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C時,pH=3的HNO3,下列該硝酸說法正確的是
A.該硝酸中水電離出的c(H+)=1.0×10-3mol/L
B.加水稀釋到原溶液體積的100倍,硝酸溶液的pH為5
C.相同溫度下,pH=3的CH3COOH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與該硝酸相同
D.該硝酸中加入少量的Zn粒產生H2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高考名師推薦化學物質的量及阿伏伽德羅常數(shù)(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設NA為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值。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在標況下,11.2 L NO與11.2 L O2混合后所含分子數(shù)為0.75NA
B.常溫常壓下,16 g O3所含的電子數(shù)為8NA
C.0.1 mol Na2O2晶體中含有0.4NA個離子
D.鋁跟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生成1 mol氫氣時,轉移的電子數(shù)為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高考名師推薦化學燃燒熱與蓋斯定律(解析版) 題型:實驗題
固體硝酸鹽加熱易分解且產物較復雜。某學習小組以Mg(NO3)2為研究對象,擬通過實驗探究其熱分解的產物,提出如下4種猜想:
甲:Mg(NO3)2、NO2、O2
乙:MgO、NO2、O2
丙:Mg3N2、O2
�。篗gO、NO2、N2
(1)實驗前,小組成員經討論認定猜想丁不成立,理由是 。
查閱資料得知:2NO2+2NaOH=NaNO3+NaNO2+H2O
針對甲、乙、丙猜想,設計如下圖所示的實驗裝置(圖中加熱、夾持儀器等均省略):
(2)實驗過程
①取器連接后,放人固體試劑之前,關閉k,微熱硬質玻璃管(A),觀察到E 中有氣泡連續(xù)放出,表明 。
②稱取Mg(NO3)2固體3.79 g置于A中,加熱前通人N2以驅盡裝置內的空氣,其目的是 ;關閉K,用酒精燈加熱時,正確操作是先 然后固定在管中固體部位下加熱。
③觀察到A 中有紅棕色氣體出現(xiàn),C、D 中未見明顯變化。
④待樣品完全分解,A 裝置冷卻至室溫、稱量,測得剩余固體的質量為1.0g⑤ 取少量剩余固體于試管中,加人適量水,未見明顯現(xiàn)象。
(3)實驗結果分析討論
①根據(jù)實驗現(xiàn)象和剩余固體的質量經分析可初步確認猜想 是正確的。
②根據(jù)D 中無明顯現(xiàn)象,一位同學認為不能確認分解產物中有O2,因為若有O2,D中將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 (填寫化學方程式),溶液顏色會退去;小組討論認定分解產物中有O2存在,未檢側到的原因是 。
③小組討論后達成的共識是上述實驗設計仍不完善,需改進裝里進一步研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高考名師推薦化學溶度積、沉淀的生成、溶解、轉化(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一定溫度下的難溶電解質AmBn在水溶液中達到溶解平衡時。已知下表數(shù)據(jù)
物質 | Fe(OH)2 | Cu(OH)2 | Fe(OH)3 |
Ksp(25 ℃) | 8.0×10-16 | 2.2×10-20 | 4.0×10-38 |
完全沉淀時的pH值 | ≥9.6 | ≥6.4 | 3~4 |
對含等物質的量的CuSO4、FeSO4、Fe2(SO4)3的混合溶液的說法,不科學的是
A.向該溶液中加少量鐵粉不能觀察到紅色固體析出
B.該溶液中c(SO):[c(Cu2+)+c(Fe2+)+c(Fe3+)]>5∶4
C.向該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最先看到紅褐色沉淀
D.向該溶液中加入適量氯水,并調節(jié)pH值到3~4后過濾,得到純凈的CuSO4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高考名師推薦化學溶度積、沉淀的生成、溶解、轉化(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反應2Mg+CO22MgO+C ΔH<0從熵變角度看,可以自發(fā)進行
