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甲表示從青蛙體內分離出一部分新鮮的腓腸肌及相連的部分神經組織,圖中a為神經纖維與腓腸肌細胞的連接處.圖乙是圖甲中a部位的放大圖,其中Ach(乙酰膽堿)是一種興奮型遞質,當興奮傳到傳出神經末梢時,Ach與Ach受體結合,引起肌肉收縮.(假設在實驗過程中,適宜條件下肌肉和神經組織均能保持正常的結構和功能.利用上述材料判斷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將2個微電極置于上圖b、c兩處神經細胞膜外,并與靈敏電流計正負兩極相連;微電流間歇性刺激e處,結果肌肉收縮,且電流計指針發(fā)生了兩次方向相反的偏轉
B、將一定濃度的阿托品溶液滴加在脊柱與c點之間的某處(d),重復A實驗,結果與A實驗相同;說明阿托品溶液阻斷興奮在突觸中的傳遞,而不影響興奮在神經纖維上的傳導
C、當完成一次興奮傳遞后,Ach立即被分解,其意義是保證神經調節(jié)的靈敏性,若某種藥物可以阻斷其分解,則會導致肌肉持續(xù)收縮,破傷風桿菌能阻止神經末梢釋放甘氨酸,而引起同樣的效果,說明甘氨酸能導致下一神經元抑制
D、不少重癥肌無力患者是由于受病毒感染后,機體產生抗體,它除了與病毒結合之外,還能與Ach受體結合,阻斷興奮的傳遞,導致重癥肌無力,這說明患者所感染的病毒表面有一種抗原決定簇與Ach受體相似.在免疫學上這種重癥肌無力屬于一種自身免疫病
考點:神經沖動的產生和傳導,細胞膜內外在各種狀態(tài)下的電位情況,人體免疫系統(tǒng)在維持穩(wěn)態(tài)中的作用
專題:
分析:在神經調節(jié)中,興奮在一個神經元上傳導可以是雙向的,但是在兩個神經元之間傳導只能是單向的.
兩個神經元之間興奮傳導是通過突觸這個結果進行的,在突觸前膜中存在突觸小泡,其中含有神經遞質,神經遞質包括興奮性遞質和抑制性遞質,因此可以使下一個神經元產生興奮或抑制.
自身免疫性疾病是指機體對自身抗原發(fā)生免疫反應而導致自身組織損害所引起的疾。
解答: 解:A、在靜息狀態(tài)下,膜電位表現(xiàn)為外正內負,興奮時表現(xiàn)為外負內正.刺激e點產生的興奮先傳導至c點,此時指針將向右偏轉后恢復,當興奮傳導至b點時,指針又會向左偏轉后恢復,A正確;
B、將一定濃度的阿托品溶液滴加在脊柱與c點之間的某處(d),重復A實驗,結果與A實驗相同,說明阿托品溶液不影響興奮在神經纖維上的傳導,但是不能證明其能阻斷興奮在突觸中的傳遞,B錯誤;
C、當完成一次興奮傳遞后,Ach立即被分解,其意義是保證神經調節(jié)的靈敏性.若某種藥物可以阻斷其分解,由于Ach是一種興奮型遞質,則會導致肌肉持續(xù)收縮,破傷風桿菌能阻止神經末梢釋放甘氨酸,而引起同樣的效果,說明甘氨酸能導致下一神經元抑制,C正確;
D、分析選項可知,患者所感染的病毒表面有一種抗原決定簇與Ach受體相似,因此抗體在殺滅抗原的同時也損傷了自身組織,在免疫學上這種重癥肌無力屬于一種自身免疫病,D正確.
點評:本題考查了神經調節(jié)和免疫調節(jié)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考生的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難度適中.考生要能夠識記自身免疫病的概念,并進行相應的判斷;明確興奮性遞質和抑制性遞質的生理作用.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物種多樣性是代表群落組織水平和功能的基本特征,辛普森指數(shù)是測定種群組織水平最常用的指標之一,辛普森指數(shù)與物種多樣性的關系是( 。
A、辛普森指數(shù)越大,表示物種多樣性程度高
B、辛普森指數(shù)越小,表示物種多樣性程度高
C、只有當種群密度小時,辛普森指數(shù)與物種多樣性正相關
D、只有當種群密度大時,辛普森指數(shù)與物種多樣性負相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下列是關于突觸傳導與脊髓反射的結構圖,請據(jù)圖分析下列選項,其中正確的是( 。
