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減壓的操作優(yōu)點是:可加快過濾速度,并能得到較干燥的沉淀,所用儀器為布氏漏斗、吸濾瓶、安全瓶、抽氣泵,使用時布氏漏斗頸口斜面應(yīng)與吸濾瓶的支管口相對,且安全瓶中的導(dǎo)氣管是短進長出;
(2)高錳酸鉀本身有顏色,滴定亞鐵離子不需要指示劑,當?shù)渭幼詈笠坏稳芤汉,溶液變成紫紅色,30S內(nèi)不褪色,說明達到滴定終點;亞鐵離子具有還原性,高錳酸根離子具有氧化性,兩者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yīng);根據(jù)滴定操作方法選擇使用的儀器.
解答 解:(1)①減壓過濾所用儀器為A為布氏漏斗、B為吸濾瓶、C為安全瓶、抽氣泵,
故答案為:布氏漏斗;吸濾瓶;
②根據(jù)減壓過濾裝置特點:布氏漏斗頸的斜口要遠離且面向吸濾瓶的抽氣嘴,并且安全瓶中的導(dǎo)氣管是短進長出,所以圖中錯誤為:布氏漏斗頸口斜面應(yīng)與吸濾瓶的支管口相對;安全瓶的長管和短管連接順序錯誤,
故答案為:布氏漏斗頸口斜面應(yīng)與吸濾瓶的支管口相對;安全瓶的長管和短管連接順序錯誤.
(2)①高錳酸鉀本身有顏色,滴定亞鐵離子不需要指示劑,當?shù)渭幼詈笠坏稳芤汉,溶液變成紫紅色,30S內(nèi)不褪色,說明達到滴定終點,亞鐵離子具有還原性,高錳酸根離子具有氧化性,兩者反應(yīng)為5Fe2++MnO4-+8H+=5Fe3++Mn2++4H2O,
故答案為:加入最后一滴KMnO4溶液紫紅色不褪,且半分鐘內(nèi)不褪色;5Fe2++MnO4-+8H+=5Fe3++Mn2++4H2O;
②滴定操作中需要使用滴定管和錐形瓶,即B、A正確,
故答案為:AB.
點評 本題考查學(xué)生常見的化學(xué)儀器,要求學(xué)生熟悉常見儀器,并掌握其應(yīng)用,注意掌握過濾、滴定原理是解答本題的關(guān)鍵,題目難度不大.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實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有些活潑金屬如鈉、鎂、鋁可作熱還原法的還原劑 | |
B. | 用電解熔融NaCl的方法來冶煉金屬鈉 | |
C. | 回收廢舊金屬可以重新制成金屬或它們的化合物 | |
D. | 可用焦炭或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的方法來冶煉鋁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實驗題
Ⅰ | Ⅱ | Ⅲ | |
備選裝置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哈伯法合成氨是吸熱反應(yīng),新法合成氨是放熱反應(yīng) | |
B. | 新法合成和哈伯法相比不需要在高溫條件下,可節(jié)約大量能源,具有發(fā)展前景 | |
C. | 新法合成能在常溫下進行是因為不需要斷裂化學(xué)鍵 | |
D. | 新的催化劑升高了反應(yīng)所需要的能量,提高了活化分子百分數(shù)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稀鹽酸與稀醋酸的導(dǎo)電性 | |
B. | 物質(zhì)的量濃度相等的 (NH4)2Fe(SO4)2溶液和 (NH4)2SO4溶液中NH4+的濃度 | |
C. | 用量筒量取液體時,仰視的讀數(shù)和俯視的讀數(shù) | |
D. | 物質(zhì)的量濃度相等的NaHCO3溶液和Na2CO3溶液中水的電離程度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計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放電時負極反應(yīng)式為:Zn-2e-+2OH-=Zn(OH)2 | |
B. | 放電時每轉(zhuǎn)移3mol電子,正極有1 mol K2FeO4被還原 | |
C. | 充電時陰極附近溶液的堿性增強 | |
D. | 放電時正極反應(yīng)式為:Fe(OH)3-3e-+5OH-=FeO42-+4H2O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H2SO4濃度為2.5 mol•L-1 | |
B. | OA段產(chǎn)生的是NO,AB段的反應(yīng)為Fe+2Fe3+═3Fe2+,BC段產(chǎn)生氫氣 | |
C. | 第二份溶液中最終溶質(zhì)為FeSO4 | |
D. | 原混合酸中NO3-物質(zhì)的量為0.1 mol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