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溫度/℃ | 20 | 40 | 60 | 80 |
KIO3g/100g水 | 8.08 | 12.6 | 18.3 | 24.8 |
O | 2- 3 |
O | 2- 6 |
1270 |
3W |
1270 |
3W |
操作步驟 | 實驗現(xiàn)象 |
取1g純凈的NaCl,加3mL水配成溶液. | 溶液無變化 |
滴入5滴淀粉溶液和1mL 0.1mol/L KI溶液,振蕩. | 溶液無變化 |
然后再滴入1滴1mol/L的H2SO4,振蕩. | 溶液變藍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縱行 | 1 | 18 | ||||||
橫行 | ||||||||
1 | A | 2 | 13 | 14 | 15 | 16 | 17 | |
2 | B | C | D | E | ||||
3 | F | G | H | I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
侯氏制堿法原理是:將NH3和CO2氣體通入飽和食鹽水中即可獲得NaHCO3和NH4Cl的混合物,然后分離出NaHCO3再加熱制得純堿。其流程如下:
參照下表:
物質(zhì) | CO2 | NH3 | NaHCO3 | NH4Cl | NaCl |
溶解度(20℃) | V水:V 二氧化碳=1:1 | V水:V氨氣=1:700 | 9.6g | 37.2g | a g |
回答下列問題:
(1)氣體A、B依次是:( )
A、CO2 ; NH3 B、 NH3 ;CO2 C、任何順序都可以
(2)寫出(I)和(II)步驟總的化學(xué)反應(yīng)方程式:
。
由反應(yīng)原理可知,a 9.6(填“<”、“>”或“=” )
(3)操作(III)的名稱是: ,化學(xué)實驗室進行該操作用到的玻璃儀器有: 。
(4)經(jīng)步驟(III)所得液體中含有的鹽為(寫化學(xué)式): 。經(jīng)過 (填操作名稱)后可以得到化肥。
(5)每當通入NH3 44.8L(已折合成標準狀況下)時可以得到純堿100.0g,則NH3的利用率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
將1.2mol的A氣體充入2L恒容密閉容器中發(fā)生反應(yīng):A(g)
2B(g)。在三種不同條件下進行實驗,A的物質(zhì)的量隨時間的變化如圖所示。試回答下列問題:
(1)實驗1中,反應(yīng)在4s內(nèi)A的平均反應(yīng)速率是 ;4s時A的轉(zhuǎn)化率為 ;此條件下該反應(yīng)的平衡常數(shù)K1的值為 。
(2)實驗2與實驗1對比,其可能隱含的反應(yīng)條件是 。
(3)根據(jù)實驗3與實驗1的圖象比較,可推測該反應(yīng)是 (填“放熱”或“吸熱”)反應(yīng)。設(shè)實驗1~3的平衡常數(shù)的值分別為K1、K2、K3,則它們之間的關(guān)系為K1 K2 K3(填“>”、“<”或“=”)。
(4)為了驗證增大催化劑的表面積、壓強可提高化學(xué)反應(yīng)速率這一結(jié)論,某同學(xué)在下表實驗1的基礎(chǔ)上又利用該容器設(shè)計了實驗4、5,部分實驗條件及數(shù)據(jù)見下表。
請你完成下表,并在上圖中完成實驗4、5中A的物質(zhì)的量隨時間變化趨勢曲線圖。
實驗編號及其目的 | V(容積)/L | t/℃ | n(A起始)/mol | n(B起始)/mol | 催化劑的質(zhì)量/g | 催化劑的表面積/m2·g—1 |
實驗1 參照對比實驗 | 2 | 80 | 1.2 | 0 | a | b |
實驗4:催化劑的表面積對反應(yīng)速率的影響 | ||||||
實驗5目的:
| 1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