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聚合物可由單體CH3CH=CH2和CH2=CH2加聚制得
B.將1 mol明礬晶體完全溶于水制成膠體,其中所含膠體微粒數(shù)目為NA
C.乙醇、苯酚、乙酸都有羥基,但是電離常數(shù)不同,這主要是基團之間相互影響造成的
D.等質量的甲烷、乙烯、1,3-丁二烯分別充分燃燒,所耗用氧氣的量依次減少

分析 A.中主鏈含4個C,為加聚反應產物,由添鍵斷鍵可知由兩種烯烴單體加聚生成;
B.水解生成膠體,且水解為可逆反應;
C.乙醇、苯酚、乙酸都有羥基,酸性為乙酸>苯酚>乙醇;
D.甲烷、乙烯、1,3-丁二烯的最簡式分別為CH4、CH2、CH1.5,烴等質量時含H越多消耗的氧氣越多.

解答 解:A.中主鏈含4個C,為加聚反應產物,由添鍵斷鍵可知由兩種烯烴單體加聚生成,則兩種單體為CH3CH=CH2和CH2=CH2,故A正確;
B.水解生成膠體,且水解為可逆反應,則1 mol明礬晶體完全溶于水制成膠體,其中所含膠體微粒數(shù)目小于NA,故B錯誤;
C.乙醇、苯酚、乙酸都有羥基,酸性為乙酸>苯酚>乙醇,可知電離常數(shù)不同,這主要是基團之間相互影響造成的,故C正確;
D.烴等質量時含H越多消耗的氧氣越多,甲烷、乙烯、1,3-丁二烯的最簡式分別為CH4、CH2、CH1.5,則等質量的甲烷、乙烯、1,3-丁二烯分別充分燃燒,所耗用氧氣的量依次減少,故D正確;
故選B.

點評 本題考查有機物的結構與性質,為高頻考點,把握官能團與性質的關系、鹽類水解、有機物燃燒反應的計算等為解答的關鍵,側重分析與應用能力的考查,注意規(guī)律性知識的應用,題目難度不大.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題

6.根據(jù)所學實驗知識,完成下列空白.
(Ⅰ)圖中三套的裝置均能用于探討化學反應中熱量變化

(1)裝置1適用于探究明顯吸熱的反應,例如2NH4Cl+Ca(OH)2 $\frac{\underline{\;\;△\;\;}}{\;}$CaCl2+2NH3↑+2H2O(用化學方程式表示),反應過程中斷裂的化學鍵有AB(填選項)
A.離子鍵       B.極性共價鍵   C.非極性共價鍵
(2)裝置2既適用于放熱反應(或過程)的探究,也適用于吸熱反應(或過程)的探究.若在裝置2中完成金屬鋁與NaOH溶液的反應,則右側U形管內的液面C(填選項)
A.兩邊一樣高      B.左高右低       C.右高左低       D.高低不確定
(3)裝置3可用于定量測定中和熱,其中a儀器的名稱為環(huán)形玻璃攪拌棒,通過實驗獲得如下數(shù)據(jù),則中和熱△H=-56.8kJ•mol-1(計算結果保留一位小數(shù))
實驗試劑及用量溶液溫度
t1t2
50mL0.55mol•L-1NaOH50mL.0.5mol•L-1HCl20℃23.3℃
50mL0.55mol•L-1NaOH50mL.0.5mol•L-1HCl20℃23.5℃
50mL0.55mol•L-1NaOH50mL.0.5mol•L-1HCl20℃24.5℃
(已知t1為NaOH和HCl起始溫度平均值,t2為終止溫度.反應后溶液的比熱容C為4.18kJ•℃-1•Kg-1,各溶液的密度均為1g•cm-3.).下列關于該實驗的說法正確的是AF.
A.該實驗中酸堿的濃度不宜太大也不宜太小
B.可以用銅絲代替a儀器
C.量取酸溶液時視線俯視,將使測得的中和熱的數(shù)值偏高
D.其他條件不變,將酸溶液體積調整為40ml,將使測得的中和熱的數(shù)值偏高
E.向盛裝酸的燒杯中加堿時要小心緩慢
F.測了酸后的溫度計要用水清洗后再測堿的溫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7.回答下列相關問題:
(1)高鐵酸鉀(K2FeO4:鐵的化合價為“+6”)是一種新型、高效、多功能水處理劑.下列反應可制取K2FeO4:用雙線橋表示下面反應的電子轉移方向及數(shù)目.
Fe2O3+3KNO3+4KOH$\frac{\underline{\;\;△\;\;}}{\;}$2K2FeO4+3KNO2+2H2O,
Fe2O3在該反應中被氧化(填“氧化”或“還原”),KNO3在反應中發(fā)生了還原(填“氧化”或“還原”)反應.
(2)請配平下列方程式:3Cu+8HNO3═3Cu(NO32+2NO+4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Cl2、SO2均能使品紅溶液褪色.后者因為品紅分子結構中的發(fā)色團遇到亞硫酸后結構發(fā)生改變,生成不穩(wěn)定的無色化合物.其漂白原理可用下面的反應方程式表示: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品紅溶液中同時通入Cl2、SO2,漂白效果會更好
B.加熱不能判斷品紅褪色是通入SO2還是通入Cl2引起的
C.“無色化合物”分子中,19個碳原子都可能在同一平面上
D.品紅分子結構中,19個碳原子都可能在同一平面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制取一氯乙烷,采用的最佳方法是( 。
A.乙烷和氯氣取代反應B.乙烯和氯氣加成反應
C.乙烯和HCl加成反應D.乙烷和HCl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題

