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化學 > 題目詳情
8.用氮化硅(Si3N4)陶瓷代替金屬制造發(fā)動機的耐熱部件,能大幅度提高發(fā)動機的熱效率.工業(yè)上用化學氣相沉積法制備氮化硅,其反應如下:3SiCl4(g)+2N2(g)+6H2(g)$\stackrel{高溫}{?}$ Si3N4(s)+12HCl(g)△H<0
完成下列填空:
(1)試寫出SiCl4的電子式
(2)在一定溫度下進行上述反應,若反應容器的容積為2L,3min后達到平衡,測得固體的物質的量增加了0.02mol,則H2的平均反應速率為0.02.
(3)上述反應達到平衡后,下列說法正確的是bd.
a.其他條件不變,壓強增大,平衡常數K減小
b.其他條件不變,溫度升高,平衡常數K減小
c.其他條件不變,增大Si3N4的物質的量平衡向左移動
d.其他條件不變,增大HCl的濃度平衡向左移動
(4)一定條件下,在恒容密閉的容器中,能表示上述反應達到化學平衡狀態(tài)的是ac.
a.3v(N2)=v(H2)          
b.v(HCl)=4v(SiCl4
c.混合氣體密度保持不變
d.c(N2):c(H2):c(HCl)=1:3:6
e.單位時間內有n molN2消耗的同時有6molHCl生成
(5)若平衡時H2和HCl的物質的量之比為m:n,保持其它條件不變,降低溫度后達到新的平衡時,H2和HCl的物質的量之比<m:n(填“>”、“=”或“<”).

分析 (1)SiCl4為共價化合物,硅原子和四個氯原子形成四個共價鍵,據此書寫電子式;
(2)固體的物質的量增加了0.02mol為Si3N4的物質的量,根據方程式計算消耗氫氣的物質的量,再根據v=$\frac{\frac{△n}{V}}{△t}$計算v(H2);
(3)A.平衡常數只受溫度影響;
B.正反應為放熱反應,升高溫度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平衡常數減小;
C.Si3N4是固體,增大其物質的量,不影響平衡移動;
D.增大HCl物質的量,平衡向消耗HCl的方向移動;
(4)A.根據速率之比對化學計量數之比,可以確定v(H2)=v(H2);
B.都表示正反應速率,反應自始至終都都成立;
C.混合氣體密度保持不變說明混合氣體的總質量不變,而平衡移動則氣體的質量發(fā)生變化;
D.平衡時濃度關系與起始濃度有關、與轉化率有關;
(5)該反應正反應是放熱反應,降低溫度,平衡向正反應移動,到達新平衡,H2的物質的量減小,HCl的物質的量物質的量增大.

解答 解:(1)SiCl4為共價化合物,硅原子和四個氯原子形成四個共價鍵,電子式為,
故答案為:;
(2)3min后達到平衡,測得固體的物質的量增加了0.02mol,為Si3N4(s)的物質的量,根據方程式可知消耗氫氣的物質的量=0.02mol×6=0.12mol,故v(H2)=$\frac{\frac{0.12mol}{2L}}{3min}$=0.02mol/(L.min);
故答案為:0.02;
(2)a.平衡常數只受溫度影響,壓強增大,平衡常數K不變,故a錯誤;
b.正反應為放熱反應,升高溫度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平衡常數減小,故b正確;
c.Si3N4是固體,增大其物質的量,不影響平衡移動,故c錯誤;
d.增大HCl物質的量,平衡向消耗HCl的方向移動,即向逆反應方向移動,故d正確,
故答案為:bd;
(3)a.根據速率之比對化學計量數之比,可以確定v(H2)=v(H2),說明反應到達平衡狀態(tài),故a正確;
b.都表示正反應速率,反應自始至終都都成立,不能說明到達平衡狀態(tài),故b錯誤;
c.混合氣體密度保持不變說明混合氣體的總質量不變,而平衡移動則氣體的質量發(fā)生變化,可以說明到達平衡狀態(tài),故c正確;
d.平衡時濃度關系與起始濃度有關、與轉化率有關,不能說明到達平衡狀態(tài),故d錯誤,
故答案為:ac;
(4)該反應正反應是放熱反應,降低溫度,平衡向正反應移動,到達新平衡,H2的物質的量減小,HCl的物質的量物質的量增大,新平衡H2和HCl的物質的量之比<$\frac{m}{n}$,
故答案為:<.

