20.4,則每毫升樣品中的菌落數是1.02×106個.(涂布平板時所用稀釋液的體積為0.2mL)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