1.為了防止水源污染,用簡單而又現(xiàn)象明顯的方法檢驗某工廠排放的污水中含有苯酚,實驗操作是取少量廢液于試管中,滴加少量FeCl3溶液,溶液變紫色,說明廢液中含有苯酚.從廢水中回收苯酚的方法是:
①取有機溶劑萃取廢液中的苯酚;
②加入某種藥品的水溶液使苯酚從有機溶劑中脫離;
③通入某物質又析出苯酚.
試寫出②、③步的化學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下列變化屬于加成反應的是( 。
A.乙烯通入酸性高錳酸鉀溶液中B.乙烯通入溴水中
C.苯與液溴在FeBr3催化下反應D.甲烷與氯氣在一定條件下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下列事實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平衡移動原理)解釋的是
①鐵在潮濕的空氣中容易生銹;②二氧化氮與四氧化氮的平衡體系,加壓縮小體積后顏色加深;③實驗室可用排飽和食鹽水的方法收集氯氣;④開啟啤酒瓶后,瓶中馬上泛起大量泡沫;⑤加大壓強,使N2和H2在一定的條件下轉化為NH3;⑥工業(yè)上,采用高溫的方法以提高SO2和O2反應生成SO3的產量(該反應為放熱反應);⑦鈉與氯化鉀共融制備鉀 Na(l)+KCl(l)?K(g)+NaCl(l)( 。
A.②④⑥⑦B.①⑦C.①②⑥D.①⑥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題

6.從石器、青銅器到鐵器時代,金屬的冶煉體現(xiàn)了人類文明的發(fā)展水平.下列資料表示了三種金屬被人類開發(fā)利用的大致年限.

(1)上述資料中的三種常用金屬的開發(fā)利用之所以有先后,主要取決于D.
A.金屬的導電性強弱  B.金屬在地殼中的含量多少
C.金屬的化合價高低  D.金屬的活動性大小
(2)早在西漢成書的《淮南萬畢術》里,就有“曾青得鐵則化為銅”的記載.曾青又有空青、白青、石膽、膽礬等名稱,其實都是天然的硫酸銅.
①寫出“曾青得鐵則化為銅”的化學方程式Fe+CuSO4=Cu+FeSO4
②若根據(jù)上述反應設計成原電池,請在圖2方框中畫出原電池的裝置圖,標出正、負極和電解質溶液,并寫出電極反應式.
正極反應:Cu2++2e-=Cu;
負極反應:Fe-2e-=Fe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