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生物 > 題目詳情
如圖曲線Ⅰ表示農田中晝夜溫度變化;Ⅱ表示光照強度晝夜變化;Ⅲ表示植物吸收CO2的晝夜變化變化,請判斷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在Ⅲ曲線與時間軸交點c和e時,光合作用固定的CO2和呼吸作用釋放的CO2量相等
B、a點的形成是由夜間的低溫造成的
C、在從時間軸上的c點開始合成有機物,到e點有機物的合成終止
D、增大曲線Ⅲ與時間軸所圍成的正面積措施包括提高光照強度、CO2濃度和充足的水分供應等
考點:影響光合作用速率的環(huán)境因素,細胞呼吸的過程和意義
專題:
分析:分析這類曲線時注意幾個交點及曲線的升降變化.Ⅲ曲線與Y軸的交點表示呼吸作用,它與溫度有關.溫度降低,呼吸作用量降低;它與時間軸的交點表示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相等.當有光時及開始進行光合作用,不過在c點時間前強度低于呼吸作用,所以在c點前已經開始合成有機物了.
解答: 解:A、Ⅲ為植物吸收CO2的變化曲線,植物體細胞內可以進行與CO2變化有關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兩個過程,c、e兩個交點CO2吸收量為0,實質是光合作用吸收CO2=呼吸作用釋放的CO2,A正確;
B、夜間只進行呼吸作用,a點時呼吸作用減弱,可能與此時環(huán)境溫度降低抑制呼吸作用有關,B正確;
C、c、e是光合作用吸收CO2=呼吸作用釋放的CO2,所以光合作用開始點在c點前,終止點在e點后,C錯誤;
D、曲線Ⅲ與橫軸圍成的正面積為光合作用凈產量,所以改善影響光合作用的條件的措施,有利于增大正面積,D正確.
故選: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屬于考綱中理解層次的要求,考查了影響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環(huán)境因素等知識,要求考生能從題中曲線獲取信息,并運用所學知識對信息進行分析、推理和解釋現象的能力.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在一個DNA分子中,腺嘌呤與胸腺嘧啶之和占全部堿基總數的42%.若其中一條鏈的胞嘧啶占該鏈堿基總數的24%、胸腺嘧啶占30%,則另一條鏈上,胞嘧啶、胸腺嘧啶分別占該鏈堿基總數的( 。
A、21%、12%
B、30%、24%
C、34%、12%
D、58%、3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如圖是轉基因獼猴培育過程示意圖,請據圖回答:

(1)過程②中常用
 
的方法將目的基因導入受精卵.
(2)在體外培養(yǎng)受精卵時,除了給予一定量的O2以維持細胞呼吸外,還需要提供CO2氣體以維持
 

(3)從雄性獼猴附睪中取出的精子不能在體外使卵母細胞受精,需要用人工配置的
 
使精子獲能.
(4)圖中過程⑦稱為
 
,為使代孕雌猴與供體雌猴生殖器官的生理變化相同,此前需對代孕雌猴作
 
處理.
(5)若要同時獲得多只與此轉基因獼猴相同的小猴,可對早期胚胎進行
 
,操作時選擇發(fā)育到桑椹胚或囊胚期的胚胎進行.若選用囊胚期的胚胎,操作過程需要特別注意的問題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如圖為人體體液免疫的部分過程,下列相關敘述中錯誤的是( 。
A、M細胞被同種抗原再次刺激時能分化形成E細胞
B、圖中“某物質”最可能是淋巴因子
C、人乳頭瘤病毒侵入人體后,也需要體液免疫對其發(fā)揮作用
D、E細胞接觸被抗原入侵的靶細胞,導致靶細胞裂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如圖表示生物新物種形成的基本環(huán)節(jié),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同一物種不同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導致種群基因庫的差別越來越大,但生物沒有進化
B、自然選擇過程中,直接被選擇的是基因型,進而導致基因頻率的改變
C、地理隔離能使種群基因庫產生差別,必然導致生殖隔離
D、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是產生生殖隔離的前提條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設計生態(tài)工程的常用方法之一是給食物網“加環(huán)”,依圖判斷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用殘渣來培育食用菌和蛆蛹,實現了物質的多級利用
B、用蛆蛹糞便作有機肥還田,運用了能量循環(huán)再生原理
C、用玉米的副產品玉米芯生產木糖醇,可增加經濟效益
D、在離開人的管理條件下,該生態(tài)工程就不能正常運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下圖表示某綠色植物的葉肉細胞在其他條件不變且比較適宜時,分別在光照強度為a、b、c、d時,單位時間內CO2釋放量和O2產生量的變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光照強度為a時,葉肉細胞產生ATP的場所有線粒體、葉綠體、細胞質基質
B、光照強度為b時,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
C、該植物其他條件不變一晝夜中保持15小時光照強度為c,其余時間黑暗,該植物不能正常生長
D、光照強度為d時,細胞要從周圍吸收8個單位的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艾滋病研究者發(fā)現這么一種怪現象:有1%~2%HIV感染者往往感染HIV但不會發(fā)病,旅美中國學者張林琦博士及其同事為這一現象找到初步答案,這些感染者在感染HIV后,體內會產生3種名為“阿爾法--防御素”的小分子蛋白質,這可能就是少數HIV感染者可以長期健康存活而不發(fā)病的原因.下列對“阿爾法--防御素”的認識不可能成立的是(  )
A、它們是在核糖體上合成的
B、如果將這3種“阿爾法--防御素”的小分子蛋白質制成藥劑口服,可達到治療目的
C、氮是構成“阿爾法--防御素”的特征元素
D、可以人工合成并用于艾滋病的治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孟德爾做了如圖所示的雜交實驗,以下描述正確的是( 。
A、所結豆莢細胞的基因型由植株甲與植株乙決定
B、所結豆莢細胞的基因型與植株甲相同,屬于細胞質遺傳
C、豆莢中的每一粒種子的種皮是親代的,胚是F1
D、豆莢中的種子萌發(fā)后的植株表現型都與植株甲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