B.在密閉容器發(fā)生可逆反應:2NO(g)+2CO(g) N2(g)+2CO2(g) ΔH=-113.0 kJ/mol,達到平衡后,保持溫度不變,縮小容器體積,重新達到平衡后,ΔH變小
C.已知:Ksp(AgCl)=1.8×10-10,Ksp(Ag2CrO4)=2.0×10-12,將等體積的濃度為1.0×10-4mol/L的AgNO3溶液滴入到濃度均為1.0×10-4mol/L的KCl和K2CrO4的混合溶液中產生兩種不同沉淀,且Ag2CrO4沉淀先產生
D.根據(jù)HClO的Ka=3.0×10-8,H2CO3的Ka1=4.3×10-7,Ka2=5.6×10-11,可推測相同狀況下,等濃度的NaClO與Na2CO3溶液中,pH前者小于后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高考名師推薦化學水的電離與溶液酸堿性(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室溫下,下列關于pH均為9、體積均為10 mL的NaOH溶液和CH3COONa溶液的說法,正確的是
A.兩種溶液中的c(Na+)相等
B.分別加熱到相同溫度時,CH3COONa溶液的pH小
C.分別加水稀釋到100 mL時,兩種溶液的pH依然相等
D.兩溶液中由水電離出的c(OH-)之比為10-9/10-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高考名師推薦化學氯、溴、碘及其化合物主要性質(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已知X、Y在一定條件下發(fā)生反應,可以得到E、F、G。下列假設與結論能對應成立的是
選項 | 假設 | 結論 |
A | 若X、Y均為固體,E為氣體 | 則E一定能使?jié)駶櫟乃{色石蕊試紙變紅 |
B | 若該反應是氯堿工業(yè)的主要反應,反應一段時間后 | 兩極產生的氣體體積可能不同(不考慮氣體的溶解) |
C | 若X為單質,Y為氧化性酸,氣體E是能引起酸雨的主要物質 | 則Y一定是濃H2SO4 |
D | 若X為有機物,得到E是一種紅色沉淀 | 則X一定是醛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高考名師推薦化學氨及銨鹽(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已知A、B、C、D是中學化學的常見物質,且A、B、C均含有同一種元素。在一定條件下它們之間的相互轉化關系如圖所示(部分反應中的H2O已略去)。
請回答下列問題:
(1)若A可用于自來水消毒,D是生產、生活中用量最大、用途最廣的金屬單質,加熱蒸干B的溶液不能得到B,則B的化學式可能是 ;工業(yè)上制取A的離子方程式 。
(2)若A是一種堿性氣體,常用作制冷劑,B是汽車尾氣之一,遇空氣會變色,則反應①的化學方程式為 。
(3)若D是氯堿工業(yè)的主要產品之一,B有兩性,則反應②的離子方程式是 。
(4)若A、C、D都是常見氣體,C是導致酸雨的主要氣體,則反應③的化學方程式為 。
某同學將搜集到的一定量的酸雨保存在密閉容器中,每隔一定時間測酸雨的pH,發(fā)現(xiàn)在起始一段時間內,酸雨的pH呈減小趨勢,用離子方程式解釋原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高考名師推薦化學氧、硫及其化合物主要性質(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圖所示的是驗證二氧化硫性質的微型實驗,a、b、c、d是浸有相關溶液的棉球。將硫酸滴入裝有亞硫酸鈉固體的培養(yǎng)皿中。
關于此實驗的“現(xiàn)象”、“解釋或結論”以及對應關系均正確的是
選項 | 現(xiàn)象 | 解釋或結論 |
A | a處黃色褪去 | 非金屬性:Br>S |
B | b處變?yōu)榧t色 | 二氧化硫與水反應生成酸性物質 |
C | c處變?yōu)樗{色 | 二氧化硫具有一定的氧化性 |
D | d處紅色先褪去后恢復 | 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且漂白性不穩(wěn)定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