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生物 > 題目詳情
16.圖甲是組成生物體的部分大分子化合物與相應組成元素的關系圖,圖乙是F2所對應的相應抗原的結構式,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構成小分子A、B、C、D、E的化學元素中相同的是C、H、O.
(2)寫出下列化合物⑦、⑨的名稱分別是脂肪、DNA.
(3)導致F1~Fn差別的原因是氨基酸的種類、數量和排列順序不同,肽鏈的(數目和)空間結構不同.
(4)小分子C和D的最主要差別是前者含核糖.
(5)寫出下列物質的具體名稱:F4為胰島素.
(6)乙圖化合物中游離的氨基、游離的羧基分別含有0、0個.
(7)組成乙圖化合物的氨基酸有5種,其中重復出現的R基是-CH3
(8)導致地球上生物多種多樣的直接原因是蛋白質的多樣性,其根本上是由(填圖中序號)⑨決定的.

分析 1、構成蛋白質的基本單位是氨基酸,其結構通式是,即每種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個氨基和一個羧基,且都有一個氨基和一個羧基連接在同一個碳原子上,這個碳原子還連接一個氫和一個R基,氨基酸的不同在于R基的不同.
2、氨基酸在核糖體中通過脫水縮合形成多肽鏈,而脫水縮合是指一個氨基酸分子的羧基(-COOH )和另一個氨基酸分子的氨基(-NH2)相連接,同時脫出一分子水的過程;連接兩個氨基酸的化學鍵是肽鍵,其結構式是-CO-NH-;氨基酸形成多肽過程中的相關計算:肽鍵數=脫去水分子數=氨基酸數一肽鏈數,游離氨基或羧基數=肽鏈數+R基中含有的氨基或羧基數,至少含有的游離氨基或羧基數=肽鏈數.
3、幾種化合物的元素組成:
蛋白質是由C、H、O、N元素構成,有些還含有P、S等;
核酸(包括DNA和RNA)是由C、H、O、N、P元素構成;
脂質是由C、H、O構成,有些含有N、P;
糖類是由C、H、O構成.
4、分析題圖:
圖甲中的⑥動物特有的儲能物質是糖原,A是葡萄糖,①是c、H、O;⑦動植物普遍的儲能物質是脂肪,B是甘油和脂肪酸,②是c、H、O;⑧少數生物的遺傳物質(RNA病毒)是RNA,C是核糖核苷酸,③是C、H、O、N、P;⑨生物界主要的遺傳物質是DNA,D是脫氧核苷酸,④是C、H、O、N、P;染色體是由DNA和蛋白質組成的,⑩是蛋白質,蛋白質具有催化、調節(jié)、運輸等功能,E是氨基酸,⑤是C、H、O、N.
圖乙是F2所對應的相應抗原的結構式,該化合物含有7個肽鍵、7個R基(分別為-CH3、-CH2-C8H6N、-CH2-C(OH)(CH3)(CH2-OH)、-CH3、-CH(OH)(CH3)、-CH3、-CH2-CH(CH32),是由7個氨基酸形成的環(huán)狀七肽化合物.

