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行下列實驗操作時,一般情況下不應該相互接觸的是
A.用移液管移取10 mL NaOH溶液并放于錐形瓶中,移液管的尖嘴和錐形瓶的內壁
B.減壓過濾時,布氏漏斗下端管口與吸濾瓶的內壁
C.實驗室將HCl氣體溶于水時,倒扣的三角漏斗口與燒杯內的水面
D.分液操作分出下層液體時,分液漏斗下端管口和燒杯的內壁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學生對SO2與漂粉精的反應進行實驗探究:
操作 | 現象 |
取4g漂粉精固體,加入100mL水 | 部分固體溶解,溶液略有顏色 |
過濾,測漂粉精溶液的pH | pH試紙先變藍(約為12),后褪色 |
i. 液面上方出現白霧; ii. 稍后,出現渾濁,溶液變?yōu)辄S綠色; iii. 稍后,產生大量白色沉淀,黃綠色褪去 |
(1)C12和Ca(OH)2制取漂粉精的化學方程是 。
(2)pH試紙顏色的變化說明漂粉精溶液具有的性質是 。
(3)向水中持續(xù)通入SO2,未觀察到白霧。推測現象i的白霧由HC1小液滴形成,進行如下實驗:
a.用濕潤的碘化鉀淀粉試紙檢驗白霧,無變化;
b.用酸化的AgNO3溶液檢驗白霧,產生白色沉淀。
① 實驗a目的是 。
②由實驗a、b不能判斷白霧中含有HC1,理由是 。
(4)現象ii中溶液變?yōu)辄S綠色的可能原因:隨溶液酸性的增強,漂粉精的有效成分和C1-發(fā)生反應。通過進一步實驗確認了這種可能性,其實驗方案是 。
(5)將A瓶中混合物過濾、洗滌,得到沉淀X
①向沉淀X中加入稀HC1,無明顯變化。取上層清液,加入BaC12溶液,產生白色沉淀。則沉淀X中含有的物質是 。
②用離子方程式解釋現象iii中黃綠色褪去的原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校課外小組為測定某碳酸鈉和碳酸氫鈉混合物中碳酸鈉的質量分數,甲、乙兩組同學分別進行了下列相關實驗.[已知Ba(HCO3)2可溶于水]
方案Ⅰ.甲組同學用沉淀分析法,按如下圖所示的實驗流程進行實驗:
(1)實驗時,過濾操作中,除了燒杯、漏斗外,還要用到的玻璃儀器為 .
(2)洗滌沉淀B的操作是 .
(3)若實驗中測得樣品質量為m g,沉淀質量為n g,則碳酸鈉的質量分數為 .
(4)烘干后的沉淀應放在 (儀器名稱)中冷卻至室溫再稱量.
方案Ⅱ:乙組同學的主要實驗流程圖如下:
按如下圖所示裝置進行實驗:
(5)該實驗中裝置B盛放的物質是 ,分液漏斗中如果用鹽酸代替硫酸測量結果將 (填“偏大”、“偏小”、“無影響”).
(6)在C中裝堿石灰來吸收凈化后的氣體.D裝置的作用是 吸 .
(7)有的同學認為為了減少實驗誤差,在反應前后都通入N2,反應后通入N2的目的是 .
方案Ⅲ:氣體分析法
(8)把一定量樣品與足量稀硫酸反應后,用如圖裝置測量產生CO2氣體的體積,B溶液最好采用 (以
下選項中選擇)使測量誤差較。
a飽和碳酸鈉溶液 b飽和碳酸氫鈉溶液c飽和氫氧化鈉溶液 d飽和硫酸銅溶液
(9)但選用該溶液后實驗結果仍然不夠準確,其原因可能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I.在溫度為T時,向2.0 L恒容密閉容器中充入1.0 mol A和1.0 mol B,發(fā)生反應A(g)+B(g) C(g),一段時間后達到平衡。測定得部分數據見下表:
t/s | 0 | 5 | 15 | 25 | 35 |
n(A)/mol | 1.0 | 0.85 | 0.81 | 0.80 | 0.80 |
回答下列問題:
(1)反應前5 s的平均反應速率v(A) =____________
(2)溫度為T時,該反應的化學平衡常數=
(3)升高溫度,平衡時c(A)=0.41 mol·L-1,則反應的ΔH (填 “>0” 或 “<0”)
(4)相同溫度下,起始時向容器中充入0.2 mol A、0.2 mol B和1.0 mol C,反應達到平衡前,反應速率v正 v逆(填“>” 或 “<”)
(5)下列措施能增大反應速率,且平衡往正反應方向移動是 。
a.及時分離出A氣體 b.適當升高溫度
c.增大B的濃度 d.選擇高效催化劑
II.NO、NO2是常見的氧化物。用H2或CO催化還原NO可達到消除污染的目的。
已知:2NO(g) = N2(g) + O2(g) △H = -180.5kJ·mol-1
2H2O(l) = 2H2(g) + O2(g) △H = +571.6kJ·mol-1
則用H2催化還原NO消除污染的熱化學方程式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肼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某探究小組利用下
列反應制取水合肼(N2H4·H2O)。
CO(NH2)2+ 2NaOH + NaClO = Na2CO3 + N2H4·H2O + NaCl
