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51.2 g Cu完全溶于適量濃硝酸中,收集到氮的氧化物(含NO、N2O4、NO2)的混合物共0.9 mol,這些氣體恰好能被500 mL 2 mol/L NaOH溶液完全吸收,生成含NaNO3和NaNO2的鹽溶液,其中NaNO3的物質(zhì)的量為
A.0.2 mol B.0.4 mol C.0.8 mol D.0.9 mol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5屆遼寧省高三上學期期初檢測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各組物質(zhì)中,互稱為同位素的是
A.甲烷和乙烷 B.氧氣和臭氧 C.126C和146C D.正丁烷和異丁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5屆福建省福州八市高二下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不同金屬離子在溶液中完全沉淀時,溶液的pH不同。
氯化銅晶體(CuCl2·2H2O)中含F(xiàn)eCl2雜質(zhì),為制得純凈氯化銅晶體,首先將其制成水溶液,然后按下面所示的操作步驟進行提純。
(1)下列氧化劑中適合作氧化劑X的是 (填序號);
A.NaClO B.H2O2 C.KMnO4 D.Cl2
(2)物質(zhì)Y的化學式是 、 ;(任寫兩種)
(3)寫出從(2)題任選一個物質(zhì)Y參與反應生成沉淀Z離子方程式: 。
(4)最后能不能直接蒸發(fā)結(jié)晶得到CuCl2·2H2O晶體? (填“能”或“不能”)。若能,不用回答;若不能,回答該如何操作? 。
(5)氫氧化銅常溫下其Ksp=c(Cu2+)· c2(OH-)=2×10-20mol2·L-2。某硫酸銅溶液里c(Cu2+)=0.02mol/L,如要生成Cu(OH)2沉淀,應調(diào)整溶液pH使之大于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5屆福建省福州八市高二下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做葡萄糖被新制Cu(OH)2氧化的實驗時,有以下步驟:①加入0.5 mL葡萄糖溶液;②加入2%CuSO4溶液4到5滴;③加入10% NaOH溶液2 mL;④加熱至沸騰。其正確的操作順序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③②①④ D.①③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5屆福建省福州八市高二下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物質(zhì)中,屬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
A.聚乙烯 B.油脂 C.淀粉 D.蔗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5屆甘肅省高三上學期第一次檢測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用FeCl3溶液腐蝕印刷電路板上的銅,所得溶液中加入鐵粉。對加入鐵粉充分反應后的溶液分析合理的是
A.若無固體剩余,則溶液中一定有Fe3+
B.若有固體存在,則溶液中一定有Fe2+
C.若溶液中有Cu2+,則一定沒有固體析出
D.若溶液中有Fe2+,則一定有Cu析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5屆甘肅省高三上學期第一次檢測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高鐵酸鉀是一種高效綠色水處理劑,其工業(yè)制備的反應原理為
2Fe(OH)3 + 3KClO + 4KOH == 2K2FeO4 + 3KCl + 5H2O,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制備高鐵酸鉀用ClO-作還原劑
B.制備高鐵酸鉀時1 mol Fe(OH)3得到3 mol 電子
C.高鐵酸鉀中鐵的化合價為+7
D.用高鐵酸鉀處理水時,其還原產(chǎn)物能水解產(chǎn)生具有強吸附能力的膠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5屆湖南省益陽市高三第一次模擬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解釋事實的方程式不正確的是( )
A.測0.1 mol/L的氨水的pH為11: NH3·H2O NH4+ +OH-
B.將Na塊放入水中,產(chǎn)生氣體:2Na+2H2O= 2OH-+2Na++H2↑
C.Al片溶于NaOH溶液中,產(chǎn)生氣體:2Al+2OH-+2H2O = 2AlO2-+3H2↑
D.用CuCl2溶液做導電性實驗,燈泡發(fā)光:CuCl2Cu2+ +2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5屆湖北省高二下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某烴在光照的條件下與氯氣反應能生成三種不同的一氯代物,1 mol它在氧氣中充分燃燒,需要消耗氧氣179.2 L(標準狀況下),它該烴的結(jié)構(gòu)簡式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