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生物 > 題目詳情
3.胰島素是維持血糖平衡的重要激素,胰島細胞的內分泌活動的協調有利于維持血糖平衡.如圖表示胰島素分泌的調節(jié)過程及胰島素作用機理.據圖分析回答:

(2)圖示過程說明胰島素分泌的調節(jié)方式是神經-體液調節(jié).一是胰島B細胞分泌胰島素受到血糖濃度和胰高血糖素濃度的影響;二是下丘腦可控制胰島A、B細胞的分泌.血糖濃度高時,其釋放的神經遞質可與胰島B細胞膜上相應的受體結合,引起胰島素分泌增多.當血糖濃度低時,支配胰島細胞的神經末梢釋放的去甲腎上腺素促進胰島A細胞的分泌,卻抑制胰島B細胞的分泌,原因是胰島A、B細胞與去甲腎上腺素結合的受體不同.
(3)胰島素可通過作用于下丘腦神經元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驗證此現象的實驗思路是:將大鼠隨機分成兩組,一組在其下丘腦神經元周圍施加適量的胰島素溶液,另一組施加等體積生理鹽水,測定并比較施加試劑前后血液中胰高血糖的濃度.為使實驗結果更明顯,實驗過程中應將血糖維持在比正常濃度稍低(填“稍高”或“稍低”)的水平.
(4)胰島B細胞含有與病毒相似的抗原,若人體感染該病毒,自身免疫系統在消滅病毒時,抗體與胰島B細胞結合,可破壞胰島B細胞而導致胰島素分泌量減少,引起糖尿。

分析 1、激素調節(jié)過程中,通過體液運輸作用于靶細胞膜上的受體,進而調節(jié)生命活動.
2、對照實驗的設計必須確保單一變量,根據題干信息“胰島素可通過作用于下丘腦神經元抑制胰島血糖素的分泌”,則單一變量是否注射胰島素,因變量是血液中胰島血糖素的濃度.
3、胰島素是惟一能降低血糖的激素,其作用分為兩個方面:促進血糖氧化分解、合成糖原、轉化成非糖類物質;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類物質轉化.

解答 解:(2)據圖分析,胰島素的分泌調節(jié)方式為神經-體液調節(jié).胰島B細胞分泌胰島素受到血糖濃度和胰高血糖素濃度的影響,同時下丘腦可控制胰島A、B細胞的分泌.血糖濃度高時,其釋放的神經遞質可與胰島B細胞膜上相應的受體結合,引起胰島素分泌增多.當血糖濃度低時,支配胰島細胞的神經末梢釋放的去甲腎上腺素促進胰島A細胞的分泌.同一激素作用于不同的靶細胞產生不同的效應,說明兩種細胞中的相關受體不同,即胰島A、B細胞與去甲腎上腺素結合的受體不同.
(3)依題干可知,該實驗探究的自變量為是否施加適量的胰島素,可知對照組為空白對照,為控制無關變量,對照組應加入等量的生理鹽水;在血糖濃度較低時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故為使實驗結果更明顯(胰高血糖素的變化量更大),應在機體血糖含量比正常水平較低時進行實驗,若胰島素能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則血液中胰高血糖素的濃度不會增加.
(4)根據題意可知,機體產生的針對病毒的抗體攻擊了自身胰島B細胞,說明胰島B細胞含有與病毒相似的抗原;人體感染該病毒,自身免疫系統在消滅病毒時,抗體與胰島B細胞結合而被破壞.
故答案為:
(2)神經-體液   血糖濃度和胰高血糖素濃度   胰島A、B細胞與去甲腎上腺素結合的受體不同
(3)等體積生理鹽水   稍低
(4)抗原   胰島B細胞

點評 本題考查血糖調節(jié)、對照試驗的設計等相關知識,意在考查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屬于中檔題.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廣東省惠州市高二上期末理科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2015秋•惠州期末)下列某生態(tài)系統中能量流動的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