A、甲圖中結構4的物質與結構2結合,導致結構1的變化,從而決定神經沖動傳導方向由左向右
B、乙圖由該部位刺激至產生反應的過程稱反射
C、丙圖刺激b點能產生反應,刺激a點不能產生反應
D、丁圖的c、d均為脊神經,其中包括部分自主神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人體各器官和系統(tǒng)的生長發(fā)育模式大體歸為四種類型,如圖(圖中100%表示達到了20歲程度).其中屬于生殖系統(tǒng)發(fā)育曲線的是( 。
A、甲B、乙C、丙D、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治療性克隆有何希望最終解決供體器官的短缺和器官移植出現(xiàn)的排異反應.如圖表示治療性克隆的過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上述過程利用了動物體細胞融合技術
B、上述過程實現(xiàn)了動物細胞的全能性
C、胚胎干細胞的不斷增殖和分化潛能保證①過程的進行
D、①、②過程不進行DNA復制和蛋白質合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對“DNA的粗提取和鑒定”實驗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利用DNA能溶于酒精溶液,而蛋白質不溶于酒精溶液,可將DNA與蛋白質分離
B、利用高溫能使蛋白質變性,卻對DNA沒有影響的特性,可將DNA 與蛋白質分離
C、在溶有DNA的2mol/L氯化鈉溶液中緩緩加入蒸餾水,輕輕攪拌后過濾,取濾液進行以后的實驗
D、在DNA濾液中加入嫩肉粉,通過木瓜蛋白酶的作用,可將DNA與蛋白質分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下列有關腦灰質分布的敘述,哪項是正確的?(  )
A、集中于腦的深部
B、集中于腦的表層
C、均勻分散于腦的各部
D、在腦的不同部分,分布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生態(tài)工作者對我國北方某地草原的物種數(shù)量和分布情況進行調查,設計如下調查步驟:
①在物種分布較密集的地方取5個樣方. 
②數(shù)每個樣方內各物種的個體數(shù),作好記錄.
③利用步驟②數(shù)據(jù),計算辛普森指數(shù).   
④由辛普森指數(shù)判斷物種的豐富度.
以上步驟中正確的是(  )
A、①②③B、②④C、③④D、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研究發(fā)現(xiàn),轉基因抗蟲植物能殺死昆蟲的原理是該基因控制合成的蛋白質被昆蟲食用后,在消化道中被蛋白酶水解產生具有毒性的活性肽,與昆蟲腸道細胞上的受體結合,使細胞滲透壓失衡,最終導致昆蟲死亡.圖1表示從蘇云金桿菌中獲取BT抗蟲基因以培養(yǎng)抗蟲玉米的部分過程.其中①-⑧表示操作流程,a、b表示分子,c-e表示培養(yǎng)過程(其中d過程表示細菌與玉米細胞混合培養(yǎng)).

(1)通過圖1示流程①獲取BT抗蟲基因需使用
 
酶,將其與切割后的質粒重組需使用
 
酶;在流程⑤中,細菌經培養(yǎng)不斷分裂產生更多的子代細菌,該步驟的主要目的是
 
;流程⑦需要運用
 
技術,經過
 
過程最終形成植株,其依據(jù)的主要原理是
 

(2)目前多個國家已批準種植轉BT基因抗蟲玉米供人食用,請結合題意分析其可行的原因是
 

(3)已知BT基因能夠成功整合到玉米染色體上,某玉米植株體細胞中BT基因在染色體上的整合情況如圖2所示(黑點表示BT基因的整合位點),該植株進行自交,子一代中具有抗蟲特性的植株所占比例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