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cessing math: 100%
9.在某一容積為2L的密閉容器內(nèi),加入0.8mol的H2和0.6mol的I2,在一定的條件下發(fā)生如下反應:H2(g)+I2(g)?2HI(g)△H<0反應中各物質(zhì)的濃度隨時間變化情況如圖1:
(1)該反應的化學平衡常數(shù)表達式為K=c2HIcH2cI2;
(2)根據(jù)圖1數(shù)據(jù),該反應達到平衡時,H2(g)的轉化率為62.5%;
(3)能說明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的是C;
A.v(H2)=2v(HI)            B.容器中的壓強不變
C.混合氣體中C(I2)不變       D.容器內(nèi)的密度不變
(4)若H2(g)、I2(g)、HI(g)的起始濃度分別用amol•L-1、bmol•L-1、cmol•L-1表示,達到平衡時各組分的濃度和圖1的平衡狀態(tài)相同,則a、b的應滿足a+c2=0.4、b+c2=0.3.
(5)反應達到平衡后,第8分鐘時:
①若升高溫度,化學平衡常數(shù)K減�。ㄌ顚懺龃蟆p小或不變),HI濃度的變化正確的是c.(用圖2中a~c的編號回答)
②若加入I2,H2濃度的變化正確的是f.(用圖2中d~f的編號回答)
(6)反應達到平衡后,第8分鐘時,若反容器的容積擴大一倍,請在圖3中畫出8分鐘后HI濃度的變化情況.

分析 (1)根據(jù)平衡常數(shù)等于生成物的濃度冪之積除以反應物的濃度冪之積進行計算;
(2)由圖象判斷消耗氫氣的量,可計算轉化率;
(3)化學反應達到化學平衡狀態(tài)時,正逆反應速率相等,且不等于0,各物質(zhì)的濃度不再發(fā)生變化,由此衍生的一些物理量不發(fā)生變化,以此進行判斷,得出正確結論;
(4)若H2(g)、I2(g)、HI(g)的起始濃度分別用amol•L-1、bmol•L-1、cmol•L-1表示,達到平衡時各組分的濃度和圖1的平衡狀態(tài)相同;
(5)①根據(jù)化學平衡常數(shù)K只與溫度有關,溫度改變,若平衡正向移動,化學平衡常數(shù)K增大,生成物濃度增大,反之,若平衡逆向移動,化學平衡常數(shù)K減少,生成物濃度減少;
②若加入I2,平衡正向移動,H2濃度減少;
(6)反應是體積不變的反應,改變壓強平衡不動,容器的容積擴大一倍,平衡物質(zhì)濃度減�。�

解答 解:(1)平衡常數(shù)等于生成物的濃度冪之積除以反應物的濃度冪之積,所以平衡常數(shù)K=c2HIcH2cI2,故答案為:K=c2HIcH2cI2;
(2)由圖象可知達到平衡時生成0.5molHI,則消耗0.25molH2,H2(g)的轉化率為0.25mol0.4mol×100=62.5%,
故答案為:62.5%;
(3)A.v(H2)=2v(HI),正逆反應速率不等,沒有達到平衡狀態(tài),故A錯誤;
B.反應前后氣體的體積不變,故容器總壓強不隨時間改變不能作為判斷是否達到化學平衡狀態(tài)的依據(jù),故B錯誤;
C.混合氣體中C(I2)不變,可說明達到平衡狀態(tài),故C正確;
D.都是氣體參加反應,質(zhì)量不變,體積不變,則密度不變,不能判斷是否達到平衡狀態(tài),故D錯誤.
故選C;
(4)若H2(g)、I2(g)、HI(g)的起始濃度分別用amol•L-1、bmol•L-1、cmol•L-1表示,達到平衡時各組分的濃度和圖1的平衡狀態(tài)相同,則HI轉化為碘、氫氣與初始量相同,應滿足a+c2=0.4、b+c2=0.3,
故答案為:a+c2=0.4、b+c2=0.3;
(5)①該反應放熱,升高溫度,平衡逆向移動,化學平衡常數(shù)K減少,生成物濃度減少,故答案為:減��;c;
②若加入I2,平衡正向移動,H2濃度減少,故答案為:f;
(6)H2(g)+I2(g)?2HI(g),反應是體積不變的反應,改變壓強平衡不動,容器的容積擴大一倍,平衡物質(zhì)濃度減小,碘化氫濃度減小一半為0.25mol/L,畫出的變化圖象如圖:,故答案為:

點評 本題主要考查了平衡常數(shù)、化學平衡移動以及化學反應速率的計算,為高考常見題型,難度較大,需要注意的是:化學平衡常數(shù)K只與溫度有關,溫度改變,若平衡正向移動,化學平衡常數(shù)K增大,反之則減少.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甲、乙、丙、丁4種無機化合物均含有2種元素,分子中均含18個電子.甲是氣態(tài)氫化物,在水中分步電離出兩種陰離子.下列推斷合理的是( �。�
A.某鈉鹽溶液含甲電離出的陰離子,則該溶液顯堿性,只能與酸反應
B.乙和甲中同種元素的質(zhì)量分數(shù)相等,則乙能使?jié)駶櫟腒I淀粉試紙變藍
C.丙中含有ⅣA族元素,則相同條件下丙比甲穩(wěn)定
D.若丁分子空間構型為三角錐型,則丁分子間存在氫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20.現(xiàn)有:A蔗糖(C12H22O11),B碘的酒精溶液,C純堿,D燒堿,E二氧化碳,F(xiàn)石墨,G硫酸鋁溶液,根據(jù)組成、性質(zhì)進行分類(填符號):
①屬于混合物的是BG;②屬于堿的是D;
③屬于電解質(zhì)的是CD;④能導電的是F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H>0的反應一定不能自發(fā)進行
B.同溫、同濃度的鹽酸和氫氧化鈉稀溶液中,水的電離程度相同
C.為保護浸入海水中的鋼閘門,可在閘門表面鑲上銅錠
D.硫酸工業(yè)中二氧化硫的催化氧化[2SO2(g)+O2(g)?2SO3 (g)],不采用高壓是因為壓強對SO2轉化率無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4.化學是你,化學是我,化學深入我們生活,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木材纖維和土豆淀粉遇碘水均顯藍色
B.食用花生油和雞蛋清都能發(fā)生水解反應
C.包裝用材料聚乙烯和聚氯乙烯都屬于烴
D.經(jīng)常使用一次性筷子、紙杯、塑料袋等做法能保護環(huán)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鋅作為人體必須的微量元素之一,當人體缺鋅時,經(jīng)常用補食硫酸鋅的方式調(diào)整.工業(yè)上常用菱鋅礦生產(chǎn)硫酸鋅,菱鋅礦的主要成分是ZnCO3,并含少量的Fe2O3、FeCO3、MgO、CaO等,生產(chǎn)工藝流程示意圖如下:

(1)加過量稀鹽酸的目的是提高鋅元素的浸出率.
(2)完成“氧化除鐵”步驟中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2Fe(OH)2+ClO-+H2O═2Fe(OH)3+1Cl-
(3)針鐵礦(Coethite)是以德國詩人歌德(Coethe)名字命名的,組成元素是Fe、O和H,化學式量為89,化學式是FeO(OH).
(4)根據(jù)下表數(shù)據(jù),調(diào)節(jié)“濾液 2”的pH時,理論上可選用的最大區(qū)間為8.0≤pH<10.4.
Mg(OH)2Zn(OH)2MgCO3CaCO3
開始沉淀的pH10.46.4--
沉淀完全的pH12.48.0--
開始溶解的pH-10.5--
Ksp5.6×10-12-6.8×10-62.8×10-9
(5)工業(yè)上從“濾液3”制取MgO過程中,最適合的反應物是b(選填序號).
a.大理石粉  b.石灰乳          c.純堿溶液  d.燒堿溶液
(6)“濾液4”之后的操作依次為蒸發(fā)濃縮、冷卻結晶、過濾、洗滌、干燥.
(7)分析流程圖中的數(shù)據(jù),菱鋅礦粉中ZnCO3的質(zhì)量分數(shù)不低于125m281m1×10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8.(1)寫出鋁粉與氧化鐵粉在高溫下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并用雙線橋表示下列反應中電子轉移方向和數(shù)目:
(2)過氧化鈉的電子式為,它是由Na+與O22-(填寫離子符號)構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9.三國時代,諸葛亮領兵南征孟獲,遇到了“啞泉”,士兵飲后致啞,腹痛,甚至死亡.又有一“安樂泉”飲后可解“啞泉”之毒.1995年10月國內(nèi)某報刊報道,經(jīng)科研人員研究,“啞泉”水中溶有CuSO4,“安樂泉”水質(zhì)偏堿性.下列有關說法可能符合題意的是( �。�
A.“啞泉”之毒是由于水中的Cu2+使人體中的蛋白質(zhì)分解
B.“啞泉”之毒是由于水中的SO42-使人體中的蛋白質(zhì)變性
C.“啞泉”之毒是由于水中的Cu2+水解顯酸性使人體中的蛋白質(zhì)變性
D.“安樂泉”能解“啞泉”之毒的離子方程式為Cu2++2OH-=Cu(O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
闂傚倸鍊搁崐鎼佸磹閻戣姤鍤勯柤鍝ユ暩娴犳艾鈹戞幊閸婃鎱ㄧ€靛憡宕叉慨妞诲亾闁绘侗鍠涚粻娑樷槈濞嗘劖顏熼梻浣芥硶閸o箓骞忛敓锟� 闂傚倸鍊搁崐鎼佸磹閹间礁纾归柟闂寸绾惧綊鏌熼梻瀵割槮缁炬崘顕ч埞鎴︽偐閸欏鎮欑紓浣哄閸ㄥ爼寮婚妸鈺傚亞闁稿本绋戦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