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X、Y兩根金屬棒插入Z溶液中構成如圖所示裝置,實驗中電流表指針發(fā)生偏轉,同時X棒變粗,Y棒變細,則X、Y、Z可能是下列中的(  )

編號

X

Y

Z

A

Zn

Cu

稀硫酸

B

Cu

Zn

稀硫酸

C

Cu

Ag

硫酸銅溶液

D

Ag

Zn

硝酸銀溶液

A.AB.BC.CD.D

【答案】D

【解析】

X、Y兩根金屬棒插入Z溶液中,實驗中電流表指針發(fā)生偏轉,說明該裝置形成原電池,X棒變粗,Y棒變細,則X作正極、Y作負極,據(jù)此分析解答。

A.該裝置中,X鋅電極易失電子作負極、Y作正極,與實際不符合,故A錯誤;

B.該裝置中,X電極上氫離子得電子生成氫氣,電極質(zhì)量不變,故B錯誤;

C.該裝置中,沒有自發(fā)進行的氧化還原反應,不能構成原電池,與實際不符合,故C錯誤

D.該裝置中,Y易失電子作負極、X作正極,X電極上銀離子得電子生成銀,則符合實際,故D正確;

答案選D。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實驗室常用加熱銨鹽和堿的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氣。

(1)寫出圖中大試管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收集氨氣時,判斷氨氣是否收集滿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也可利用加熱濃氨水的方法制取少量的氨氣,此法利用了氨水的________性質(zhì)。將收集滿氨氣的燒瓶組裝成如圖所示的裝置。

當擠壓膠頭滴管,使少量的水進入燒瓶,打開彈簧夾可以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鋰是高能電池的理想負極,常用乙腈、二甲基甲酰胺等有機溶劑和LiC1O4、LlBF4LiBr等電解質(zhì)制成鋰非水電池;卮鹣铝袉栴}:

(1)二甲基甲酰胺()中基態(tài)氮原子的電子排布是__,乙腈( CH3- C≡N)中碳原子的雜化軌道類型為___。

(2)LiClO4LlBF4中都不存在的化學鍵是____(填代號)。

a.離子鍵 b.共價鍵 c.金屬鍵 d.配位鍵

(3)LiX(X=FCl,BrI)具有NaCl型晶體結構。當陰、陽離子電荷的絕對值相同且它們的半徑相近時,生成的鹽類一般難溶于水。由上述規(guī)則可以判斷LiF、LiCl、LiBr、LiI中溶解度最小的是_______

(4)Li2S屬立方晶體,晶胞邊長為dpm,晶胞截面圖如下所示。每個晶胞中含有S2-的數(shù)目為_____,S2-的配位數(shù)是_______,NA表示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值,則Li2S晶體的密度為_______gcm-3(用代數(shù)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X、Y、ZM、Q、R為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半徑和最外層電子數(shù)之間的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R不能把Q從其鹽溶液中置換出來

B.X、RQ三種元素可以構成離子化合物

C.熱穩(wěn)定性:ZX3YX4

D.X2M的水溶液露置于空氣中易變質(zhì)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2.0L硫酸溶液中含有1.0mol H2SO4.試計算:

(1)溶液中H2SO4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

(2)向上述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鐵粉,產(chǎn)生氣體的體積(標準狀況);

(3)假設反應前后溶液體積不變,則所得溶液中Fe2+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麻黃素M是擬交感神經(jīng)藥。合成M的一種路線如圖所示:

已知:IR—CH2OHRCHO

II.R1-CHO+R-C≡CNa

IV

V

請回答下列問題:

(1)D的名稱是_______G中含氧官能團的名稱是_______。

(2)反應的反應類型為_______A的結構簡式為_______。

(3)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X分子中最多有_______個碳原子共平面。

(5)H的同分異構體中,同時能發(fā)生水解反應和銀鏡反應的芳香族化合物中,核磁共振氫譜上有4組峰,且峰面積之比為1∶1∶2∶6的有機物的結構簡式為_________________。

(6)已知:仿照上述流程,設計以苯、乙醛為主要原料合成某藥物中間體的路線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I.50 mL 1.0mol·L1鹽酸跟50 mL 1.1 mol·L1氫氧化鈉溶液在圖所示裝置中進行中和反應,并通過測定反應過程中所放出的熱量來計算中和熱。試回答下列問題:

1__(填不能)將環(huán)形玻璃攪拌棒改為環(huán)形金屬(如銅)棒。

2)大燒杯上如不蓋硬紙板,對求得中和熱數(shù)值的影響是__(填偏高”“偏低無影響)。

3)如果改用60 mL 1.0 mol·L1鹽酸跟50 mL 1.1 mol·L1氫氧化鈉溶液進行反應,則與上述實驗相比,所放熱量__(填增加”“減少不變);所求中和熱數(shù)值__(填增加”“減少不變)。

4__(填不能)用BaOH2和硫酸代替鹽酸和氫氧化鈉溶液。

5Q=cmΔt,其中Q表示此中和反應放出的熱量,m表示反應后混合液的質(zhì)量,c表示反應后混合溶液的比熱容,Δt表示反應前后溶液的溫度的差值。該實驗小組做了三次實驗,每次取溶液各50 mL,并記錄如下原始數(shù)據(jù):

實驗序號

起始溫度t1/

終止溫度t2/

溫差(t2t1/

1

25.0

32.6

2

25.1

31.8

3

25.1

31.9

已知鹽酸、NaOH溶液密度近似為1.00 g·cm3,中和后混合液的比熱容c=4.184103kJ·g1·1則該反應的中和熱為ΔH=__(保留小數(shù)點后一位)。

6)上述實驗數(shù)值結果與57.3 kJ·mol1有偏差,產(chǎn)生偏差的原因可能是__(填字母)。

a.實驗裝置保溫、隔熱效果差

b.量取NaOH溶液的體積時仰視讀數(shù)

c.分多次把NaOH溶液倒入盛有鹽酸的小燒杯中

d.用溫度計測定NaOH溶液起始溫度后直接測定HCl溶液的溫度

II. 草酸與高錳酸鉀在酸性條件下能夠發(fā)生反應:

現(xiàn)用 0.1 mol/L KMnO4酸性溶液與0.5 mol/L H2C2O4溶液,研究不同條件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實驗過程的數(shù)據(jù)記錄如下(見表格),請結合表中信息,回答有關問題:

實驗

序號

反應溫度/

參加反應的物質(zhì)

KMnO4H2SO4

H2C2O4

H2O

MnSO4

V/mL

c/mol·L1

V/mL

c/mol·L1

V/mL

G

A

20

10

0.1

10

0.5

0

0

B

20

10

0.1

6

0.5

V1

0

C

20

10

0.1

10

0.5

0

1

D

50

10

0.1

6

0.5

0

0

E

40

10

0.1

10

0.5

0

0

1)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研究催化劑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使用實驗________________(AE表示,下同)

3)如果研究溫度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使用實驗________________;

4)實驗AB,可以研究濃度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則V1 =_____;

5A、BC三組實驗比較,溶液褪色所用的時間最長的是__________組實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一定量的氫氣在氯氣中燃燒,所得混合物用100mL3.00mol·L-1NaOH溶液恰好完全吸收,測得溶液中含有NaClO的物質(zhì)的量為0.10mol,則反應的氫氣和氯氣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n(H2)n(Cl2)是(

A.32B.13C.41D.1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目前工業(yè)上可利用COCO2來生產(chǎn)燃料甲醇,某研究小組對下列有關甲醇制取的三條化學反應原理進行探究。已知在不同溫度下的化學反應平衡常數(shù)(K1、K2K3)如表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

化學反應

焓變

平衡常數(shù)

溫度/

500

700

800

2H2(g)CO(g)CH3OH(g)

ΔH1

K1

2.5

0.34

0.15

CO2(g)H2(g)CO(g)H2O(g)

ΔH2

K2

1.0

1.70

2.52

CO2(g)3H2(g)CH3OH(g)H2O(g)

ΔH3

K3

1)反應②是____(吸熱放熱”)反應。

2)根據(jù)反應①與②可推導出K1、K2K3之間的關系,則K3=____(K1K2表示);根據(jù)反應③判斷ΔS___0(、”),在____(較高較低”)溫度下有利于該反應自發(fā)進行。

3500℃時,測得反應③在某時刻,CO2(g)H2(g)CH3OH(g)、H2O(g)的濃度分別為0.1mol/L0.8mol/L、0.3mol/L0.15mol/L,則此時v()___v()(“=””)。

4)根據(jù)上述表格測得焓變,下列能量關系圖合理的是_____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