實驗一: 制備NaClO溶液。(實驗裝置如右圖所示)
(1)配制30%NaOH溶液時,所需玻璃儀器除量筒外還有 (填標號)。
A.容量瓶 B.燒杯 C.燒瓶 D.玻璃棒
(2) 錐形瓶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
(3) 因后續(xù)實驗需要,需利用中和滴定原理測定反應后錐形瓶中混合溶液的NaOH的濃
度。請選用所提供的試劑(H2O2溶液、FeCl2溶液、0.1000mol·L-1鹽酸、酚酞試液),設計實
驗方案。 。
實驗二: 制取水合肼。(實驗裝置如右圖所示)控制反應溫度,將分液漏斗中溶液緩慢滴入三頸燒瓶中,充分反應。加熱蒸餾三頸燒瓶內的溶液,收集108~114℃餾分。(已知:N2H4·H2O + 2NaClO = N2↑ + 3H2O + 2NaCl)
(4)分液漏斗中的溶液是 (填標號)。
A.CO (NH2) 2溶液 B.NaOH和NaClO混合溶液
選擇的理由是 。
實驗三: 測定餾分中肼含量。
稱取餾分5.000g,加入適量NaHCO3固體,加水配成250mL溶液,移出25.00mL,用0.1000mol·L-1的I2溶液滴定。滴定過程中,溶液的pH保持在6.5左右。(已知:N2H4·H2O + 2I2 = N2↑+ 4HI + H2O)
(5)滴定過程中,NaHCO3能控制溶液的pH在6.5左右,原因是 。
(6)實驗測得消耗I2溶液的平均值為18.00mL,餾分中水合肼(N2H4·H2O)的質量分數
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鉻鐵礦的主要成分可表示為FeO·Cr2O3,還含有MgO、Al2O3、Fe2O3等雜質,以下是以鉻鐵礦為原料制備重鉻酸鉀(K2Cr2O7)的流程圖:
根據題意回答下列問題:
(1)操作Ⅰ的名稱是 ,固體X中主要含有 (填寫化學式);
(2)用醋酸調節(jié)溶液pH=7~8后再進行操作Ⅱ所得固體Y的成分為 (寫化學式).
(3)酸化步驟中調節(jié)溶液pH<5時發(fā)生反應2CrO42-+2H+ Cr2O72-+H2O.若將將醋酸改用鹽酸,鹽酸會與Cr2O72-反應造成大氣污染并生成Cr3+雜質,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
(4)下表是相關物質的溶解度數據,操作III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Na2Cr2O7+2KCl=K2Cr2O7↓+2NaCl。該反應在溶液中能發(fā)生的理由是: 。
(5)含鉻廢渣(廢水)的隨意排放對人類生存環(huán)境有極大的危害。電解法是處理鉻污染的一種方法,金屬鐵作陽極、石墨作陰極電解含Cr2O72-的酸性廢水,一段時間后產生Fe(OH)3和Cr(OH)3沉淀。
①電解法處理廢水的總反應如下,配平并填寫空缺:(已知產物中n(Fe(OH)3): n (H2)=1:1)
___Fe+___Cr2O72-+___ +___H2O =___Fe(OH)3↓+___Cr(OH)3↓+___H2↑;
②已知常溫下Cr(OH)3的Ksp=6.4×10–32mol4/l4,若Ⅰ類生活飲用水水質標準鉻含量最高限值是0.052 mg/L,要使溶液中c(Cr3+)降到符合飲用水水質標準,須調節(jié)溶液的pH大于______。(已知lg2=0.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粗銅精煉后的陽極泥含有Cu、Au(金)和
PbSO4等雜質,濕法處理陽極泥進行綜合利用的流程如下:
(1)用CuSO4做電解液電解含銅、金、鉛的粗銅,陽極的電極反應式有: 和Cu-2e-= Cu2+。
(2)焙燒陽極泥時,為了提高焙燒效率,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焙燒后的陽極泥中除含金、PbSO4外,還有 (填化學式)。
(3)操作I的主要步驟為 ,操作Ⅱ的名稱是 。
(4)寫出用SO2還原AuCl4-的離子方程式 。
(5)為了減少廢液排放、充分利用有用資源,工業(yè)上將濾液1并入硫酸銅溶液進行循環(huán)操作,請指出流程圖中另一處類似的做法 。
(6)已知298K時,Ksp(PbCO3)=1.46×10-13,Ksp(PbSO4)= 1.82×10-8,用離子方程式表示加入碳酸鈉溶液的作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所有復合材料都由基體和增強體兩部分組成
B.復合材料的化學成分可能只有一種也可能含有多種
C.基體在復合材料中起骨架作用
D.將復合材料按基體分類,可分為樹脂基復合材料、金屬基復合材料和纖維增強復合材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