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下列化學方程式中,不能用離子方程式H++OH-=H2O表示的是(  )
A.2NaOH+H2SO4=NaSO4+2H2OB.Ba(OH)2+2 HCl=BaCl2+2H2O
C.Ba(OH)2+H2SO4=BaSO4↓+2H2OD.Na2CO3+H2SO4=Na2SO4+2H2O+CO2

分析 稀的強酸與強堿反應生成可溶性鹽和水的離子反應能用離子方程式H++OH-=H2O表示,若有沉淀、氣體、弱電解質等物質生成,則不能用該離子方程式表示,據(jù)此對各選項進行判斷.

解答 解:A.硫酸為強酸,氫氧化鈉為強堿,硫酸鈉為可溶性鹽,則二者反應的離子反應為:H++OH-=H2O,故A錯誤;
B.氫氧化鋇為強堿,鹽酸為強酸,氯化鋇為可溶性鹽,則二者反應的離子反應為:H++OH-=H2O,故B錯誤;
C.氫氧化鋇與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鋇沉淀和水,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2H++SO42-+Ba2++2OH-=BaSO4↓+2H2O,不能用H++OH-=H2O表示,故C正確;
D.稀硫酸與碳酸鈉溶液混合生成硫酸鈉和二氧化碳、水,反應的離子方程式:2H++CO32-=CO2↑+H2O,不能用H++OH-=H2O表示,故D正確;
故選CD.

點評 本題考查離子反應的書寫及意義,為高頻考點,把握反應的實質及物質的溶解性為解答的關鍵,注意離子方程式的書寫方法,側重中和反應的離子反應考查,題目難度不大.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9.下列各項中表達正確的是(  )
①水分子球棍模型:
②瑪瑙的主要成分為硅酸鹽
的名稱是3-甲基-1-丁醇
④聚乙烯單體結構簡式為CH2=CH2
⑤HClO的結構簡式為:H-Cl-O
16O218O2互為同位素.
A.①③④B.①⑤⑥C.③④D.④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4.將氨水滴加到盛有AgCl的試管中直至AgCl完全溶解,對上述過程的有關解釋或敘述正確的是(  )
A.所得溶液中c(Ag+)•c(Cl-)>Ksp(AgCl)
B.上述實驗說明Cl-與NH4+間有很強的結合力
C.所得溶液中形成了難電離的物質
D.上述過程中NH3•H2O的電離常數(shù)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運用元素周期律分析下面的推斷,其中錯誤的是(  )
A.鈹?shù)难趸飳乃锟赡芫哂袃尚?/td>
B.砹是一種有色固體,HAt很不穩(wěn)定,AgAt是有色難溶于水的固體
C.高溴酸(HBrO4)的酸性比硒酸(H2SeO4)的酸性弱
D.硫酸鍶(SrSO4)是難溶于水和鹽酸的白色固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8.當1mol某氣態(tài)烴與2mol Cl2發(fā)生加成反應時,分子中的不飽和碳原子全部轉化為飽和碳原子,所得產(chǎn)物再與2mol Cl2進行取代反應后,生成只含C、Cl兩種元素的化合物.則該氣態(tài)烴是(  )
A.乙烯B.乙炔C.丙烯D.丙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下列反應既屬于氧化還原反應,又是吸熱反應的是(  )
A.鋅粒與稀硫酸的反應
B.灼熱的氧化銅與CO的反應
C.甲烷在空氣中燃燒的反應
D.Ba(OH)2•8H2O晶體與NH4Cl晶體的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5.以下現(xiàn)象與核外電子的躍遷有關的是( 。
①霓虹燈發(fā)出有色光;
②棱鏡分光;
③激光器產(chǎn)生激光;
④石油蒸餾;
⑤凸透鏡聚光;
⑥燃放的焰火,在夜空中呈現(xiàn)五彩繽紛;
⑦日光燈通電發(fā)光;
⑧冷卻結晶;
⑨焰色反應.
A.②④⑤⑧⑨B.①③⑥⑦⑨C.①③⑤⑥⑦D.①②③⑤⑥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凡是鹵代烴一定能發(fā)生消去反應
B.一定條件下,Cl2可在甲苯的苯環(huán)或側鏈上發(fā)生取代反應
C.苯不能使KMnO4溶液褪色,因此苯不能發(fā)生氧化反應
D.苯酚鈉溶液中通入CO2生成苯酚,則碳酸的酸性比苯酚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3.五種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對位置如下所示,其中Z元素原子核外電子總數(shù)是其最外層電子數(shù)的3倍.
XY
ZWM
請回答下列問題:
(1)請寫出元素名稱:X碳Y氮W硫
(2)元素Z位于周期表中第三周期VA族;
(3)元素Z可以形成多種單質,其中最常見兩種名稱分別是紅磷和白磷;
(4)Y的最高價氧化物的化學式為N2O5,含有共價鍵;W的最高價氧化物水化物的化學式為H2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