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的X、Y、Z、G、Q、R、T七種元素,核電荷數(shù)均小于36.已知X的一種1:2型氫化物分子中既有σ鍵又有π鍵,且所有原子共平面;Z的L層上有2個未成對電子;Q原子s能級與p能級電子數(shù)相等;R單質是制造各種計算機、微電子產品的核心材料;T處于周期表的ds區(qū),原子中只有一個未成對電子.
(1)Y原子核外共有7種不同運動狀態(tài)的電子,基態(tài)T原子有7種不同能級的電子.
(2)X、Y、Z的第一電離能由小到大的順序為C<O<N(用元素符號表示)
(3)由X、Y、Z形成的離子ZXY-與XZ2互為等電子體,則ZXY-中X原子的雜化軌道類型為sp雜化.
(4)Z與R能形成化合物甲,1mol甲中含4mol化學鍵,甲與氫氟酸反應,生成物的分子空間構型分別為SiF4為正四面體形,H2O為V形.
(5)G、Q、R氟化物的熔點如下表,造成熔點差異的原因為NaF與MgF2為離子晶體,SiF4為分子晶體,故SiF4的熔點低,Mg2+的半徑比Na+的半徑小,電荷數(shù)高,晶格能:MgF2>NaF,故MgF2的熔點比NaF高.
氟化物G的氟化物Q的氟化物R的氟化物
熔點/K9931539183
(6)向T的硫酸鹽溶液中逐滴加入Y的氫化物的水溶液至過量,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Cu2++2NH3•H2O=Cu(OH)2↓+2NH4+、Cu(OH)2+4NH3=[Cu(NH34]2++2OH-
(7)X單質的晶胞如圖所示,一個X晶胞中有8個X原子;若X晶體的密度為p g/cm3,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值為NA,則晶體中最近 的兩個X原子之間的距離為$\frac{\sqrt{2}×\root{3}{\frac{12}{ρ{N}_{A}}}}{2sin\frac{109°28′}{2}}$cm(用代數(shù)式表示).

分析 X的一種1:2型氫化物分子中既有σ鍵又有π鍵,說明分子里有雙鍵或參鍵,且所有原子共平面,所以X為C元素,它的1:2型氫化物為乙烯;Z的L層上有2個未成對電子,即核外電子排布為1s22s22p2或1s22s22p4,X、Y、Z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所以Z為O元素,Y的原子序數(shù)介于碳、氧之間,則Y為N元素;Q原子s能級與p能級電子數(shù)相等,則Q的核外電子排布為1s22s22p4或1s22s22p63s2,由于Q的原子序數(shù)比Z大,所以Q的電子排布為1s22s22p63s2,即Q為Mg元素;而G的原子序數(shù)介于氧和鎂元素之間,所以G為Na元素;R單質是制造各種計算機、微電子產品的核心材料,R為Si元素;T處于周期表的ds區(qū),且最外層只有一個電子,則T為Cu,以此來解答.