點評 本題考查化學反應速率與化學平衡,意在考查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分析、推斷能力,題目難度中等.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5.下列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
A.制取蒸餾水時,為了防止瓶內產生暴沸現象,應先向燒瓶內加入幾片碎瓷片
B.稀釋濃硫酸時,常把水加入到盛濃硫酸的燒杯中
C.做CO還原Fe2O3實驗時,為防止CO污染環(huán)境,實驗完畢,常先停止通CO,再停止加熱
D.進行硫酸銅溶液的濃縮結晶實驗需要的儀器主要有燒杯、玻璃棒、蒸發(fā)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下列有關實驗操作分析正確的是( 。
A.從溴水中萃取溴,可用酒精做萃取劑
B.蒸發(fā)實驗完畢后,發(fā)現蒸發(fā)皿炸裂,這是因為沒有墊石棉網
C.萃取碘水溶液中碘,分離碘四氯化碳溶液時,眼睛注視分液漏斗里液面
D.蒸餾時,為了加快水的流速,水應從上口進入,下口流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6.羰基硫(O=C=S)廣泛存在于以煤為原料的各種化工原料氣中,能引起催化劑中毒、化學產品質量下降和大氣污染.羰基硫的氫解反應和水解反應是兩種常用的脫硫方法,其反應式分別為:
①氫解反應:COS(g)+H2(g)?H2S(g)+CO(g)△H1=+7KJ•mol-1
②水解反應:COS(g)+H2O(g)?H2S(g)+CO2(g)△H2
已知反應中相關的化學鍵鍵能數據如下:
化學鍵 C=O(CO2 C=O(COS) C=S H-S H-O
 E/(KJ•mol-1 803 742 577 339465
回答下列問題:
(1)在以上脫除COS的反應中,若某反應有1mol電子發(fā)生轉移,則該反應吸收的熱量為3.5KJ.
(2)已知熱化學方程式CO(g)+H2O(g)?H2(g)+CO2(g)△H3 則△H3=-42KJ•mol-1
(3)氫解反應平衡后增大容器的體積,則正反應速率減小,COS的轉化率不變(填“增大”或“減小”或“不變”).
(4)COS氫解反應的平衡常數K與溫度T具有如下的關系式lgK=$\frac{a}{T}$+b,式中a和b均為常數.
①如圖中,表示COS氫解反應的直線為z,判斷依據為氫解反應為吸熱反應,升高溫度,k增大.
②一定條件下,催化劑A和B對COS的氫解均具有催化作用,相關數據如下表所示:
  達到平衡所需的時間/min a的數值 b的數值
 催化劑A t a1 b1
 催化劑B 2t a2b2
則a1=a2(填“>”或“<”或“=”),判斷a1和a2大小的依據為K的數值只與溫度有關,與催化劑無關.
③某溫度下,在體積不變的容器中,若COS和H2的起始體積比為1:V,平衡后COS和H2的體積比為1:10V,則此溫度下該反應的化學平衡常數K=$\frac{81V}{10(V-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題

3.某化學課外小組設計了如圖所示的裝置制取乙酸乙酯(圖中夾持儀器和加熱裝置已略去).請回答下列問題:
(1)該實驗中,將乙醇、乙酸和濃硫酸加入三頸燒瓶中時,最先加入的液體不能是濃硫酸.
(2)水從冷凝管的a(填“a”或“b”)處進入.
(3)已知下列數據:
乙醇乙酸乙酸乙酯98%濃硫酸
熔點/℃-117.316.6-83.6-
沸點/℃78.5117.977.5338.0
又知溫度高于140℃時發(fā)生副反應:2CH3CH2OH→CH3CH2OCH2CH3+H2O.
①該副反應屬于b反應(填字母).
a.加成                 b.取代                 c.酯化
②考慮到反應速率等多種因素,用上述裝置制備乙酸乙酯時,反應的最佳溫度范圍是c(填字母).
a.T<77.5℃b.T>150℃c.115℃<T<130℃
(4)將反應后的混合液緩緩倒入盛有足量飽和碳酸鈉溶液的燒杯中,攪拌、靜置.飽和碳酸鈉溶液的作用是中和乙酸、溶解乙醇,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便于分層欲分離出乙酸乙酯,應使用的分離方法是分液(填操作方法名稱,下同),所用到的儀器為分液漏斗,乙酸乙酯從該儀器的上端(上端或下端)流出.進行此步操作后,所得有機層中的主要無機物雜質是水,在不允許使用干燥劑的條件下,除去水可用蒸餾的方法.
(5)若實驗所用乙酸質量為6.0g,乙醇質量為5.0g,得到純凈的產品質量為4.4g,則乙酸乙酯的產率是5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3.從能量的變化和反應的快慢等角度研究反應是有重要意義:
(1)已知反應2H2+O2=H2O為放熱反應,下圖能正確表示該反應中能量變化的是A.

