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化學 > 題目詳情

【題目】設NA為阿伏伽德羅常數,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常溫常壓下,11.2LCO2所含原子數為1.5NA
B.常溫常壓下,48克O3含有的氧原子數為3NA
C.標準狀況下,22.4L H2中所含原子數位NA
D.標準狀況下,1LH2O所含分子數為NA/22.4

【答案】B
【解析】解:A.標準狀況下11.2L CO2所含的原子數為1.5NA , 題中為常溫常壓,故A錯誤;B.常溫常壓下,O3的摩爾質量為:48g/mol,所以含有的O3的物質的量為: =1mol所以含有的氧原子數量為3mol 即 3NA , 故B正確;
C.標準狀況下,22.4L H2中所含原子為 2NA , 故C錯誤;
D.標準狀況下,水是液體,不能用22.4L/mol來進行計算,故D錯誤;
故選B.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對原子結構與性質的說法中,正確的一項是

A.ns電子的能量不一定高于(n1)p電子的能量

B.基態(tài)原子3p軌道上只有2個未成對電子的元素是SSi

C.LiOH是一種易溶于水、受熱不易分解的強堿

D.電離能大的元素,其原子不易失電子而易得電子,表現(xiàn)出非金屬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關于一些重要的化學概念,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根據丁達爾現(xiàn)象可以將分散系分為溶液、膠體和濁液

B.CO2、NO2、Mn2O7、P2O5 均為酸性氧化物

C.漂白粉、水玻璃、鋁熱劑均為混合物

D.熔融狀態(tài)下,CH3COOH、NaOH、MgCl2 均能導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實驗室用乙酸、乙醇、濃硫酸制取乙酸乙酯,加熱蒸餾后在飽和Na2CO3溶液的液面上得到無色油狀液體,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 濃硫酸與乙醇發(fā)生反應

B. 乙醇可以全部反應

C. 反應前的混合液中應加入碎瓷片

D. 導氣管口應插入液面以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用酸性氫氧燃料電池電解苦鹵水(含Cl-、Br-、Na+、Mg2+)的裝置如下圖所示(a、b為石墨電極),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電池工作時,正極反應式為O2+2H2O+4e-=4OH-

B. 電解時,電子流動路徑是:負極外電路陰極溶液陽極正極

C. 試管中NaOH溶液是用來吸收電解時產生的Cl2

D. 忽略能量損耗,當電池中消耗2.24L(標準狀況)H2時,b極周圍會產生0.1mol氣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自然界中的金屬都是以化合態(tài)形式存在的

B. 金屬活動性雖然不同,但冶煉方法是相同的

C. 金屬礦物資源豐富且可再生,可盡量開采利用

D. 金屬的冶煉就是把金屬化合物還原為金屬單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冶金廠的礦渣含有較多的Al2O3Fe2O3MgO、SiO2,現(xiàn)欲進行綜合利用以提取氧化鋁、氧化鎂、氧化鐵作為工業(yè)原料,其設計的工藝流程如下:

已知:

①硅酸的酸性比氫氧化鋁強。

②飽和氯化銨溶液的pH約為5。

③氫氧化鎂開始沉淀至沉淀完全的pH范圍:9.012.0。

④氫氧化鐵開始沉淀至沉淀完全的pH 范圍:2.74.0。

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過程II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過程Ⅲ的名稱是_______________;產品乙的俗名是_________________

3)過程V中所用適量的B是一種常見氣體,過程V中所發(fā)生的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

4)殘渣甲用飽和氯化銨溶液能部分溶解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用離子方程式表示)。

5)解釋工業(yè)上不用電解產品甲制備相應金屬單質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設NA為阿伏伽德羅常數的值,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A.45g水中含有的水分子數是2.5NA
B.標準狀況下,33.6LCO中含有的原子數是3NA
C.0.5L,0.2mol/L的NaCl溶液中含有的Na+數是0.1NA
D.1molCH4含電子數目為8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物質屬于烴的是(  )

A. CO(NH2)2 B. C2H5OH C. C7H8 D. CCl4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
闂傚倷鑳舵灙濡ょ姴绻橀獮蹇涙晸閿燂拷 闂傚倸鍊搁崐鎼佸磻婵犲洤绠柨鐕傛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