解答 解:(1)題圖中的小分子 A、B、C、D、E 分別為葡萄糖、甘油和脂肪酸、核糖核苷酸、脫氧核苷酸、氨基酸,以上幾種物質中均含有的元素是C、H、O.
(2)由以上分析知,題圖中的化合物⑦是脂肪、⑨是DNA.
(3)題圖中的F為蛋白質,導致F1~Fn差別的原因與構成蛋白質的氨基酸的種類、數量和排列順序不同,肽鏈的(數目和)空間結構不同千變萬化有關.
(4)小分子C和D分別為核糖核苷酸和脫氧核苷酸,二者最主要差別是前者含核糖.
(5)題圖中的蛋白質F4具有降低血糖的功能,據此判斷為是胰島素.
(6)氨基和羧基的結構式分別為-NH2和-COOH,分析乙圖可知,乙圖化合物中沒有游離的氨基和游離的羧基.
(7)組成乙圖化合物的氨基酸的R基分別為-CH3、-CH2-C8H6N、-CH2-C(OH)(CH3)(CH2-OH)、-CH3、-CH(OH)(CH3)、-CH3、-CH2-CH(CH32,R基有5種,其中重復出現的R基是-CH3
(8)蛋白質是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導致地球上生物多種多樣的直接原因是蛋白質的多樣性,其根本上是由題圖中的⑨DNA決定的(蛋白質是在DNA的指導下通過轉錄和翻譯過程形成的).
故答案為:
(1)C、H、O
(2)脂肪、DNA
(3)氨基酸的種類、數量和排列順序不同,肽鏈的(數目和)空間結構不同
(4)核糖      
(5)胰島素      
(6)0、0     
(7)5-CH3  
(8)蛋白質的多樣性     ⑨

點評 本題結合組成生物體的部分大分子化合物與相應組成元素的關系圖、某抗原的結構式,考查組成細胞的元素和化合物、蛋白質的合成--氨基酸脫水縮合的知識,考生識記氨基酸的結構通式、細胞中化合物的種類和組成,明確氨基酸脫水縮合的過程,掌握氨基酸脫水縮合過程中的相關計算是解題的關鍵.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下列關于遺傳物質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①在女性的乳腺細胞中含有人類的全部遺傳信息  
②同種生物個體間的DNA分子完全相同
③核酸是生物的遺傳物質                      
④一個DNA分子中可以有很多個基因
⑤DNA分子主要存在于細胞核中.
A.①②④⑤B.①③④⑤C.②③④D.③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7.如圖是有關生物細胞生活史的概括.請據圖分析回答:

(1)③所示的變化,在生物學上稱為細胞分化;經③過程所形成的D中的4種細胞中蛋白質種類不完全相同(完全相同、完全不同或不完全相同),造成該現象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選擇性表達.
(2)在④過程中,細胞內呼吸速率減慢,細胞核體積增大.
(3)F→G→H過程的技術,在植物學上叫組織培養(yǎng),其理論基礎是細胞的全能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如圖表示呼吸作用過程中葡萄糖分解的兩個途徑.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
A.若發(fā)生圖中所示的呼吸作用過程,則此個體必須生活在無氧環(huán)境中
B.葡萄糖→丙酮酸→乳酸分解途徑僅存在于動物細胞中
C.酶1、酶2、酶3都位于細胞質基質中
D.葡萄糖→丙酮酸過程中不合成ATP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下列屬于相對性狀的是( �。�
A.豌豆的綠粒與皺粒B.果蠅的紅眼與白眼
C.狗的長毛與直毛D.小麥的抗倒伏與抗銹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下列有關實驗操作的敘述正確的是( �。�
A.酒精可使溴麝香草酚藍水溶液由藍變綠再變黃
B.甲基綠和吡羅紅與斐林試劑使用方法類似,均為混合后使用且應現用現配
C.觀察植物細胞有絲分裂的實驗中,鹽酸的作用是改變細胞膜的通透性
D.用蘇丹III染液給花生子葉薄片染色后應用清水洗去浮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下列關于同源染色體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形態(tài)大小一般相同
B.一條來自父方,一條來自母方
C.減數分裂時可以聯(lián)會
D.由一條染色體復制而來的兩條染色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人細胞染色體數目為46條,一個卵原細胞經過減數分裂產生的卵細胞個數、卵細胞內的染色體數目分別是( �。�
A.1、23B.1、46C.4、46D.4、2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浙江省湖州市高二上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細胞質基質是細胞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下列有關敘述中,錯誤的是( )

A.呈透明的膠質狀態(tài)

B.是活細胞進行多種化學反應的主要場所

C.由水、無機鹽、脂質、糖類、氨基酸、核苷酸和多種酶等組成

D.在活細胞內呈靜止狀態(tài)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