從斷鍵和成鍵的角度分析上述反應中能量的變化.
化學鍵H-HO=OH-O
鍵能kJ/mol436496463
化學鍵的鍵能如表:則生成1mol水可以放出熱量242kJ
(2)原電池可將化學能轉化為電能.將質量相
同的銅棒和鋅棒用導線連接后插入CuSO4溶液中,設計成原電池,負極材料是Zn,正極的反應式為Cu2++2e-=Cu,電解質溶液中SO42- 移向負極(填“正”或“負”).一段時間后,取出洗凈、干燥、稱量,二者質量差為12.9g.則導線中通過的電子的物質的量是0.2mol.
(3)一定溫度下,將3molA氣體和1mol B氣體通入一容積固定為2L的密閉容器中,發(fā)生如下反應:3A(g)+B(g)?xC(g),反應1min時測得剩余1.8molA,C的濃度為0.4mol/L,則1min內,B的平均反應速率為0.2mol/(L•min);X為2.若反應經2min達到平衡,平衡時C的濃度小于0.8mol/L(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題

20.酯是重要的有機合成中間體,廣泛應用于溶劑、增塑劑、香料、黏合劑及印刷、紡織等工業(yè).乙酸乙酯的實驗室和工業(yè)制法常采用如下反應:CH3COOH+C2H5OH$?_{△}^{濃H_{2}SO_{4}}$CH3COOC2H5+H2O,請根據要求回答下列問題:
(1)欲提高乙酸的轉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有:增大乙醇濃度、移去生成物等.
(2)若用如圖所示的裝置來制備少量的乙酸乙酯,產率往往偏低,其原因可能為原料來不及反應就被蒸出、溫度過高發(fā)生副反應等.
(3)此反應以濃硫酸為催化劑,可能會造成產生大量酸性廢液污染環(huán)境、部分原料炭化等問題.
(4)目前對該反應的催化劑進行了新的探索,初步表明質子酸離子液體可用作此反應的催化劑,且能重復使用.實驗數據如下表所示(乙酸和乙醇以等物質的量混合).
同一反應時間同一反應溫度
反應溫度/℃轉化率(%)選擇性(%)*反應時間/h轉化率(%)選擇性(%)*
4077.8100280.2100
6092.3100387.8100
8092.6100492.3100
12094.598.7693.0100
①根據表中數據,下列C (填字母)為該反應的最佳條件.
A.120℃,4h    B.80℃,2h   C.60℃,4h    D.40℃,3h
②當反應溫度達到120℃時,反應選擇性降低的原因可能為乙醇脫水生成乙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如圖所示,三個燒瓶中分別充滿等量的NO2氣體并分別放置在盛有水的燒杯中,在甲中加入CaO固體,在乙中加入NH4NO3晶體,在丙中加入NaCl固體.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甲燒瓶中氣體顏色變淺B.乙燒瓶中氣體顏色變深
C.丙燒瓶中氣體壓強明顯增大D.上述三種說法都不正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題

18.某學生用0.4000mol/L NaOH溶液滴定未知濃度的鹽酸溶液,其操作可分解為如下幾步:
(A)用標準溶液潤洗滴定管2-3次
(B)取標準NaOH溶液注入堿式滴定管至0刻度以上2-3cm
(C)把盛有標準溶液的堿式滴定管固定好,調節(jié)液面使滴定管尖嘴充滿溶液
(D)調節(jié)液面至0或0刻度以下,記下讀數
(E)移取10.00mL待測的鹽酸溶液注入潔凈的錐形瓶,并加入2-3滴酚酞
(F)在錐形瓶下墊一張白紙,用標準NaOH溶液滴定至終點,記下滴定管液面的刻度
完成以下填空:
(1)排去堿式滴定管中氣泡的方法應采用如圖的丙操作,然后輕輕擠壓玻璃球使尖嘴部分充滿堿液.
(2)E操作中在錐形瓶下墊一張白紙的作用是便于準確判斷終點時顏色的變化情況
(3)實驗中,用左手控制活塞(填儀器及名稱),眼睛應注視錐形瓶內溶液顏色的變化,直至滴定終點.
(4)幾次滴定消耗NaOH溶液的體積如表:
實驗序號1234
消耗NaOH溶液的體積(mL)20.0520.0018.8019.95
則該鹽酸溶液的準確濃度為0.8000mol/L.(保留小數點后4位)
(5)用標準的NaOH滴定未知濃度的鹽酸,選用酚酞為指示劑,造成測定結果偏高的原因可能是:CD (錯選全扣)
A.滴定終點讀數時,俯視滴定管的刻度,其它操作均正確
B.盛裝未知液的錐形瓶用蒸餾水洗過,未用待測液潤洗
C.滴定到終點讀數時發(fā)現滴定管尖嘴處懸掛一滴溶液
D.未用標準液潤洗堿式滴定管
E.堿式滴定管滴定前無氣泡,滴定后尖嘴部分有氣泡.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