解答 解:X的一種1:2型氫化物分子中既有σ鍵又有π鍵,說明分子里有雙鍵或參鍵,且所有原子共平面,所以X為C元素,它的1:2型氫化物為乙烯;Z的L層上有2個未成對電子,即核外電子排布為1s22s22p2或1s22s22p4,X、Y、Z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所以Z為O元素,Y的原子序數(shù)介于碳、氧之間,則Y為N元素;Q原子s能級與p能級電子數(shù)相等,則Q的核外電子排布為1s22s22p4或1s22s22p63s2,由于Q的原子序數(shù)比Z大,所以Q的電子排布為1s22s22p63s2,即Q為Mg元素;而G的原子序數(shù)介于氧和鎂元素之間,所以G為Na元素;R單質是制造各種計算機、微電子產品的核心材料,R為Si元素;T處于周期表的ds區(qū),且最外層只有一個電子,則T為Cu.
(1)Y為氮元素,核外電子排布式為1s22s22p3,所以7種不同運動狀態(tài)的電子,T為Cu元素,它的核外電子排布式為1s22s22p63s23p63d104s1,有7種不同原子軌道的電子,故答案為:7;7;
(2)同周期隨原子序數(shù)增大,元素第一電離能呈增大趨勢,氮元素2p能級為半滿穩(wěn)定狀態(tài),能量較低,第一電離能高于氧元素的,故第一電離能由小到大的順序為:C<O<N,
故答案為:C<O<N;
(3)OCN-與CO2互為等電子體,所以它們結構相似,在二氧化碳中碳的價層電子對數(shù)為:$\frac{4}{2}$=2,所以碳的雜化方式為sp雜化,
故答案為:sp雜化;
(4)化合物甲為二氧化硅,在二氧化硅晶體中,每個硅原子周圍有四個Si-O 鍵,所以1mol二氧化硅中含有4molSi-O 鍵,SiO2與HF反應的方程式為:SiO2+4HF=SiF4+2H2O,其中SiF4中硅原子的價層電子對數(shù)為4+$\frac{4-1×4}{2}$=4,沒有孤電子對,所以SiF4的空間構型為正四面體,H2O中氧原子的價層電子對數(shù)為2+$\frac{6-1×2}{2}$4,有2對孤電子對,所以H2O的空間構型為V形,
故答案為:4;SiF4為正四面體形;H2O為V形;
(5)在NaF、MgF2、SiF4中NaF與MgF2為離子晶體,SiF4為分子晶體,故SiF4的熔點低,Mg2+的半徑比Na+的半徑小,電荷數(shù)高,晶格能MgF2>NaF,故MgF2的熔點比NaF高,
故答案為:NaF與MgF2為離子晶體,SiF4為分子晶體,故SiF4的熔點低,Mg2+的半徑比Na+的半徑小,電荷數(shù)高,晶格能MgF2>NaF,故MgF2的熔點比NaF高;
(6)向硫酸銅溶液中逐滴加入氨水至過量,開始生成氫氧化銅沉淀,后來沉淀溶解生成四氨合銅離子,其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Cu2++2NH3•H2O=Cu(OH)2↓+2NH4+、Cu(OH)2+4NH3=[Cu(NH34]2++2OH-
故答案為:Cu2++2 NH3•H2O=Cu(OH)2↓+2NH4+、Cu(OH)2+4NH3=[Cu(NH34]2++2OH-
(7)C單質的晶胞如圖所示,在頂點上8個原子,面心上2個原子,晶體內部為4個原子,所以一個C晶胞中原子數(shù)為:$\frac{1}{8}$×8+$\frac{1}{2}$×6+4=8;設晶體中最近的兩個X原子之間的距離為xcm,晶胞的邊長為acm,則a3=$\frac{{\frac{12×8}{N_A}}}{p}$,由晶胞圖可知a2+a2=(4x•sin$\frac{109°28′}{2}$)2,所以2×$\root{3}{{\frac{12}{{p{N_A}}}}}$=2$\sqrt{2}$x•sin$\frac{109°28′}{2}$,解得x=$\frac{\sqrt{2}×\root{3}{\frac{12}{ρ{N}_{A}}}}{2sin\frac{109°28′}{2}}$,
故答案為:8;$\frac{\sqrt{2}×\root{3}{\frac{12}{ρ{N}_{A}}}}{2sin\frac{109°28′}{2}}$.

