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習題
 0  167180  167188  167194  167198  167204  167206  167210  167216  167218  167224  167230  167234  167236  167240  167246  167248  167254  167258  167260  167264  167266  167270  167272  167274  167275  167276  167278  167279  167280  167282  167284  167288  167290  167294  167296  167300  167306  167308  167314  167318  167320  167324  167330  167336  167338  167344  167348  167350  167356  167360  167366  167374  203614 

科目: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4.某教師在課堂上用右圖所示的裝置來驗證濃硫酸與銅是否發(fā)生反應,并探討反應所產生氣體的性質.請回答下列問題:
(1)試管乙中發(fā)生的現(xiàn)象是品紅溶液褪色,
該現(xiàn)象能說明產生的氣體具有漂白性.
(2)寫出試管甲中所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并標明電子轉移方向和數(shù)目.
(3)試管乙口部浸有堿液的棉花的作用是吸收SO2
(4)SO2的排放是造成酸雨的主要因素,某同學通過實驗探究,得出酸雨pH隨時間的增加而減小的結論.為進一步研究酸雨的成分,該同學取某一時段的這種雨水V L,加入0.5mol/L的Ba(OH)2溶液至不再產生沉淀時,恰好消耗20.00mL Ba(OH)2溶液.請計算:
①該雨水中共溶解標準狀況下SO2的體積多少mL?
②若生成沉淀物的質量為2.25g,求出沉淀物的組成.(請寫出計算過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3.I.甲同學利用下列裝置驗證木炭與濃硫酸反應的全部產物

(1)寫出木炭與濃硫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C+2H2SO4(濃)$\frac{\underline{\;\;△\;\;}}{\;}$CO2↑+2SO2↑+2H2O
(2)A中加入的試劑是無水CuSO4粉末,可驗證產物是水,B、D中加入的試劑都是品紅溶液,D中正確的實驗現(xiàn)象是:變紅不褪色
(3)E中所盛溶液是澄清石灰水,驗證的產物CO2
Ⅱ.乙同學只用B、C、D、E裝置驗證SO2的某些性質,請回答下列問題:
(1)C中加入的試劑是氫硫酸,證明SO2具有氧化性.
(2)D中加入酸性的KMnO4溶液,證明SO2具有還原性.
(3)E中加入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證明SO2是酸性氣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2.用如圖所示裝置證明濃硫酸的強氧化性,并檢驗產物的性質.請回答:

(1)寫出裝置①中的化學方程式:Cu+2H2SO4(濃)$\frac{\underline{\;\;△\;\;}}{\;}$CuSO4+SO2↑+2H2O.
(2)裝置②中的現(xiàn)象:紫色石蕊溶液變成紅色,此實驗證明SO2是酸性氣體.
(3)裝置③中的現(xiàn)象:產生淡黃色沉淀,體現(xiàn)了SO2的氧化性.
(4)裝置④中的現(xiàn)象:溴水的顏色褪去,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SO2+Br2+2H2O═4H++2Br-+SO42-
(5)裝置⑤中的現(xiàn)象:品紅溶液褪色,該現(xiàn)象證明SO2有漂白性.
(6)裝置⑥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吸收多余的SO2,防止SO2污染空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SO2+2NaOH═Na2SO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1.某化學興趣小組為探索銅與濃硫酸的反應,用如圖所示裝置進行有關實驗.
甲組取ag銅片和一定量的濃硫酸放入試管中加熱,直到反應完畢,最后發(fā)現(xiàn)試管中還有一定量的H2SO4和Cu剩余.
(1)寫出裝置A中所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Cu+2H2SO4(濃)$\frac{\underline{\;\;△\;\;}}{\;}$CuSO4+2H2O+SO2↑;
(2)若用含0.2mlH2SO4的濃硫酸與過量銅片共熱,能否收集到0.1molSO2?不能(填“能”或“不能”).
(3)當集氣瓶B中的氣體收集滿時,裝置C中有可能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品紅溶液褪色.
(4)為什么有一定量的余酸卻未能使Cu完全溶解,你認為原因是稀硫酸不與Cu反應.
(5)乙組同學認為:實驗裝置C有可能造成環(huán)境污染,乙組學生設計了最簡單方法給予解決:在C試管口塞上一團沾有NaOH(填化學式)溶液的棉花.
(6)為了證明反應結束后的試管中的確有剩余的稀硫酸,可選擇的試劑是AB.
A.鐵粉 B.Na2CO3溶液 C.BaCl2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0.合肥市某;瘜W興趣小組為探究鐵與濃硫酸反應,設計了如圖所示裝置進行實驗.
(1)已知C中盛有足量的氫氧化鈉溶液,實驗過程中,觀察到B中的品紅溶液褪色,C中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SO2+2OH-═SO32-+H2O.
一段時間后,觀察到C中有少量氣泡冒出,此氣泡的成分是H2
(2)用“可抽動的鐵絲”代替“直接投入鐵片”的優(yōu)點是便于控制鐵與濃硫酸的反應和停止;
(3)實驗完畢后,先熄滅酒精燈,由于導管D的存在,B中的液體不會倒吸入A中,其原因是當A試管中氣體壓強減小時,空氣從D導管進入A試管中,維持A試管中壓強平衡.
(4)反應結束后,不需要打開膠塞,就可使裝置中殘留氣體完全被吸收,應當采取的操作是從E管口向A中緩緩鼓入足量空氣,將殘留的二氧化硫趕入NaOH溶液中,使其完全被吸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水的狀態(tài)除了氣、液和固態(tài)外,還有玻璃態(tài).它是由液態(tài)水急速冷卻到165k時形成的,玻璃態(tài)的水無固定形態(tài),不存在晶體結構,且密度與普通液態(tài)水的密度相同,下列有關玻璃態(tài)水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水由液態(tài)變?yōu)椴AB(tài),體積縮小
B.水由液態(tài)變?yōu)椴AB(tài),體積膨脹
C.玻璃態(tài)是水的一種特殊狀態(tài)晶體
D.玻璃態(tài)水是水分子在空間有規(guī)則排列形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水冷卻到0℃以下時變成冰,是因為水分子從液體變成了固體
B.所有物質在溫度變化時都能表現(xiàn)出三態(tài)變化
C.不降低溫度,只增大壓強,也可能使物質從氣態(tài)變成固態(tài)
D.物質能熱脹冷縮是因為構成物質的微粒能夠熱脹冷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7.如圖所示,燒瓶A、B中裝有相同濃度的NO2和N2O4的混合氣體,中間止水夾K夾緊,燒杯甲中盛放100mL 6mol/L的HCl的溶液中放入25gNaOH固體,同時向燒杯乙中放入25g NH4NO3固體,攪拌使之溶解.
(1)A瓶中氣體顏色變深,理由是甲中NaOH溶解放熱,中和HCl也放熱,使溶液及A中氣體溫度升高,2NO2?N2O4(正反應為放熱反應)平衡向左移動,NO2濃度增大,顏色加深.
(2)B瓶中氣體顏色變淺,理由是乙中NH4NO3 溶解吸熱,使溶液及B中氣體溫度降低,使反應2NO2?N2O4(正反應為放熱反應)向右移動,NO2濃度減小,顏色變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6.金屬材料是使用最廣泛的一種材料,從古代到現(xiàn)代,金屬材料經歷了幾次較大的變革.請回答下列問題:
(1)下面表格中的數(shù)據(jù)(鐵和銅的某些物理數(shù)據(jù))摘自某化學手冊.
金屬顏色密度(g/cm3熔點(℃)沸點(℃)比熱[KJ/kg•℃]
Fe銀白色7.861 5352 7500.44
Cu紅色8.921 0832 5670.38
由表可推知,人類最早使用的金屬材料是銅,請寫出判斷的理由:銅的熔點低于鐵的熔點.
(2)考古中出土的青銅器、鐵劍等往往銹跡斑斑.請完成下面銅、鐵制品在自然條件下發(fā)生銹蝕的化學方程式:
①□Cu+□O2+□H2O+□CO2═□Cu2(OH)2CO3
②□Fe+□O2+□H2O═□Fe2O3•nH2O
(3)鎂、鋁是現(xiàn)代人常用的金屬材料,這些活潑金屬的冶煉方法是電解法,工業(yè)生產中,鎂的冶煉采用的反應物是熔融氯化鎂(或MgCl2),鋁的冶煉采用的反應物是熔融氧化鋁(或Al2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5.某實驗小組同學為了探究銅與濃硫酸的反應,進行如下實驗.
實驗1:銅與濃硫酸反應,實驗裝置如圖所示.
實驗步驟:
①先連接好裝置,檢驗氣密性,加入試劑;
②加熱A試管直到B中品紅褪色,熄滅酒精燈;
③將Cu絲上提離開液面;
(1)能夠證明銅與濃硫酸反應產生的氣體的現(xiàn)象:B中品紅溶液褪色.
(2)在盛有氯化鋇溶液的C試管中除了導管口有氣泡外,無其他明顯現(xiàn)象,若將其分為兩份,分別滴加下列溶液,將產生沉淀的化學式填入下表相應位置.
滴加的溶液氯水氨水
沉淀的化學式BaSO4BaSO3
寫出其中SO2顯示還原性的離子方程式:SO2+Cl2+2H2O=4H++SO42-+2Cl-、SO42-+Ba2+=BaSO4↓.
(3)熄滅酒精燈后,因為有導管D的存在,B中的液體不會倒吸,其原因是:當A中氣體壓強減小時,外界大氣壓不變,空氣從E進入A,使A中壓強平衡.
(4)將SO2氣體通入含有n mol Na2S溶液中,溶液中出現(xiàn)黃色渾濁,試分析該溶液最多能吸收SO2氣體2.5nmol. (不考慮溶解的S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