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生物 > 題目詳情

【題目】某學生進行了下面的實驗:他將碘液滴在一塊干面包上,面包變成了深藍色;他嚼碎了另一塊面包,并用斐林試劑檢驗,溶液中出現(xiàn)了磚紅色沉淀。因此,他得出結論,面包被嚼碎時產生了還原糖。這位學生的實驗設計的錯誤之處在于(  )

A.未對嚼碎的面包做淀粉檢驗

B.未對唾液做淀粉檢驗

C.未對干面包做還原糖的檢驗

D.未考慮面包的制作時間

【答案】C

【解析】

淀粉遇碘液變藍;斐林試劑能檢測麥芽糖(還原糖),在水浴加熱的條件下,能與麥芽糖(還原糖)發(fā)生反應生成磚紅色沉淀.用碘液檢驗干面包變成了深藍色,說明干面包中含有淀粉;用斐林試劑檢驗嚼碎的面包變成了紅色,說明嚼碎的面包中含有麥芽糖,但不能說明嚼碎面包中所含的麥芽糖是嚼碎時淀轉變而來還是干面包中原有的。據此答題。

用碘液檢驗干面包(未嚼碎),面包變成了深藍色,只能說明其中含有淀粉,并不能排除是否有麥芽糖,因此還需對干面包做麥芽糖的檢驗。

故選:C。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多種真菌、細菌和病毒等微生物都能引起人類肺炎,當出現(xiàn)“不明原因肺炎”時,需對病原體進行探究鑒別,以下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A.分析亞顯微結構可鑒別是否為真菌

B.分析固體培養(yǎng)基上長出的菌落可鑒別是否為細菌

C.分析患者體內是否發(fā)生體液免疫可鑒別是否為病毒

D.測定基因序列可鑒別是否為新的病原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科學家探究“DNA是遺傳物質”實驗的敘述,錯誤的是(

A.格里菲思實驗中死亡小鼠體內均能分離出S型活細菌

B.艾弗里實驗中S型細菌DNA的純度會影響轉化的效率

C.攪拌時間長短對35S、32P標記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結果影響不同

D.格里菲思、赫爾希和蔡斯均通過實驗證明DNA是遺傳物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與細胞相關的敘述,正確的是

A. 酵母菌的細胞核內含有DNA和RNA兩類核酸

B. 核糖體、溶酶體都是具有膜結構的細胞器

C. 藍藻細胞的能量來源于其線粒體有氧呼吸過程

D. 在葉綠體中可進行CO2的固定但不能合成ATP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有關顯微鏡操作的表述,錯誤的是(  )

A.標本染色較深,應選用凹面鏡和大光圈

B.若轉換高倍物鏡觀察,需先升高鏡筒,以免鏡頭碰壞裝片

C.若要將位于視野左上方的物像移至視野中央,應向左上方移動裝片

D.轉換高倍物鏡之后,只能使用細準焦螺旋進行調節(ji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疫苗研制須遵循嚴格程序,包含病原體分離確認、動物和人體實驗等過程,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研究該病原體的基因序列和蛋白質組成,有利于確定抗原的成分及結構

B.對照組接種病原體、實驗組接種疫苗,實驗組血清檢測到淋巴因子說明疫苗研制成功

C.對照組不接種疫苗、實驗組接種疫苗,實驗組血清檢測到相應的抗原說明疫苗研制成功

D.若疫苗研制成功,接種后人體依靠產生相應的效應T細胞吞噬分解抗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人體細胞的生命歷程,敘述錯誤的是(

A.細胞分裂和分化存在于整個個體發(fā)育過程中

B.受精卵分裂產生的子細胞表面積與體積之比變大

C.細胞分化過程中遺傳物質改變,導致細胞的形態(tài)和功能發(fā)生改變

D.胚胎發(fā)育時產生過量的神經細胞,通過細胞凋亡可實現(xiàn)數量的調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腐乳制作過程中,豆腐含水量、鹽的用量、發(fā)酵溫度和酒的用量等均會影響腐乳風味和質量.下列相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

A. 豆腐含水量過高,腐乳不易成形

B. 加鹽量過多,腐乳硬度會增大

C. 前期發(fā)酵溫度過低,腐乳“皮”不易形成

D. 酒的用量過少,后期成熟時間延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防止雜菌入侵,獲得純凈的培養(yǎng)物,是研究和應用微生物的前提。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

A.實驗室里可以用紫外線或化學藥物進行消毒

B接種環(huán)、接種針等金屬用具,直接在酒精燈火焰的內焰部位灼燒滅菌

C.在實驗室中,切不可吃東西、喝水,離開實驗室時一定要洗手,以防止被微生物感染

D.使用后的培養(yǎng)基丟棄前一定要進行滅菌處理,以免污染環(huán)境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