點評 本題考查晶胞計算及原子結構與元素周期律,為高頻考點,把握原子結構、電子排布、元素化合物知識推斷元素為解答的關鍵,側重分析與應用能力的考查,注意(7)中計算為解答的難點,題目難度不大.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計算題

9.有一鋁粉和Fe3O4粉末組成的鋁熱劑,在隔絕空氣的條件下加熱使之充分反應.將反應后所得混合物研細,并分成均勻的兩等份,在一份中加足量的氫氧化鈉溶液,另一份中加入足量的鹽酸,反應后,前者消耗m mol NaOH,放出氣體0.336L;后者消耗n mol HCl,放出氣體V L,若將等質量的鋁熱劑直接與足量稀硫酸作用,可得3.36L氣體(上述氣體體積均已換算成標準狀況).求:
(1)該鋁熱劑中各組分的質量分數(shù);
(2)m,n,V的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0.使一定質量的Zn與100ml18.5mol/L的濃硫酸充分反應,Zn完全溶解,同時生成氣體33.6L,將生成的氣體用過量的NaOH溶液充分吸收后,體積變?yōu)?6.88L.(氣體體積均為標準狀況)已知(Zn+H2SO4(濃)=ZnSO4+2H2O)
(1)參加反應的Zn的質量?
(2)參加反應的H2SO4的物質的量?
(3)反應后的溶液稀釋至1L,所得溶液中H+的物質的量濃度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化學用語是學習化學的工具和基礎.下列離子方程式書寫正確的是( 。
A.氫氧化亞鐵溶于稀硝酸:Fe(OH)2+2H+=Fe2++2H2O
B.NH4Al(SO42溶液與過量NaOH溶液反應:Al3++4OH-=AlO2-+2H2O
C.Na2SiO3溶液與稀鹽酸混合:Na2SiO3+2H+=2Na++H2SiO3
D.Ca(HCO32溶液和Ca(OH)2溶液混合:Ca2++HCO3-+OH-=CaCO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4.(1)苯氯乙酮是一具有荷花香味且有強催淚作用的化學試劑,它的結構簡式如圖 所示:則苯氯乙酮不可能具有的化學性質是ABD(填字母序號)

A.加成反應B.取代反應  C.消去反應D.水解反應 E.銀鏡反應
(2)今有化合物

①請寫出丙中含氧官能團的名稱醛基、羥基
②請判別上述哪些化合物互為同分異構體:甲、乙、丙
③請按酸性由強至弱排列甲、乙、丙的順序:乙>甲>丙
(3)由丙烯經下列反應可制得 F、G 兩種高分子化合物,它們都是常用的塑料.

①丙烯分子中,最多有7個原子在同一個平面上;
②聚合物 F 的結構簡式是;
③B 轉化為 C 的化學方程式是
④在一定條件下,兩分子 E 能脫去兩分子水形成一種六元環(huán)狀化合物,該化合物的 結構簡式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1molN2和1molCO所含的分子數(shù)都是NA
B.1molH2和1molCO2所含的原子數(shù)都是NA
C.1molCO和1molCO2所含的氧原子數(shù)都是NA
D.1molH2SO4和1molH3PO4所含的原子數(shù)都是4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高溫下的反應SiO2+3C═SiC+2CO↑中,氧化劑和還原劑的質量比為( 。
A.1:2B.2:1C.1:3D.5: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8.在玻璃生產中,熔爐里原料發(fā)生的主要反應為:
2Na2CO3+CaCO3+3SiO2$\stackrel{熔融}{→}$2Na2SiO3+CaSiO3+3CO2
(1)某反應物在熔融狀態(tài)下不導電,它屬于原子晶體.
(2)上述反應里,在周期表中相鄰兩元素的原子半徑Si>C(填元素符號),處于同一周期元素的名稱是鈉、硅.
(3)上述反應里金屬性最強的短周期元素,其原子核外有4種不同能級的電子,其單質在O2中充分燃燒,產物的電子式為
(4)H2與O2發(fā)生反應的過程用模型圖示如下(“-”表示化學鍵):

其中過程Ⅰ是吸熱過程(填“吸熱”、“放熱”或“沒有能量變化”).圖④中產生了由極性鍵構成的極性分子(填“極性”或“非極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下列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釋的是(  )
A.鐵在潮濕的空氣中易腐蝕
B.棕紅色NO2加壓后顏色先變深后變淺
C.往往需要在催化劑條件下SO2氧化成SO3
D.H2、I2、HI平衡混和氣加壓后顏色變深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