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MathJax]/jax/output/CommonHTML/jax.js
4.某一元弱酸(用HA表示)在水中的電離方程式是:HA?H++A-,回答下列問題:
(1)向溶液中加入適量NaA固體,以上平衡將向逆(填“正”、“逆”)反應方向移動,理由是c(A-)增大,平衡向減小c(A-)的方向即逆反應方向移動.
(2)若向溶液中加入適量NaCl溶液,以上平衡將向正(填“正”、“逆”)反應方向移動,溶液中c(A-)將減�。ㄌ睢霸龃蟆薄ⅰ皽p小”或“不變”),溶液中c(OH-)將增大(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3)已知室溫時,0.1mol•L-1的某一元酸HA在水中有 0.1% 發(fā)生電離,回答下列各問題:
①該溶液的pH=4.
②HA的電離平衡常數(shù)K=1×10-7
③升高溫度時,K將增大(填“增大”、“減小”或“不變”),pH將減�。ㄌ睢霸龃蟆�、“減小”或“不變”).
④由HA電離出的c(H+)約為水電離出的c(H+)的106倍.

分析 (1)向溶液中加入適量NaA固體,溶液中c(A-)增大,抑制HA電離;
(2)若向溶液中加入適量NaCl溶液,溶液濃度降低,促進HA電離,但HA電離增大程度小于溶液體積增大程度;溫度不變,水的離子積常數(shù)不變,根據(jù)c(OH-)=KwcH+判斷;
(3)①溶液中c(H+)=0.1mol/L×0.1%=10-4 mol/L,溶液的pH=-lgc(H+);
②HA的電離平衡常數(shù)K=cH+cAcHA; 
③升高溫度促進HA電離,導致溶液中c(H+)增大;
④該溶液中水電離出的c(H+)=c(OH-).

解答 解:(1)向溶液中加入適量NaA固體,溶液中c(A-)增大,抑制HA電離,則HA電離平衡逆向移動,
故答案為:逆;c(A-)增大,平衡向減小c(A-)的方向即逆反應方向移動;
(2)若向溶液中加入適量NaCl溶液,溶液體積增大、HA濃度降低,促進HA電離,但HA電離增大程度小于溶液體積增大程度,所以溶液中c(A-)減�。粶囟炔蛔�,水的離子積常數(shù)不變,溶液中c(H+)減小,則c(OH-)=KwcH+增大,
故答案為:正;減��;增大;
(3)①溶液中c(H+)=0.1mol/L×0.1%=10-4 mol/L,溶液的pH=-lgc(H+)=-lg10-4=4,
故答案為:4;
②HA的電離平衡常數(shù)K=cH+cAcHA=104×1040.1=1×10-7,
故答案為:1×10-7; 
③升高溫度促進HA電離,電離平衡常數(shù)增大,溶液中c(H+)增大,溶液的pH減小,故答案為:增大;減��;
④該溶液中水電離出的c(H+)=c(OH-)=1014104mol/L=10-10mol/L,由HA電離出的c(H+)約為水電離出的c(H+)106倍,故答案為:106

點評 本題考查弱電解質的電離,為高頻考點,明確弱電解質電離特點、影響弱電解質電離因素是解本題關鍵,側重考查學生分析判斷及計算能力,難點是計算酸中水電離出的c(H+),題目難度不大.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4.下表中評價合理的是( �。�
選項化學反應及其離子方程式評  價
A向沸騰的蒸餾水中滴加飽和的氯化鐵溶液至液體變?yōu)榧t褐色:Fe3++3H2O=Fe(OH)3↓+3H+正 確
B大理石溶于醋酸的反應:CaCO3+2H+=Ca2++CO2↑+H2O錯誤,醋酸應寫為分子形式CH3COOH,CaCO3應寫成離子形式
C鐵與稀鹽酸反應:2Fe+6H+=2Fe3++3H2錯誤,產(chǎn)物不符合客觀事實
DNaOH溶液中通入少量CO2反應:OH-+CO2=HCO3-正 確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計算題