A.植物→種子→鷹→麻雀→蛇→細菌

B.種子→細菌→真菌→噬菌體→麻雀→鷹

C.食草昆蟲→鼠→野兔→貓頭鷹→狐

D.草→食草昆蟲→蟾蜍→蛇→貓頭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5.如圖1為處理生活污水的工藝流程圖.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人工濕地生態(tài)系統是通過物理、化學及生化反應三重協同作用凈化污水.從圖中可以看出,參與凈水的生物類群除消費者外,其它屬于生態(tài)系統的分解者.
(2)流經該人工濕地的能量,除蘆葦、黑藻和綠藻(生產者)固定的能量外,還來自污水中的有機物.某段時間內,大量含N,P的生活污水注入該人工濕地,在其他條件都適宜的情況下,黑藻、綠藻的種群數量增長曲線可能是圖2中的①.
(3)人工濕地中的蘆葦屬于挺水植物,綠藻屬于浮游植物,黑藻屬于沉水植物,這一現象體現了群落的垂直結構.通過蘆葦中空的通氣組織,由根部為細菌、真菌的呼吸作用提供氧氣.
(4)人工濕地實現對污水的凈化,體現出生物多樣性的間接價值.定期從人工濕地收獲各種動植物產品,有利于深度凈化水質,原因是通過產品輸出降低水體中的N、P等物質(合理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2.某生物興趣小組用迎春枝條作實驗材料,做了探究NAA促進插條生根最適濃度實驗的預實驗,結果如圖.請根據實驗結果,設計進一步的探究實驗:材料用具:生長旺盛的一年生迎春枝條若干、燒杯、量筒、培養(yǎng)皿、NAA、蒸餾水等.
配制溶液:若溶液濃度梯度差為0.5ppm),則需要配置9組實驗梯度溶液,并進行編號.
實驗步驟:
第一步:將上述迎春枝條隨機均分為“X“(及上述所分組數)組準備實驗;
第二步:將9份枝條的基部分別浸泡在1~9號NAA溶液中;
第三步:一天后一天后取出枝條分別進行扦插;
第四步:十天后對扦插枝條的生根情況進行統計記錄.
該實驗應控制好的兩個主要無關變量是無關變量:各組枝條處理時間長短一致 所用植物材料盡可能做到條件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9.紅樹林位于陸地與海洋交界帶的灘涂淺灘,是陸地向海岸過度的特殊生態(tài)系統.生態(tài)學家對某紅樹林的群落演替過程進行調查研究后,發(fā)現該生態(tài)系統中一定區(qū)域內秋茄、白骨壤等主要植物的數量變化如下所示.請回答:
(1)調查紅樹林中主要植物的種群數量時,常用法.紅樹林群落的垂直結構既能提高群落利用陽光等環(huán)境資源的能力,又為動物的分層提供了棲息空間和食物條件.
(2)紅樹林中的白骨壤與桐花樹之間存在關系,它們在生態(tài)系統的碳循環(huán)中所起的主要作用是將無機環(huán)境中的CO2轉化成生物群落中的有機碳.
(3)紅樹林生態(tài)系統中,流入第一營養(yǎng)級的總能量至少是次級消費者總能量的25倍.
(4)圖中所示演替過程的時期與初期相比,群落發(fā)生的主要變化是物種豐富度降低(生物種類減少)和優(yōu)勢物種改變,從而導致群落的結構發(fā)生改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6.某植物花瓣中色素合成的生化途徑如圖所示(A、B、E為控制相應生化途徑的基因,且相互獨立遺傳),當紅色色素和藍色色素同時存在時花瓣表現為紫色,黃色色素和藍色色素同時存在花瓣時表現為綠色,三種色素均不存在時花瓣表現為白色.現有純合紫色與純合白色個體雜交得到F1,F1的花瓣顏色為紫色;F1自交產生F2花瓣的顏色及比例為紫色:紅色:藍色:白色=9:3:3:1.請回答下列問題.
(1)兩親本的基因型為AABBEE×aaBBee.
(2)F2中藍色個體自交,其后代表現型及比例為藍色:白色=5:1,其中純合子的比例為$\frac{2}{3}$.從F2中取出紅色個體和白色個體進行雜交,后代出現白色個體的概率為$\frac{1}{3}$.
(3)研究人員發(fā)現F1中某個體自交,后代出現了6種表現型,研究人員推測該植株發(fā)生了基因突變,突變后該植株的基因型為AaBbEe,其自交后代表現型及其比例為紫色:藍色:綠色:紅色:黃色:白色=27:12:9:9:4: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下列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措施中,不合理的是(  )
A.禁止開發(fā)和利用野生生物資源B.建立自然保護區(qū)和風景名勝區(qū)
C.大力開展退耕還林、還草D.控制人口增長,防止環(huán)境污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0.某地的常綠闊葉林因過渡砍伐而遭到破壞,停止砍伐一段時間后,該地常綠闊葉林逐步得以恢復.表為恢復過稱依次更替的群落類型及其植物組成.
演替階段群落類型植物種類數/種
草本植物灌木喬木
1草叢3400
2針葉叢52121
3針、闊葉混交林672417
4常葉闊林1063116
(1)該地常綠闊葉林恢復過程中,群落演替的類型為次生演替;群落類型常綠闊葉林中的動物分層現象最復雜,豐富度最高.
(2)群落中某種群年初個體數為100,一年內新生個體20個,死亡個體10個,年末時個體數為110,該種群的年出生率為20%.
(3)對土壤中小動物類群豐富度進行研究,采用的統計方法通常是記名計算法和目測估計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加勒比島安樂蜥皮膚圖案有A、B1、B2、C四種,不同圖案的個體數隨時間的變化如圖所示.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B1、B2類型的出現一定是突變的結果
B.島上所有安樂蜥的全部膚色基因稱為該種群的基因庫
C.B1和C的數量變化是自然選擇的結果
D.T5時期,B2與A一定存在生殖隔離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