15.(1)在一定條件下,21.6gA單質與1.20molCl2完全反應,生成0.800molAClx,則x=3,A的摩爾質量為27g/mol.
(2)實驗室需要2.0mol•L-1NaOH溶液90mL,用托盤天平稱取氫氧化鈉,其質量為8.0g;
(3)將5.60g鐵投入100mL某濃度的鹽酸中,鐵和鹽酸恰好完全反應.求:
①所用鹽酸中HCl的物質的量濃度為2.0mol/L
②反應中生成的H2在標準狀況下的體積為2.24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2.為了減少煤燃燒對大氣造成的污染,煤的氣化和液化是高效、清潔利用煤炭的重要途徑,而減少CO2氣體的排放也是人類面臨的重大課題.
(1)①已知C(s)+H2O(g)═CO(g)+H2(g)△H1=+131.3kJ•mol-1
C(s)+2H2O(g)═CO2(g)+2H2(g)△H2=+90kJ•mol-1
則一氧化碳與水蒸氣反應生成二氧化碳和氫氣的熱化學方程式是CO(g)+H2O(g)═CO2(g)+H2(g)△H=+41kJ/mol.
(2)將燃燒廢氣中的CO2轉化為二甲醚的反應原理為:
2CO2(g)+6H2(g)_CH3OCH3(g)+3H2O(g)
①該反應平衡常數(shù)表達式為K=cCH3OCH3c3H2Oc2CO2c6H2
②若溫度不變,減小反應投料比[nH2nCO2],則K將不變(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3)通過水煤氣合成二甲醚的熱化學方程式如下:
3H2(g)+3CO(g)═CH3OCH3(g)+CO2(g)△H=-aKJ/mol
該反應在一定條件下的密閉容器中可達到平衡狀態(tài)(曲線1),若在t0時刻改變一個條件,曲線I變?yōu)榍€Ⅱ,改變的條件是CD.(填字母編號)
A.升高溫度         B.加入催化劑     C.縮小容器體積  D.增加H2的濃度     E.分離出二甲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9.(1)已知25℃時有關弱酸的電離平衡常數(shù):
弱酸化學式HSCNCH3COOHHCNH2CO3
電離平衡常數(shù)1.3×10-11.8×10-54.9×10-10K1=4.3×10-7  K2=5.6×10-11
①同溫度下,等pH值的NaHCO3、NaCN、Na2CO3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由大到小的順序為NaHCO3>NaCN>Na2CO3
②若保持溫度不變,在醋酸溶液中加入一定量氨氣,下列量會變小的是b(填序號)
a.c(CH3COO-)   b.c(H+)   c.KW   d.醋酸電離平衡常數(shù).
(2)上述提供的同濃度酸中,酸性最強的是HSCN;酸性最弱的是HCO3-;若向NaCN溶液中通入少量的CO2,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CN-+H2O+CO2=HCN+HCO3-
(3)CO2可用NaOH溶液吸收得到Na2CO3或NaHCO3.Na2CO3俗稱純堿,該溶液中離子濃度由大到小的順序為c(Na+)>c(CO32-)>c(OH-)>c (HCO3-)>c(H+);同濃度的碳酸鈉溶液和碳酸氫鈉溶液pH較大的是Na2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下列兩種粒子的半徑大小排列正確的是(  )
A.Na>OB.Na+>O2-C.Mg>NaD.?Μγ2+>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題

16.如圖1是某研究性學習小組設計制取氯氣并以氯氣為原料進行特定反應的裝置.

(1)要將C裝置接入B和D之間,正確的接法是:a→c→b→d;
(2)實驗開始先點燃A處的酒精燈,打開旋塞K,讓Cl2充滿整個裝置,再點燃D處的酒精燈,Cl2通過C裝置后進入D,D裝置內盛有碳粉,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生成CO2和HCl(g),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Cl2+C+2H2O(g)_4HCl+CO2
(3)D處反應完畢后,關閉旋塞K,移去兩個酒精燈,由于余熱的作用,A處仍有少量Cl2產(chǎn)生,此時B中的現(xiàn)象是瓶中液面下降,長頸漏斗內液面上升,B的作用是貯存少量Cl2,避免Cl2對環(huán)境造成污染.
(4)用量筒量取20mL E中溶液,倒入已檢查完氣密性良好的分液漏斗中,然后再注入10mL CCl4,蓋好玻璃塞,振蕩,靜置于鐵架臺上(如圖2),等分層后取上層液和下層液,能使有色布條褪色的是上層液(填“上層液”或“下層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乙苯是一種用途廣泛的有機原料,可制備多種化工產(chǎn)品.
(一)制備苯乙烯(原理如反應I所示):
Ⅰ、?(g)+H2(g)△H=+124kJ•mol-1
(1)部分化學鍵的鍵能如下表所示:
 化學鍵 C-H C-C C=C H-H
 鍵能/kJ•mol-1 412 348 x 436
根據(jù)反應I的能量變化,計算x=612.
(2)工業(yè)上,在恒壓設備中進行反應I時,常在乙苯蒸氣中通入一定量的水蒸氣.用化學一平衡理論解釋通入水蒸氣的原因為正反應為氣體分子數(shù)增大的反應,保持壓強不變,加入水蒸氣,容器體積應增大,等效為降低壓強,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提高乙苯的平衡轉化率.
(3)從體系自由能變化的角度分析,反應I在高溫(填“高溫”或“低溫”)下有利于其自發(fā)進行.
(二)制備α-氯乙基苯(原理如反應Ⅱ所示):
Ⅱ、+Cl2(g)?+HCl(g)△H2>0
(4)T℃時,向10L恒容密閉容器中充人2mol乙苯(g)和2mol Cl2(g)發(fā)生反應Ⅱ,5min時達到平衡,乙苯或Cl2、α-氯乙基苯或HCl的物質的量濃度(c)隨時間(t)變化的曲線如圖l所示:

①0-5min內,以HCl表示的該反應速率v(HCl)=0.032mol•L-1•min-1
②T℃時,該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K=16.
③6min時,改變的外界條件為升高溫度.
④10min時,保持其他條件不變,再向容器中充人1moI乙苯、1mol Cl2、1mol α-氯乙基苯和l mol HCl,12min時達到新平衡.在圖2中畫出10-12min,Cl2和HC1的濃度變化曲線(曲線上標明Cl2和HC1);0-5min和0-12min時間段,Cl2的轉化率分別用α1、α2表示,則αl<α2(填“>”、“<”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一定溫度下,在2L的密閉容器中充入0.4mol SO2和0.2mol O2,發(fā)生反應:2SO2(g)+O2(g)?2SO3(g)△H<0,n(O2)隨時間的變化關系如圖實線所示:
(1)該溫度下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K為20,升高溫度K值將減�。ㄌ钤龃�、不變或減小,下同).
(2)若溫度不變,在容器中再加1mol O2,重新達到平衡,則SO2的平衡濃度將減小,氧氣的轉化率將減小,SO3的體積分數(shù)將減小.
(3)僅改變某一實驗條件再進行兩次實驗,測得O2的物質的量隨時間變化如圖中虛線所示,曲線Ⅰ改變的實驗條件是升高溫度,曲線Ⅱ改變的實驗條件是增大壓強.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
閸忥拷 闂傦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